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假货泛滥,为何没有相关部门介入(拼多多“售假”风波蔓延,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

拼多多“售假”风波蔓延,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市场监管总局:只要违法,将严肃处理!

拼多多,被创维和郑激怒,被国家监管部门关注!

1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称,对媒体反映的拼多多平台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监司高度重视。已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并要求上海等相关地方的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调查检查媒体反映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和商标所有人的投诉举报,如拼多多平台上销售假冒产品和知名品牌。无论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平台内的经营者,只要构成违规,都将依法严肃处理。



拼多多:山寨问题比假货更严重。

7月31日,拼多多在上海总部召开媒体沟通会。

边肖从现场了解到,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问答环节中,拼多多创始人黄征、达达等人首次回应了社会关注的话题。



1。回应假货泛滥的问题

对于最近热议的拼多多假货泛滥的问题,黄征表示,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假货和山寨的问题。在拼多多平台上,正品假货的数量肯定比媒体想象的要少。有些产品属于流量,利益不在平台,甚至不在消费者。但是假货问题比假货更严重,拼多多肯定做得不够好。不同的类别要区别对待。

以临奶为例。比如一罐奶粉,保质期两年,现在只剩一个半月就过期了。从规则上来说,销量还可以,但是相对于一年的保质期,食用性和安全性没有区别,只是临时奶粉价格比较低。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在拼多多平台上买到的低价商品都是劣质假货。

拼多多是否有假货整改计划和整改时间表?黄征回应说,虽然拼多多想转型,但不能确定。目前这个想法还不成熟。一些棘手的行业,如婴儿食品和白牌家用电器,将在未来一个月有一些计划。

沟通会现场,拼多多还看了一下公司打假成绩单:过去一年,拼多多下架缺陷产品1070万件,屏蔽侵权链接4000万个,主动删除权利人投诉产品数量125次。公司联合400多家品牌进行取证和抗争,并设立了1.5亿元的消费者保护基金进行先行赔付,坚持电商行业最严格的赔付标准。

2。回应创维维权

7月28日,也就是拼多多上市后的第二天,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针对拼多多购物平台上销售大量假冒创维品牌电视产品的问题发布声明,称公司正在向拼多多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其立即停止所有假冒创维电视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活动。



面对创维的维权行动,处于上市静默期的拼多多自然无法在事发后给出书面回应。然而,在7月31日的媒体沟通会上,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回应称,创维在拼多多平台开设了官方旗舰店,在拼多多上市当天(7月26日),创维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突然下架了所有产品。创维的“白卡机”问题是行业固有问题。

拼多多发布的创维维权时间轴显示,今年6月17日,创维拼多多官方旗舰店上线;6月20日,双方成立对接工作组;7月26日,拼多多上市当天,创维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突然下架所有商品;7月28日,创维发布维权声明。

沟通会现场,拼多多还附上了创维官方旗舰店详情、线上活动、营业执照、企业身份证等相关信息的截图。

达达表示,拼多多才成立三年,其规模还不能支撑现阶段整个白牌机行业的发展。白牌机的核心问题是产能过剩,市场上出现大量的液晶屏,以较低的价格卖给消费者。拼多多希望和业界一起解决白牌机产能过剩的问题。

3。回应三年不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舆论的压力,黄征在7月31日发表了一封致员工的信。

对于拼多多的员工来说,这封信并不简单,包含了三年的期权锁定,也就是“我刚和大家开完员工会,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三年的期权锁定,继续努力,准备好被关注,被表扬,被诋毁,甚至被攻击。”

为什么要关三年?黄征在媒体沟通会上提到:

首先,在拼多多上市是业务的战略选择,是为了让公司更好,而不是让一部分人快速套现。而且公司本身也没有多少老股东,也从未有过套现行为。

其次,希望通过上市进一步规范公司,包括这次舆论风暴就是对外反馈的体现;

三是让大家头脑简单,不要去想这个问题。股价的涨跌与我们无关。大家要回归到相对简单的状态,用钉钉子的心态一锤一锤的解决问题。

该公司的股票坐过山车。

拼多多上市首日,股价暴涨。但随着市场质疑声越来越大,公司股价连续两天暴跌。

二级市场显示,在周一暴跌8.54%后,拼多多股价周二开盘后一度继续大幅下跌12.4%,至19.57美元/股,接近19美元/股的发行价。

不过,随后公司股价开始回升,最终收于22.59美元/股,涨幅0.4%。

拼多多假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