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如何踢人出去(结束友情的最快方式,踢出群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微信

微信群聊,一种基于各种熟悉或陌生的社交关系空的交流,虽然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但基本上都是同一个目标:

比如“今晚吃鸡”,比如“带头吃屎团”,比如“打麻将不打三人团”,比如“表情包分享团”,比如“螺蛳粉粉丝团”,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团”,比如“蹦迪老干部团”,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我们短暂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兵者莫测,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群友

生活中,你总会无缘无故被拉进一些群,偶尔还会被踢出群。

今天就来说说脆弱的群聊友情是怎么突然翻船的,你是怎么被踢出群或者别人被踢出群的。







有些很恶心,被踢出去也无可厚非,比如:

在群聊中频繁炫耀。

群聊和朋友圈不太一样。群聊至少是个“公共场所”。在朋友圈里晒孩子,晒成绩单,晒小金表都没问题。毕竟我能挡。

但如果非要在群聊中当众炫耀,那就有点像绑架了。

本来是老同学的友好群聊群。你连续一周刷“我家孩子长得像小仙女夸我”“对不起你,我又换新车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是氛围”。你让人渣家长为难,说恭喜你不满意,鼓动大家七天七夜跟你一起high。



主动扩大和谐社会的阶级差距,远离群众。当然,群众会把你踢出去。

就算是自恋的Narkissos,也只是默默的以湖为镜自怜,爱上自己死在湖中,而你却大张旗鼓的跑进人群中求赞。这种情况请出门右转到“赞互助群”,在那里可以付费对症治疗。



不履行集团职责,玩忽职守。

没想到吧?精神一直沉浸在群聊群里。如果你是一个勤奋上进的人,你应该知道有一个群体叫打卡/学习监督组。

不知道管理员是做什么的。每天监督大家打卡,背生词,分享。当我有了新的表情包,我也要贡献。跑了几公里还要上传减肥餐报。谁要是错过了一天没完成签到的绩效指标,就得被移出群。太严格了,保姆式的管理,上班都能碰个鱼。但是,最后这种操作的结局只有一个:群里的人陆续离开群体,群体破产。严刑峻法会激起民怨。






有些是善意的,但无法理性解释,比如:

任何破坏群聊气氛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群聊有自己的功能。但是,总有人违反规章制度,违反风气。减肥群发奶茶,迪厅群讨论考研,生物群坚定支持量子鞋垫,“打击MLM”微信商业群发,所有群都发微信商业广告。

当然也包括在家庭群里发布健康谣言,破坏了安逸迷信的大爷大妈们的欢乐气氛。






无共同目标,无共同目标。不踢你。踢谁?



当然也有人分不清谁对谁错。踢出去完全是情绪化的,比如:

疯狂撒网加好友,你也分不清是社交狂人还是社交黑洞。

除了和朋友、家人、同事的群聊,还有很多和完全陌生人的群聊。

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来自广厦的疯狂朋友。群里差不多有上百人收到了他的好友申请。一般他都有这样的社交欲望,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是卖茶卖片的微信商家/MLM/诈骗/自动回复机器人。



但是最近这个蹦迪的发生了一些事情。在某媒体群,管理员踢出了一个疯狂的好友,并提醒群成员谨防诈骗。另一个人开始抱怨了:你们这些人就是偏狭,一点开放的态度都没有。他加你,你不加就是了。为什么要剥夺别人加你的权利?留在这个群体里没什么意思。我会归还它。

而这个“正义之士”前几天已经轰炸了群内大部分人,要求接受自己为好友。真以为你是苏大强?






完善自己,恶心别人VS完善别人,恶心自己。

什么时候你特别想把某人踢出团队?比如帮忙投个票,频繁打广告,没事就造谣,动不动就鸡汤。

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会无缘无故被踢出群?比如在那个到处恭维的家长群里,你做了那个没跪下来舔老师的。比如在老同学聚会上好心买单后,同学认为是故意炫富。

去年有家长向老师举报,因为接孩子用的车是法拉利488,被其他家长看到,怕其他孩子攀比,不利于教育。这位家长在群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结果立刻被老师踢出了群。






群聊中,我们踢人,也被踢人。进入一个组,离开另一个组。对与错,这种价值判断,其实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只凭管理者的心情。






作者:退休迪斯科舞者。我还没有收到我的养老金。

微信群如何踢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