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后商品过期不存在什么意思(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要点速读)

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突出年度任务、针对性措施和有效性导向,部署了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定义了两个底线任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止大规模返贫;三项重点工作:农村发展、农村建设、农村治理;推动实现“两个创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重要意义

应对百年变局和百年疫情,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稳定农业基础形势,做好“三农”工作,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收、农村安定安宁。

两个底线任务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主要装的是中国粮食,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

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

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深层节水治水,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发展旱作农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在黄淮海、西北和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和寒冷地区井灌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大油菜种植。

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稳定生猪生产长期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稳定大中城市常年蔬菜库存,大力推进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蔬菜调运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应急供应能力。

按照让农民种粮有收益、让主产区积极抓粮的客观要求,完善种粮农民收入保障机制。

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水稻补贴,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在主产省和产粮大县全覆盖。

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系统,分类分品种加强调控和应急保障。

用“长牙齿”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对耕地利用进行分类,严格执行耕地利用优先顺序。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和饲草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用于粮食生产。

引导新发展的林果业爬坡过坎,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

【/S2/】2022年,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4亿亩高效节水灌区。

实施重点水源、重大调水工程等水资源配置工程。

实施8000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支持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开始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没有大规模的返贫现象

针对因灾害、疾病、疫情发现的新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救助措施。

巩固提升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完善涉农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家庭经营收入。

发挥以工代赈的作用,有条件的可以提高劳动报酬的分配比例。

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县的信贷资金和保险保障投入。

三项关键任务

■农村发展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推进计划。支持发展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和农家乐特色村(点)。

推动农副产品活体交割规范健康发展

促进农民的当地就业和创业。实施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素质行动。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农村建设

落实乡村振兴对农民、乡村建设对农民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

坚持数量的质量,进度的实效,好而不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效性和高效性。

在村庄现有基础上进行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搞超越发展阶段的大规模融资开发建设,避免无效投资造成的浪费,防范村级债务风险。

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房子行动”

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水冲式厕所;不具备修建卫生厕所的条件。

加强农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

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大数据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场景。

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办好特殊教育。

实行医保按总额支付,加强监督考核,实现结余留存和合理超支分担。

■乡村治理

继续检查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

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作用。

商品过期不存在什么意思

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推进农村婚俗、丧葬习俗改革试点,开展高价彩礼、大型活动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创建一批乔峰式的派出所和乔峰式的人民法院。

定期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打击“村霸”。

防止恶势力、宗族、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蚀和影响。

严格打击农村赌博和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活动。

严格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推进“两个创新”

■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继续将农业和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的优先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

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小额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

启动“神农人才”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实施培养高素质农民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养“头雁”工程、乡村青年振兴行动和乡村妇女振兴行动。

第二轮土地承包整县试点期满后延续30年

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稳步审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不动产一体化宅基地权属登记。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开展乡村振兴“百县千乡万村”示范创建,采取先创建后认定的方式,创建一批不同层次的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

根据条例,建立乡村振兴表彰奖励制度。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启动重大农业生物育种工程。

加快实施重点农业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行“名单曝光顶”和“部省联动”制度,开展长期R&D项目试点。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

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属地责任,配齐专业人员,落实责任、岗位、人员,确保非洲猪瘟、草地螟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有责任,有生活,有管理。

推动建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s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