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问题:电影票退票有多难?——聚焦电影票退改签“霸王条款”
新华社记者关桂峰、冯松岭、初航
退一张电影票有多难?电影票不能退改签有原因吗?为什么有些霸王条款迟迟不出?记者近日展开了调查。有专业人士建议,电影退款纠纷相关部门应明确“退改签”的具体规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电影票退票有多难?
-临时有事?“明明”是回不去的。
近日,记者通过某App购买了两张电影票,随后申请退款被拒。拒绝的理由是“被告知不能退”。仔细查看,原来付款页面上有一张“退款改签通知”。该提醒不支持退款或改签。提醒的字体是浅灰色的,不仔细检查很难发现。据调查,线上线下电影销售平台无法退改签、缺乏提前提醒或提醒不醒目的情况屡见不鲜。
-影院故障?“按规定”不能退。
北京消费者王先生最近在上海五彩城的CGV影城看了一部电影。晚上八点半,电影开始放映。当电影进行到一半时,屏幕突然停止并变黑。后来观众才知道,因为机器烧坏了,电影无法继续播放。影院说:“票不能退。按照规定,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再看一场,但为了表示歉意,观众每人可以看两场。”
经过几次沟通,影院负责人表示,票根背后的规定写得很清楚:“如果电影因故停播,该届观众可以在票根上签字,在一周内的任何时间到同类型影院观看一部电影。”一旦您购买、持有或使用电影票,即视为接受条款。王先生说,为了看这部电影,他推掉了其他安排,现在票也退不回来了。最终,王先生未能退还电影票。
——退票打官司?
一位调解退票纠纷的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影院因设备故障未能成功放映电影,构成单方违约,应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退款要求。记者注意到,如果没有监管部门的介入,消费者和影院很难自主沟通达到退款的目的。
2018年,四川省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消费维权案例中,有部分是影片放映失败后相关部门调解赔偿的案例。广州市民朱先生因影院未能成功放映影片且不退票,将影院告上法庭。他最终胜诉,被赔偿电影票价款和交通费48元。“拒签一张价值几十块钱的票,只能靠政府监管部门甚至向法院起诉来解决。这种维权成本明显过高,也影响了消费者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北京和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永强说。
影响票房,所以退不了?
记者向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反映了退票难的问题。负责排除影片放映故障的马姓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因影片质量问题退票的具体规定,行业协会也没有退票赔偿措施。“票根上的规定,大多是影院自己规定的。如果不满意,可以继续向中国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
上述案件涉及的一家影城负责人解释说:“电影开播后,即使放映失败,也不能退款。消费者已经向有关部门交了税。如果退票就有偷税漏税,这是有关部门不允许的。”
这个说法是真的吗?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认为,影院向消费者退还费用后,如果已经缴纳了相应的税费,影院仍然可以向税务部门办理退税手续。
有影院负责人坦言,如果大家随意退票,不仅会降低电影票房,还会影响到影院其他电影的安排,从而直接影响影院的收入。业内人士表示,筛选失败后,很多消费者不仅提出退款,还提出停车费、打车费、时间成本等一系列赔偿要求,所以一般不做退款或赔偿。
对此,北京钟君律师事务所律师陆云认为,退票就是解除合同,影院单方面任意限制消费者的退票权利,不合法。“影院方违约,因放映事故给消费者造成其他损失的,也应当赔偿消费者,但这些内容并没有体现在票根背后的承诺中。”
不退款的电影票怎么改?
2018年9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要求各影院、影院投资公司、影院在与第三方票务平台签订协议时,明确电影票退改签规定。但记者注意到,通知赋予了各影院自主决定权,要求满足消费者知情权,但并未对退款的具体情况做出统一规定。
5月15日,深圳市消委会通报了深圳市《电影票退改签标准》。全市首批20家影院代表签署了自律承诺书,表示将执行标准。这一标准根据消费者“退改签”到电影放映的时间实行“阶梯式”退款:超过24小时免收“退改签”费用,2至24小时的费用不高于票价的10%...
深圳市消委会副主任熊表示,影院主要是担心恶意刷量,增加人力成本,影响二次销售。该标准旨在积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改变一旦售出就不换牌的“霸王”现象,进而建立标准,规范行业;采用标准楼梯,既方便了影院的灵活经营,也保护了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建议,考虑到订票的特殊性和影院整体经营秩序,行业协会可以参照火车票“退改签”规定,按照时间段制定退票规则,根据退票时间收取不同的退票费,兼顾行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行业协会应明确“电影票退改签”规则,防止误导消费者或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