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资者争相上车时
今年上半年,领星、集佳、店小二等ERP厂商获得过亿融资,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36Kr精整
一家头部ERP厂商,上半年第一轮融资拿到十几个t,这一轮刚结束,下一轮就拿到两个t,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最后这个厂商的领投人“千人选中”,也是跟随他们三个月的头部机构,在投标前对接了一些行业资源,系统梳理了跨境电商赛道。
在巨额跨界ERP融资官方一次次公布后,一些后顾的投资机构意识到跨界ERP可能成为风口,开始扫赛道。为了与跨界行业有很强的联动,这些跨界ERP厂商大多将总部设在深圳。所以,这个夏天,深圳成了投资人的“圣城”,五步之内咖啡馆里就有一个投资人。他们密切关注跨境电子商务和跨境服务提供商的趋势。
不过,今年6月以后入市的投资机构可能很难再抢到上车的票了。
这些投资机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跨境服务商会一夜之间火起来——获得过亿融资的ERP厂商都集中在B轮之前,平均成立时间在三年左右。以前过亿往往是企业服务厂商B轮后的融资额。
早期的大规模融资意味着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市场份额非常昂贵。再加上进入一个“抢着上车”的时期,很多中腰地区的投资机构根本无法与能给出更高估值的头部机构抗衡。
还没拿到融资的水下ERP项目怎么办?这分为两类。一类是何塞、童童等老牌ERP厂商,成立早,有自己稳定的客户和现金流,对接受一级市场投资兴趣不大。另一类是迎风而上的新项目。他们的产品没有经历过前几年的打磨,不够成熟,可能已经错过窗口期,投资价值不大。
一位今年7月才关注跨境ERP赛道的投资人做出了判断。现在进入跨界ERP,还是VC的风险,但已经是PE的估值了。
风险投资的风险
目前这些平均成立才三年的ERP厂商,确实存在客观风险。
首先,ERP所在的市场空不足以支撑一个100亿市值的公司。目前国内从事跨境电商的卖家有几十万,统计口径不一。我们按照60万卖家和5000元客户的平均单价来计算,这只是一个30亿元的市场,市场数字化水平短期内肯定达不到100%,也就意味着这30亿元又要打折了。即使按照20倍PS计算,一家公司也很难达到100亿的市值。
其次,跨境电商ERP是否真的需要,电商品牌说法不一。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主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供应链问题。在toc电商的概念中,ERP更多的是解决采购、销售、库存的问题。但是有一个悖论——ERP是服务SKU多的卖家还是服务SKU少的卖家?
对于SKU不复杂的电商,出货量少的小卖家,简单的Excel软件,甚至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订单管理功能,都可以实现对其进货、销售、库存的管理。深圳一家年收入1亿左右的家具品牌(中型卖家)告诉36Kr,他们的SKU是50,根本不需要ERP。
对于SKU极其复杂的电商来说,进销存所承载的核心数据才是其核心资产。深圳海宝欧科技是一家服装销售商,年营收10亿元。首席执行官慧远告诉36Kr,该公司有一个60多人的团队,负责开发自己的ERP系统。慧远之前做过市场调研,发现市面上的ERP软件过于标准化,无法针对特定的业务需求进行定制,他们也不放心把自己的核心资产交给其他系统。
悖论之下,36Kr发现很多跨境电商更喜欢像童童这样低调的ERP软件,在资本市场并不明显,因为它可以连接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成立更早。
成立时间是这批巨额融资的ERP面临的最后一个风险。聚水潭跨界负责人刘焕彬曾经领投过明星领投项目,但他也认为这群厂商这么早就拿到过亿的融资会浪费钱,很难用来提升业务和服务能力——他们恰好是未来跨界ERP竞争中的核心元素:“你打开百度搜索ERP,前几个广告都是他们买的,甚至地铁上也是。显然,他们在营销上花了很多钱。”这将直接导致其获客成本居高不下。
不花钱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同质化竞争明显。虽然不同厂商对产品的侧重不同:吉家是亚马逊精品的大卖家;领衔主演服务亚马逊FBA易仓功能很重,生态建设很好,适合超大型卖家;店小二适合小卖家跨平台管理。但实际上,它们的可替代性很强。
市场逻辑之外的不确定性也是直接让行业平静的根源——亚马逊的封号热潮。直接后果就是跨境电商的飞天暂停,进而影响跨境ERP的赛道。影响分为两部分。利好跨平台ERP厂商,考验专注亚马逊的ERP厂商。毕竟很多卖家都会考虑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不仅仅是亚马逊。这时,ERP能否实现跨平台的协同管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力。
高估值并非凭空而来。
那么,为什么投资机构即使风险这么大,也要抢着上车呢?目前吉家、凌星等的估值。是数亿美元。为什么还有机构愿意为PE的估值买单?
根本原因是“淘金”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赛道,是时候赌“铲”了。
随着全球疫情肆虐,以亚马逊为代表的海外电商发展迅速,国内品牌和跨境贸易商看到了机会。
根据l Marketplace Pulse的数据,2021年1月,来自中国的新卖家占亚马逊新卖家总数的75%。去年1月,这一数字仅为47%。
L Eye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超60万家。
据海关统计,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
到2020年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注册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SHEIN、安科创新为代表的一批跨境电商创造了数百亿的估值和市值。然后带来了跨界品牌在一级市场的火爆。
一位投资了跨境ERP赛道的投资人告诉36Kr,只有整个生态变得繁荣,投资服务商的逻辑才能成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以ERP、BI、物流为代表的跨境服务商在2021年上半年开始频繁获得融资,而不是跨境电商最火的2020年。
当生态变得繁荣,即使目前整体规模不大,市场也愿意持积极态度。比如明园云,在公司成立初期,市场认为其房地产ERP赛道的天花板只有十亿,但实际上,随着房地产行业、数字化以及明园云本身的不断发展,市场也在呈指数级扩张,这并不妨碍明园云成为一家市值数百亿的公司。
投资机构看到了有赞、广运、明远云等掘金者的“铲供应商”价值,欲押注下一个百亿市值的SaaS厂商。
综上所述,跨界ERP的下半场已经过了冲刺期,正在逐渐趋于平静。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是头部机构的赌博游戏,对于跨界ERP厂商来说,是冷静下来打磨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