每年的双十一都是快递行业的大考。奥地利实测研究所对今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者遇到的快递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快递慢、虚假签收、不送货上门...快递行业的这些顽疾依然困扰着消费者。
快递慢吗?
花了5天
“快递好像在减速。”“四天后开始运输……”距离“11.11”已经过去很多天了,消费者陆续收到了自己的快递。但不少消费者反馈,今年双十一快递似乎在放缓。
广州市民林小姐向记者吐槽,“今年双十一我已经下了十几单了。除了11月1日付完尾款当天到的两个同城快递,其他都比平时慢。”
今年双十一促销,很多电商平台都拉长了促销周期。第一波活动10月20日-11月1-3日预售,第二波活动11月11日抢购。战线拉长,节奏变慢,快递是不是“慢下来”了?
林小姐向记者展示了两张商品物流信息,其中一张快递从广州钟落潭到广州中心用了近5天时间。“从钟落潭到广州中心有多远?我可以走得比它快。”
另一份快递显示,快递员已于11月12日晚代收,但直到11月17日凌晨才开始运输。
连续几天没有更新的物流信息让林小姐很着急,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中国青年报近日对203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觉得双十一期间快递物流有放缓的趋势。
有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某款产品,发货地点是揭阳,但快递下单七天后才离开潮汕地区。
此外,还有网友吐槽,快递员来取货前申请退货要等一整天,显示“正在投递”的快件迟迟不到。
截图来自微博
运输时间长,在中转站停留时间长,交货延迟等...是消费者反馈最多的物流缓慢的原因。在终端派送方面,一位快递小哥告诉记者,双十一期间,派送量直接翻倍,每天加班可能都做不完。同时,快递小哥透露,目前快递员紧缺,招人不容易。
10月,人社部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100个职业排名,其中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岗位”,快递员排在第五位。
人手短缺的压力,让末端派送效率难以匹配激增的业务量,转运中心快递积压,消费者的“拆快递快乐”被卡住。
此外,疫情以及降温、暴雪天气因素也加大了部分城市的投递难度。国家邮政局提示,受雨雪降温天气影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寄递时效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快递延误。
多重因素考验快递行业的运营和协调能力。快递如何包装、运输、投递?如何分配资源保证旺季平稳?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还是一个长期的问卷。
不送货上门
残障人士应该如何拿包?
保证时效性不降低,也保证服务质量。这个“双十一”,快递行业长期被诟病的“不送货上门”问题依然突出。疯狂的“买中买”过后,如何把这些包裹扛回家成了难题。
广州市民刘小姐家里养了一只猫,每个月都会在网上购买猫砂。趁着双十一,她在淘宝上买了两包膨润土猫砂,一共40斤。她向记者抱怨,她所在的小区是楼梯房。每次快递过来,除了顺丰和JD.COM,几乎都是把包裹放在小区的保安亭,不会送货上门。这次收到货后,双十一只能自己扛40斤猫砂上楼。“对女生来说真的很难。”
对于年轻人来说,快递不用送上门,可以自己取。而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不方便上下楼梯、提重物有困难的特殊人群,更是难上加难。
“为什么快递不上门?残疾人呢?”“双十一”后,微博中有用户在网上投诉,快递员连电话、短信都不打,直接放在帖子里,对残疾人太不友好。
截图来自微博
快递应该送上门吗?我国快递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
2018年5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快递行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递投递到约定的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理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理人当面验收。
目前,不送货上门已经成为快递行业的潜规则。快递公司不按要求上门投递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将于明年3月实施。明确快递企业不得投递到末端服务设施和场所。未标明送货上门要求的,应当在投递前征求收件人意见。如果未经咨询就直接交付到终端设施或站点,收件人有权在接到电话或信息后再次要求送货上门。未按照运单上注明的方式送货上门,或者未按照收件人电话和信息回复要求送货上门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假收据仍然很常见
很难责怪丢失或损坏的零件
除了快递不会送上门,更要命的是收到货之前会显示“已签收”。至于签名者,可能是门卫,可能是货架,可能是蜂箱,可能是驿站,甚至可能是门把手...
在李先生给记者展示的物流截图上,签字人包括门卫、货架、自提柜。“他们发之前,没给我打电话,也没给我发短信。有时候看到牌子就觉得莫名其妙。”
图:李先生物流信息中显示的签字人有门卫、自提柜、货架。
截图来自微博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快递收件”的投诉有近10万条。大量消费者投诉没有收到货,却出现了签收,联系不到快递员,不回复投诉等情况。,甚至有些消费者在快递代签后无法拒绝。
图: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虚假签收。
部分消费者担心未经收件人同意就签字,万一出现零件丢失、包装破损等情况,很难被追究责任。“我理解双十一派件量大,快递很难全部送到收件人手中,但是快递员没有权利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处理我的快递。”
根据《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收件人不在约定地址,且电话联系不到收件人和派件人的,应当向收件人发送两次间隔不少于8小时的派件信息。第二条信息发出后24小时内未收到回复的,快递企业可以按照寄件人的要求进行处理。派送员不得将快件放在无人看管的地方。
中消协律师团律师陆云表示,根据《快递暂行条例》,当面验收是收件人的权利。但现实中,由于相关处罚不明确,快递公司和员工都没有把当面验收落实到位。"快递企业,尤其是一些龙头企业,应该加强法律规定的执行力度."
“双十一”网购狂潮在给快递行业带来业务量高峰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考验着快递企业的应对能力。目前,在充分备战的情况下,快递问题依然频发,引发消费者吐槽不断。
现在,第13个“双十一”已经结束,运输和配送的压力会逐渐缓解。但是,下一次电商促销已经在路上了。如何更好地迎接消费旺季,保证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监制:谢
策划:谢高春明
统筹人:关
作者:陆若晴林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