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7年资本市场的尾声,只剩下10个交易日,但各家基金公司的年终业绩排名战已经早早拉开序幕。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12月14日,目前排名靠前的基金产品中,扣除因赎回而突然暴涨的基金,东方惠瑞华沪港深、东方红沪港深、易方达三只消费行业产品业绩超过60%。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之间的业绩差距并不是很大。以第三消费行业易方达基金为例,其业绩仅比第一名东方红瑞华沪港深基金低2.25%。
暂停认购保底收益?
但为了保证收益,各基金都选择了暂停大规模申购。尤其是12月份,在股市的震荡下,绩优基金的优势显现出来,收益率提高的同时,也受到投资者的强烈追捧,绩优基金的规模也相应增加。但如果规模增长过快,基金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摊销完毕,限购成为很多基金保证收益的方式之一。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收益排名前20的基金产品中,目前有7只基金暂停了大额申购。
10月25日,东方红资管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暂停多只基金产品大额申购的公告。公告称,暂停大额申购是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行,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该公告涉及其5只混合型基金,以及9月份暂停大额认购的两只产品。目前东方红资管有7只基金产品限购。
一般来说,所谓的“暂停大额申购”大多是指暂停1000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和定期定额申购申请,部分基金设置为1万元或10万元。
“年底市场回调明显,基金公司看中产品排名在所难免。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要过分追求产品表现的排名。在动荡的市场形势下,建议保守操作,合理控制投资仓位,多配置业绩稳定、波动小的基金产品。”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白股决定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优秀基金产品的表现非常相似。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前10名或前20名基金业绩相近的原因也很简单。今年的绩优基金基本都是蓝筹白马,仓位非常集中。
三季度末,中国平安积极投资偏股基金整体核心重仓股,重仓股排名第一,其次是伊利股份、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前20大重仓股中,金属非金属、电子、金融保险、食品饮料行业有4只。
比如东方红瑞华沪港深和东方红沪港深的基金经理都是林鹏,这两只基金的投资组合高度重合。基金三季报显示,两只基金均持有美的集团、伊利、海康威视等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国泰互联网Cathay Pacific internet plus)因其在白酒行业的重磅地位而被业内讨论。它叫互联网基金,但基金的前十大股票有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同时还控股平安、工商银行等大金融机构,没有任何互联网相关行业。
目前对于这些基金产品来说,能否夺得行业冠军,取决于基金重仓股的表现。不过,也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机构重仓白马股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收益。但随着年底公募基金考核期的开始,更多机构选择“落袋为安”,投资者需警惕龙头股的短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