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彬在Tik Tok的认证是“花样游泳全运会冠军”,但除了排名前三的与泳池相关的短视频,她最新的创作都是“冬奥工作者”的日常活动。展示北京冬奥组委六周年生日蛋糕,讲述冬奥会竞赛国家洲际赛区,告诉大家进入冬奥会闭环管理的感受...现在,钟彬不仅是一名退役运动员,还是北京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钟彬参加了冬奥会1000天倒计时。
早在去年7月13日,东京奥运会开始前,钟彬就在Tik Tok上发布了一个简短的视频来讲述他的故事。“没拿奥运冠军的运动员后来怎么样了?”该视频获得了48000个赞和2000多次转发。底部,有网友评论:“这是所有运动员的榜样,将体育精神带入生活。”
以下是钟彬的故事,关于转变,关于她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01
“这是我对冬奥会的仪式感”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前,钟彬准备退役。那时候,她23岁。她赢得了许多全国冠军,世界青年锦标赛和几个国际公开集体和个人冠军。说到竞技状态,她还能再战几年,但长期的水中训练让她患上了严重的萎缩性胃炎,对运动队之外的生活一直很好奇。最后,在2010年,她选择了退役。
钟彬在一次国际比赛中获奖。
那一刻,钟龙迷失了。“我除了花泳什么都不会,也没有学位。我兼职过婴儿游泳运动员,做过代购,卖过仿生花。”7月13日,在讲述成长故事的抖音视频中,钟嵘这样回忆。
花样游泳是集体项目,每个省市都有名额分配,所以即使钟韵表现再好,只要她更有资格的前辈不退赛,她也很难有机会登上更大的舞台。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钟韵无缘奥运会,花游圈之外的更多普通人无法认识她。
当钟彬还是花样游泳运动员的时候
钟彬发现,除了在队里当教练或者去健身房私教(2006年钟彬被送到首都体育学院),其他工作都需要更高的学历,于是在2012年,她决定报考首都体育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对方一听说她是运动员,就直接劝她不要考了。钟嵘不服,上网络课,背书练习习题,连晨跑都背英语单词。终于在2013年5月,她顺利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甚至没有用运动员成绩加分。2015年,钟勇作为优秀退役运动员代表,被派往韩国参加国际奥委会组织的培养国际体育人才的学习计划。九个月后,在完成了20门纯英语课程后,钟彬坚持下来了。2017年2月,遗憾错过两届奥运会的钟彬终于有了一个新身份——北京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成员,主要负责亚洲地区各代表团的联络工作。
钟彬与冬奥会火炬合影。
从第一张工作证、第一个工作台到2018年参观平昌冬奥会,从接待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接待各国奥运代表团,从参与发布吉祥物冰盾盾和雪绒绒到发布冬奥会队服,钟勇这五年的生活与冬奥会的筹备紧密交织在一起。为了有更好的职业发展,2020年,钟云考上了清华大学冬奥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钟彬在冬奥村与五环合影。
2021年11月10日,钟彬将这些与冬奥会相关的经历制作成一个名为《我与冬奥会的仪式感》的短视频,发布在Tik Tok上。至于能够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冬奥会,她表示,首先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其次拓宽了自己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以前我认为体育是赢钱的事,现在我发现奥运会不只是单一的体育赛事,它涵盖了方方面面,是对经济、文化、社会、国家影响力都有影响的盛会。我很高兴能贡献一点点。”
钟彬的主页上满是与冬奥会相关的内容。
02
“我们真的会很快见面的”
除了更新她作为Tik Tok“冬奥工作者”的日常生活,钟彬还将分享她所知道的许多关于冬奥会的知识。在练习花样滑冰时,钟彬对冬奥会的理解几乎和普通中国人一样。除了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她很少看其他比赛。在运动员中,她只知道叶乔波、杨洋、申雪、赵宏博这些响当当的名字。
进入冬奥组委的会议后,钟云补了很多关于冬奥会的知识。后来在和别人的交流中,她发现很多人和她之前一样,有很多误解。例如,有一次,一个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家部门打电话给钟彬,询问某个国家是否会参加。钟彬认为众所周知,奥运会不采用注册制而采用选拔制,但出乎意料的是,许多人并不知道。于是钟嵘决定多加点干货来分享。
进入冬奥会闭环管理后的中国
去年10月下旬,当单板滑雪运动员张家豪因为“单人冬奥会”红遍网络的时候,钟嵘通过热点详细介绍了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参赛资格。今年1月14日,钟彬告诉大家,奥运会对一些国家的洲际划分有自己的规则,而不是完全按照地域属性来定。比如塞浦路斯、阿塞拜疆、土耳其、以色列虽然同属于亚洲,但在世界大赛的赛场上却经常被划分到欧洲区域。
“我还是想发一些高质量的内容,比如运动员是否需要门票,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好处。这些是我在工作中发现的有趣的点,但我们可能都不知道,”钟云说就像大家都以为冬奥会2月4日就要开始了,但其实1月23日,我们就提前开村迎接各代表团了。"
1月23日,钟彬进入冬奥会闭环管理的第六天。
随着冬奥会的临近,钟彬的工作越来越忙。一天开四五个网上国际会议,回复五六十封邮件是常事。进入闭环管理后,工作成了生活重心。然而,在钟彬看来,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希望我接触的国家能在北京冬奥会上有好的体验。我的力量有限,但我会尽力调动资源,让他们享受这次冬奥会。”钟彬说,过去,当与不同国家的代表团联系时,每个人都会在结尾说“如果有事,请再发电子邮件”,但现在告别已经变成了“北京见”。“所以,在北京冬奥会上,我们真的会很快见面的。”
[S2/]03
冰雪专栏问答
Tik Tok: 你会更关注或推荐北京冬奥会的哪个项目?
钟彬:她会关注花样滑冰等中国传统优势项目,以及中国队夺冠大热门顾艾玲。另外,我只想推荐一下相对冷门的钢铁雪车赛和雪橇赛。这些比赛速度非常快,非常刺激,通过电视可以看到完整的赛道,非常适合当前的防疫形势。
Tik Tok: 作为一名退役运动员和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你如何理解奥林匹克精神?
钟果:[/s2/]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但是从精神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参与很重要。不管你能不能拿到成绩,不管你是作为工作人员、志愿者还是普通观众参与,都可以。奥运会是我们相聚的机会。在疫情背景下,我们还能团结在一起,说明我们对未来还是充满热情和希望的。# Tik Tok冰雪运动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