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可靠吗(上市一周年的云集,摆脱传销模式了吗?)



作者/李文杰

编辑/李金林


“聚聚这个APP,其实我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过一次。当时看到一些演员朋友分享聚集的优惠券信息。我第一反应是这个行业真的不景气,我的演员朋友都开始做微信生意了...说演员朋友在我刷的时候就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不太准确。”


“经理发展计划,变化太快了!现在叫A计划,现在叫B计划,bcde……...我一直很担心。我不担心商店经理,我担心的是英文字母。你的计划变化太大了,不到一个月,英文字母就不够了!”


2020年5月15日晚,脱口秀演员庞博、王建国相继亮相会员电商举办的“吐槽小会议”。他们以玩笑的形式,对商品的聚集模式、商品太少、优惠券太复杂等话题进行了“吐槽”。


虽然刻意设计的“吐槽”笑点颇多,但回首欢聚时代成立至今的五年,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电商平台难免会有些强颜欢笑。


2017年5月,刚刚成立两年的欢聚被传销深深质疑。然而两年后,随着争议的浪潮,它漂洋过海,敲响了美国纳斯达克的钟声,成为“中国第一家会员电商”。


这短暂的风光瞬间,重新点燃了百万会员的致富梦。即使在上市一周年后,股价一路下滑,质疑声不绝于耳,但赶集网及其追随者还是被历史的车轮带到了五周年。


五周年的独自狂欢


对于电商直播行业来说,5月15日是一个特别热闹的晚上。


当晚,董明珠登上格力JD.COM十周年庆典直播间,2分钟交易额突破1亿元,8分钟2亿元,1小时4.28亿元。最后整个直播的交易额超过了7.03亿元。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的第一场直播秀就有超过927万人参与,他的盲盒书被抢购一空空。


然而一群人,在大众狂欢之外,跑去庆祝另一个庆典——会员电商平台欢聚五周年直播庆典。


早在几天前,现场庆典的链接和海报就被聚集的店主们反复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和微博。几千名聚集的粉丝决定通过平时推广产品来庆祝生日,同时也为创始人兼CEO肖商洛的首档直播秀做了一波人气。


4小时,销售额5150万元,这组直播数据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被聚集的店长们频繁提及。虽然这是在直播电商的浪潮中,但只是微小的一波。而这种聚集成员的狂欢,更像是一种“自我满足”。




小商洛现场出道


回顾诞生至今的五年,这种微信商业式的宣传方式就不难理解了。


5年前,小商洛发现了基于社交关系的微信业务中的机会。当时微信业务处于分散经营的泥潭中,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其实那并不是一个靠自己努力就能做好的生意:微信业务要负责采购、备货、销售、发货、售后等一系列工作,不仅繁琐,而且效益也不确定。


于是,小商洛尝试利用微信的社交系统,搭建平台,链接供应商和厂商的资源,解决货源保障、备货压力、售后等问题,为微信业务提供突破瓶颈的钥匙。当时微信业务中加入欢聚的店主只需要专心卖货——转发商品链接,商品交易成功后赚取欢聚支付的佣金即可。


很快,一个名为纪昀微店的平台成型了。经过最初的试水,小商洛改变了策略,微信业务只需支付365元的平台费就可以在云集的平台上开店,利用微信业务中的社交关系让更多的人入驻云集,已经入驻云集。


为了摆脱微信业务和MLM的污名,2018年我们齐聚Costco,打算正式从社交电商战略转型为会员电商。


2019年5月,小商洛和欢聚终于迎来了短暂的高光时刻。当时,肖商洛站在西湖边的挂牌仪式主会场,发表了不到700字的讲话。两个小时后,纳斯达克的钟声如约响起。


这钟声似乎验证了小商洛的前瞻性,也让更多聚集的成员在质疑声中坚定了对它的信任。


然而,显然,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曾经被赋予魔力的互联网,可能在短短一年内颠覆潮流,改变风气。当时的小商洛大概也没想到,一年后,他会走进直播间,在带货直播的热潮下,与众多行业大佬一较高下。


更何况在上市后的一年里,赶集网从未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




股票价格在5月27日收盘时上涨


上市后,赶集网股价一路下滑。到2020年5月27日收盘时,赶集网股价已从发行价11美元跌至3.15美元。


相应的,亏损还在增加。2020年4月,赶集网上市后首份年报显示,2019年赶集网GMV(网站成交额)为352亿元,同比增长55.1%,但2019年营收为116.72亿元,同比下降10.32%,会员营收也出现收缩,2019年净亏损1.238亿元,2018年为50.8元。


难以消散的“传销”阴云


“聚会最大的挑战是外界的误解。”小商洛在一次采访中如此暴露。


2017年的MLM风暴,就像一朵长久的阴云,在聚集地空上空盘旋多年。


赶集网在成立之初为了拓展市场,实行了超越三级的激进分销模式,这也导致了其经营活动中存在“进场费”、“拉人头”、“团队付款”等行为,并因此在2017年因涉嫌传销被杭州工商部门正式罚款超过958万元。


经历了这场风波后的聚会,我们迅速进行了全面的形象升级。除了更换新logo,删除原名称中的“微店”二字外,“省钱自用,分享赚钱”的广告语也换成了“聚时享批发价”。


但“MLM”的阴云始终飘在这个群体的头顶,很多聚集的成员告诉锌秤,“时至今日,仍然经常被别人看成是交智商税,无所事事,搞MLM。”


最大的症结是赶集的会员制模式:成立之初,有很多类似微信业务代理的“团队”,每个团队有一个合伙人和若干导师,形成了公司-合伙人-导师-会员的四级团队薪酬体系。整改后改为三级工资计算:服务经理-客户经理-会员。“团队”改名为“社区”。每个社区有一个服务经理,下面有几个客户经理。


在舆论场上,集会因为这种模式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私底下,集结成员被无数亲友黑。


“从店长到服务经理,微信里一半以上的亲朋好友都拉黑了我。”2016年加入聚会的肖春告诉锌秤,她刚刚辞职,成为一名全职宝妈。她从一个宝妈群中得知聚会的消息,很快被吸引,很快注册了账号成为会员。




会员聚集的朋友圈类似于微信商业的广告。


事实上,在1380万用户中,95%是女性,其中86%已经结婚生子,20%是像肖春这样的“全职宝妈”。


肖春的目的简单明了:“你可以在家赚钱。”


但这个生意远没有“躺着赚钱”那么容易。“仅仅靠卖货是没有多少权益的。但是,社区利润提成在30%左右。为了获得更多的社区盈利提成,我甚至去敲邻居的门,加他们的微信,扩大朋友圈。“在经营社区的两年时间里,肖春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社区统一发布的广告转发到家庭群里。”一开始,拉人并不难。有了自己的社群后,主要靠客户经理继续拉人。然而后来新成员越来越少,很多客户经理选择了离开。"


家庭反对是很多成员离开的主要原因。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我妈觉得她从云集店买的东西好像在发光”之类的东西,自从她成为云集店主之后。


2019年夏天,肖春也在家人的几次劝说下放弃了聚集的社区。那时,肖春的自习室里已经堆满了装有小黄鸡的快递盒。




肖春先前聚集起来购买囤积的货物。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传销的阴云之下,成员的裂变陷入了成长的瓶颈,成为了无法回避的坎。


启信宝工商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聚划算交易会员960万,同比增长350万。值得注意的是,Q4是所有电商的销售旺季,却哑火了,交易会员只增加了20万。


从财报来看,2019财年第四季度欢聚成员项目收入为1.46亿元,较2018财年同期的9.3亿元下滑84.30%。2019财年,成员项目收入为7.77亿元,较2018财年同期的15.52亿元下滑49.94%。聚集会员收入增长呈下降趋势。


云集的“Costco之路”还能走多远


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转型,欢聚讲述的故事就是要成为“中国版Costco”。


当时,会员制的概念在西方已经流行多年,但对国内市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


小商洛的本意自然是正确的。毕竟电商零售的一大难点在于过度依赖推广和引流,用户跨平台转换频繁,平台粘性低,会员体系不能更有效的圈住用户。


“会员制的本质其实是在平台和交易之外的用户之间建立稳定、可持续的互动关系,会员电商可以把‘一锤子买卖’变成永久交易。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锌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商的获客成本在不断上升,而会员经济通过社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获客成本。


数据确实显示了赶集网会员对赶集网的忠诚度:2018年,转型会员电商宣布“0元店”活动,取消399元套餐费,短短24小时涌入710万免费会员。今年,赶集网拥有2320万用户,其中740万是付费会员。其GMV(网站营业额)的66.4%来自付费会员,会员人均消费高达2036元,而非会员仅为482元。


但是,与Costco靠高性价比吸引会员不同,聚集会员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这就决定了聚会的可持续性总是存疑。毕竟成就高的小B社区群体是逐利的。当聚会承载着成员们的致富梦想时,已经是“独善其身”了,想在聚会中分一杯羹也越来越难了。曾经把聚会推上神坛的“蚂蚁”,自然会成群结队地转移到其他类似平台。




成员的计划年收入大幅下降。图片:收集财务报告


更何况,目前提供个人微创业的平台越来越多。除了今天依然活跃的淘宝客,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赛道,借助平台的海量用户优势资源,推出会员模式,如JD.COM Plus会员、考拉买黑卡等等。


在头部玩家的激烈分流下,以“微信商业帝国”的名义聚集显然有点难以承受之重。


然而,尽管好市多的故事越来越艰难,但仍有很多人愿意为此买单。


在欢聚的官方微信号上,10个类似的励志故事在欢聚五周年之际广为流传:“还房贷和车贷,工资卡每秒变两位数,幸好欢聚账户里还有五位数”“我用分享欢聚转来的钱在老家给父母买了房”...


这些故事让无数人愿意相信,“下一个励志标杆可能就是你自己。”


一年来,欢聚带给了我很多惊喜,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可以自由的工作。“李婉柔多次在聚划算官方微信号上留言。她已经有了一个400人的社区。她对着锌秤反复强调,“什么时候收集都不晚。成功的案例太多了,只要坚持,就可以。"


但事实上,这些被记录的故事只发生在金字塔的顶端。招股书显示,会员740万,管理人只有7万,不到1%。在金字塔的顶端,有云顶俱乐部,聚集了来自社区的服务经理。


目前,欢聚正在向自营商场的路上。未来有多少成员愿意携手欢聚,还充满变数。这也决定了“好市多之路”能走多远。


(应采访对象要求,肖春、李婉柔均为化名)

云集坑人到底谁挣了钱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