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区团购的繁荣没能持续到2021年,开始出现降温甚至失速的迹象!
2019年倒闭潮后,受疫情影响,社区团购在2020年迎来拐点,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6月,滴滴社区团购品牌“橙心优选”上线;7月,美团成立“优选事业部”,推出“美团优选”业务;8月,拼多多推出“买多多”,盒马也成立了盒马优化事业部;10月,苏宁农场社区团购平台在北京上线;11月,滴滴董事长兼CEO程维曾表示,“对橙心的投资没有上限,我们会努力争取市场第一”。此外,阿里、腾讯、JD.COM也通过战争投资从社区团购中分得一杯羹,比如京东。COM 12月宣布7亿美元战略投资盛世优选。
但随之而来的是补贴战、流量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乱象,比如低价倾销,被市场诟病。2020年12月,供应故障爆发,社区团购遭到供应商抵制。随后,规范的“九不”政策出台。
2021年,监管进一步收紧,行业野蛮生长开始收敛。
3月,美团优选、买多多等5家平台因不正当价格行为被罚款。5月,第十家俱乐部因未全面落实整改承诺再次收到罚款;9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再次提出严厉查处社区团购领域低价倾销、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与此同时,美食会、同程人寿等品牌相继倒闭并引发蝴蝶效应,石慧集团、橙心优选等这些头部企业的收缩成为行业趋势彻底逆转的标志性事件。
在严格的监管下,社区团购平台不得不收紧补贴,导致很多社区团购平台用户流失,订单下降。看到不确定性后,资本也开始持观望态度。7月两次融资事件后,年内再无社区团购融资事件。
来源:企业调查和网络经济社会理事会1月7日发布的《2021中国社区团购融资数据榜单》。
又一波老玩家倒下后,根据财联社最新统计,目前社区团购的竞争格局如下:第一梯队买菜多美团优先,市场份额超过30%;第二梯队的淘菜菜(原麻吉市盒子)、盛兴优选、京西战斗,市场份额在10%左右;第三梯队,橙心优选,十社和美彩。com,大多面临规模收缩、裁员或转型的困境。
在政策严格、流量高峰、资金紧张的环境下,社区团购的玩家逐渐回归理性,意识到为了抢占市场,最终不得不依靠精细化运营、供应链建设、业绩提升来寻找自己的盈利模式。
可以说,2021年是行业洗牌和快速清理的一年,也是浮躁退去的一年,让玩家沉下心来,开始思考如何寻求高质量的发展,培养造血能力。
中小玩家相继退出
巨头卷起烧钱大战后,中小商家无力应对。
all in社区团购敲定不到半年,一品生鲜遭遇滑铁卢。2021年3月下旬,一品到家宣布暂停南京业务。自那以后,其运营城市的数量直线下降。到了12月,据媒体报道,运营城市已经从高峰时的25个减少到只有3个城市,分别是福州、重庆和合肥。
2021年4月,社区团购的老牌龙头同程人寿也开始出现颓势。当时有消息称,通程人寿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湖南地区因战略调整而暂时停工停业。量锐减,现金流紧张,供应商欠款。“面临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刻”,通程人寿决定战略转型。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放弃社区团购,但其从C端业务向小型B端业务的转型已经表明,试图规划新的出路几乎等同于放弃社区团购。然而仅仅过去一天,7月7日,同程人寿主要运营公司苏州鲜橙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经营不善,决定申请破产。
【/s2/】食社的离开比较“低调”。7月26日,美食会武汉总部被曝坠楼空,联合创始人相继辞职。同时,他们的官网和小程序都打不开。就在外界怀疑它要破产的时候,美食会创始人戴善辉说,“我们是在转型,不是破产,美食会也没有被并入任何企业。”据悉,美食会转型后的新业务是“爱心零食”,是一家社区零食便利店。
拿了阿里四轮投资的第十集团也未能幸免。2021年8月,在其创始人陈颖宣布自我革新后,十社开始大规模撤市裁员。四个月,全国21个大都市圈业务关停,仅保留五大盈利核心大都市圈。此时也有消息称,其大本营湖南长沙的业务将在年底前关停,但被否认。不过,相关回应也证实了湖南省业务收缩、裁员等一系列“成本控制”的变化。
“老三团”成员、金主撑腰的JD.COM兴盛优选在2021年获得三次融资,但发展并不顺利。2021年下半年,盛世优选日产量在山东和陕西下滑严重,浙江、江苏和安徽也遭遇“水土不服”,只有湖南、湖北和广东依然坚挺。从6月份开始,盛兴宁愿停止一切带新品和超低折扣的活动。自9月份以来,它停止了外部扩张计划,并关闭了许多地区效率低下的集团门店。
去年下半年,宝能生鲜关闭了Xi安的25家门店和南充的8家门店。相应地区的小程序已经无法下单。多名宝能生鲜员工爆料称,全国数万名员工被宝能集团多次无故拖欠工资。10月14日,川美菜网部分城市服务已经关停,各大区开始合并,在裁员前两周开始。
还有一个迟钝的萝卜,随着疫情的正常化稍微恢复,又掉下来了。10月20日,大萝卜宣布暂停服务,公司立即停止运营。其“大萝卜App”停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所有线下门店将陆续关闭。
据了解,大萝卜于2020年1月23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在过去的21个月中,它试图扭亏为盈,进行重组,但仍然未能引入重组投资者,导致业务恶化,公司的可持续性下降。“只能说我们对增长的预期和需求过高,低估了生鲜的燃烧速度,导致了过度消费。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错误的地方。”戴萝卜创始人李阳说。
近日,以“不卖隔夜肉”而闻名的生鲜品牌钱大妈,因为“/s2/]低估了北京市场的难度,甚至低估了北京市场高房租带来的经营压力”,不得不在进京仅一年就关闭了在北京的门店。目前依托全链路供应链优势,钱大妈三分之二的门店都在大本营广州,可见钱大妈要想走出广州,还是很难复制华南模式的。
巨人队也开始落后
不仅是中小玩家,资金雄厚的互联网巨头在通过烧钱获得短暂的亮点后,在更严格的监管面前也开始掉队。
滴滴2020年5月上线。橙心优选曾喊出“投资无上限”的口号,但在2021年9月开始撤退,单量从过去的1200万下降到200万,团队人数从1.6万锐减到5000人。服务区域也从过去的31个省。
12月,钛媒体App发现橙心优选入口正式从滴滴出行APP中移除,据称是因为橙心优选业务目前正在调整过程中。报道称,自11月起,橙心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批发业务,并迅速孵化出服务于零售终端和批发商的平台“橙批发”。“小B”可以在桔子批发进货,满足日常经营需求。
橙心负责人表示,橙子批发只是众多自救方式中的一种。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活下去。至于以后橘心的姿势调整,就没那么重要了。值得注意的是,滴滴最新财报显示,对橙心的投资巨亏208亿元。
2018年进入游戏,2020年底刘亲自带队。JD.COM社区团购的战场正在缩小。2021年5月起,京西陆续退出福建、甘肃、贵州、吉林、宁夏、青海五省。
虽然美团、阿里、拼多多都没有放弃加码:美团、拼多多在一二线城市拉锯战后准备下沉;阿里“内部跑马圈地”后,淘菜菜的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20多个省份,日均订单1300万件,但他们或多或少都在不同程度地调整自己的业务和组织架构。
由于亏损进一步扩大,美团在提升毛利的同时,下调了对单量和GMV的预期;淘菜菜11月突然宣布暂停贵州地区服务,官方声明因为互联互通受阻;多买菜,在延续扁平化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加入淘汰制。表现不佳的省区领导将由表现较好的取代。
低估的阈值和高估的利润
从一开始以为可以快速打赢社区团购之战,到内耗亏损的恶性循环,玩家其实低估了社区团购的门槛和赢得市场所需的时间。
目前大部分的社区团购都是以生鲜为主。新鲜果蔬具有高频的特点,可以有效维护和建立社群与消费者之间的粘性。但保质期短,损失率高,要求平台具备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冷链物流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021年,美团、JD.COM、阿里仍然在社区团购业务上做了大量的投入和营销,这也导致了各巨头的亏损逐渐放大。
2021年前三季度,美团优选的新业务累计亏损达到281.88亿元,已经超过2020年新业务的亏损。2021年前三季度,JD.COM新业务(JD.COM生产开发、京西、海外业务等)累计经营亏损)突破73亿元;阿里在财报中表示,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我们增加了对关键战略领域的投资。根据财报,阿里的重点战略领域包括淘、本地生活服务、淘菜菜和Lazada。第三季度该领域的投资也增至125.75亿元。
除了比预期的门槛高,社区团购的另一个痛点就是利润低。现有玩家无一盈利,不得不面临生存与扩张的权衡。
原因之一是生鲜供应链难以压缩,毛利空有限。传统上,农产品要经过一级、二级甚至三级批发市场才能送到商店,流通成本非常高。社区团购一直试图通过“产地直采”来缩短供应链,节约成本。
但现实是大部分平台还是依赖于当地的一级批发市场。毕竟中国的农产品生产比较分散,一级批发市场在SKU显然更有优势。一位长期为电商平台提供供应链服务的业内人士表示,“产地直采多是噱头,单个品类产地直采可以做到,但所有品类产地直采几乎不可能。”
其次,行业竞争激烈,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效应。除了行业内的竞争,社区团购平台还需要面对其他社区零售模式的挑战,比如以天天生鲜为代表的前仓模式和以多点、JD.COM到家为代表的线上到线下。毕竟社区团购的SKU数量和时效性不如其他模式,用户心智需要慢慢培养,短期内很难实现份额的突破。
加速到头部平台最后会怎么样?
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众多腰部和区域性社区团购品牌退出核心竞争舞台,流量向头部平台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事实证明社区团购是一个只有巨头才能玩的游戏,因为它注定是一个重资产的长期投资。不具备造血能力,无法持续获得融资输血的平台,已经逐渐被市场清退。
就连2021年6月上市的丁咚也买了食物。最近裁员传闻上了热搜。报道称,与高峰期相比,丁咚买菜的员工少了几万人,核心部门裁员最多达50%。然而,丁咚购买食品很快通过一份声明予以否认,称这是一个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的恶意猜测。他还表示,个别岗位的变动属于公司正常组织资源的调整,部分岗位的招聘需求也正常释放。目前,公司业务运行正常。
然而,连续几天,丁咚杂货店的股票价格仍然下跌。截至2022年1月21日,收于4.95美元,跌幅14.51%,较上市时23.5美元的发行价暴跌近80%。
目前社区团购的结局还无法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不会是一家独大的局面。社区团购模式存在区域规模经济。上游依赖本地供应商,中游涉及格子仓加盟商,下游需要招聘高素质的团队负责人。所以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开拓,全国范围内的快速复制不能单靠资金推动。
正因为如此,社区团购在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地头蛇”,甚至国外的“强龙”也不一定能渗透[/s2/]。这对于习惯了烧钱和传播资源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很快占领一个赛道是意料之外的,这也是为什么滴滴这样的巨头也在“买菜”的道路上翻盘的原因。
第十集团CEO陈颖曾提到,本质上是零售的社区团购模式,不具备经典互联网模式的网络效应和马太效应,平台需要有效提升供应链能力。未来至少有3-5家社区团购会长期存在,最好的用户体验会赢得市场。
根据国海证券的预测,第一梯队的美团将通过选择购买更多的食物来分享未来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繁荣可能在长沙、武汉、南昌等地区占据强势地位;十社和淘菜菜的情况取决于阿里的整体战略能力,还有待观察;京西的战斗份额会减少。
其实无论是美团优选、买菜多、京西奋斗还是繁荣优选,背后都可以看到腾讯的身影。或许腾讯未来会推动行业内的资源整合,最终与阿里的平台形成多足鼎立的寡头局面。
虽然社区团购不可避免地走向寡头垄断,但与此同时,上半年社区团购的崩盘表明,在找到盈利模式之前,社区团购领域的创新不会停滞。
社区团购发展初期,由于供应链、物流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烧钱补贴是抢占市场、扩大规模,进而摊薄平台投入成本的有效方式。行业告别野蛮生长后,社区团购的盈利模式探索将成为行业的主题,而美团、阿里、拼多多将肩负起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担。
未来,下沉市场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供应链优化将成为各方下一步长期投资的重点。这些注定了社区团购还没有到“赢者通吃”的阶段,而是一场持久战。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翟碧月、刘萌萌,编辑|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