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人寿15年的发展经历了开放探索、超常规发展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2014年公司的转型是在前9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15年的发展历史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
“公司转型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要构建系统的转型发展战略;转型一定要下定决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气呵成;员工一定要享受转型的成果,让大家看到希望,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形成合力。”
PICC相关负责人在总结公司六年来高质量发展转型时作出上述表述。
正如上述负责人所言,面对巨大的经济社会变化和保险市场环境,PICC人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PICC集团各项决策部署,以改革促转型,坚定转型发展信心,“稳增长、重价值、强基础”,“转方式、优结构、变动力”,积极推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2005年至2014年是PICC人寿的初步模式探索和超常规发展阶段。
2005年,PICC人寿成立之初,依托集团公司的强大资源,迅速组建了四家省级分公司,加快组织网络布局和业务发展,保费收入从2006年底的8.49亿元快速增长至2007年的45.9亿元。开业两年来,公司尝试参照友邦保险模式建立人身险营销“三高”团队,为此还聘请了友邦保险资深人士刘明亮先生担任公司高级顾问兼培训总监。
2008年,公司开始整体股改上市。这一时期,PICC人寿保险银行按照规模效益的指导思想,通过“借船出海”,保险业务迅速发展。规模保费从2007年的45.9亿元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845亿元,实现了规模保费的跨越式发展。2012年,大力支持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2015-2017年转型发展第一阶段:以新单期投放为主,以续单积累为主,实现价值业务积累。
2012年以后的几年,由于银保业务成本大幅上升,公司费用短缺,工作场所无法改善,基层员工收入难以保障,干部大量流失,业务增长乏力,公司发展进入瓶颈期,市场环境的变化对PICC人寿的运营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
2014年11月,PICC人寿新一届党委提出了“稳增长、重价值、强基础”的转型发展战略,明确了“三年见成效、六年达标”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推进五项改革、实施七项创新、提升七项能力”的转型发展路径,规划了未来发展方向。
自此,PICC人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其中,2016年8月新单期保费突破130亿元,在2014年基础上翻了两番,仅用一年零八个月就提前实现了“三年新单期保费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到2017年底,公司各项指标大幅增长,提前实现了三年有效目标。新单期保费从2014年的3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05亿元,增长了6.4倍。十年及以上新单规模保费45.79亿元,是2014年的6.45倍。续期保费收入达到261.52亿元,是2014年的3.1倍。定期保费占比从2014年的8.8%上升至2017年的40%,增长了4.5倍。销售渠道规模从业人员36.55万人,是2014年的2.5倍。原保费收入稳步前进,2016年达到1000亿元,2017年达到1062亿元,远超既定发展目标。
2018-2020年转型发展第二阶段:以标准保障为重点,充分开发有效人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新业务价值稳定增长。
为践行新发展理念,2018年,PICC人寿全面实施集团“3411工程”,在“转方式、优化结构、换动能”的指导下推进“三个转变”,进一步聚焦价值,开启“转型发展第二阶段”。
通过三年的努力,公司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核心指标大幅增长。2020年新单期保费收入将达到191.47亿元,是2014年的6.15倍;续期保费收入达到473.5亿元,是2014年的11.4倍;期货(含续期)保费规模占比近70%,较2014年末的14.3%大幅提升,公司业务结构明显改善。随着保障业务的快速发展,PICC寿险长期保费占比逐步提升,新业务价值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PICC人寿实现新业务价值54.3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大幅领先市场平均水平,较2015年(实施“二代赔”)增长101.2%,年复合增长率15%。新单期缴191.47亿元,十年及以上首年期缴保费67.2亿元,价值型业务增速高于主要同业平均水平。内含价值达到1023亿元,突破千亿大关,较年初增长超过20%,创历史新高。通过转型,PICC人寿广大基层员工共享了转型成果,收入明显提高,基层员工人均收入增长60%左右。系统的目标更明确,策略更清晰,决心更大,信心更足。
二是渠道专业运营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以来,PICC人寿深入推进“大风险”和“岩石计划”战略,推进渠道专业化运营,注重真实有效的人力开发,团队素质显著提升。2020年,公司人力将增加两倍,销售人力将超过43.7万人。“大保”月有效人力10.18万,是2014年的14.5倍。“大个险”渠道标准保费53.38亿元,渠道贡献88.56%;十年及以上新单期保费60.46亿元,渠道贡献89.96%;第一年保费100.24亿元,渠道贡献52.35%。PICC人寿用六年时间实现了打造强大销售团队的目标,为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为夯实专业管理体系,PICC人寿于2019年正式启动“岩石计划”;2020年,PICC人寿推出“摇滚计划”升级版,上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结果导向,形成了《PICC人寿“摇滚计划”升级版工作方案》。“岩石计划”升级版始终按照“高度重视、高效运作、专业指导、注重实效”的总要求,优质高效推进,全面提升公司专业化管理水平。
三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20年,PICC人寿实现净利润45.43亿元,同比增长41.36%;五年间,净利润增长7.69倍。截至2020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4934.8亿元,后台管理人员近2万人,销售合作伙伴超过40万人。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设立了36家分行,在294个城市和1599个县(市、区)设立了分行和服务网点,与银行建立了近13万个合作网点,为客户提供了无忧生活。
四是科技管理水平显著提高。PICC不断加强IT系统建设,为客户提供智能、自助、高效的运营服务。面部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通过ECIF系统搭建统一的客户数据服务平台,实现客户需求分析和客户服务管理,推动客户服务向“客户需求导向”转变。2020年初,为全面实现科技赋能业务发展,PICC人寿发布了PICC E通、PICC E家、PICC人寿管家移动端,初步构建了移动互联网生态圈。积极推进数字化运营转型,实现各线路在线化、移动化运营。以人工核保智能为抓手,建立核保预测模型并接入核心业务系统,有效改善了核保人力不足、核保风险高的业务“痛点”,提高了核保环节的工作效率。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PICC人寿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着力优化寿险营销模式,不断完善包括PICC E联、PICC E家、PICC寿险管家在内的线上支持工具,确保“疫情不见面、服务不掉线”。截至2020年底,PICC人寿管家、易居、E-Pass等客户端累计下载2655万次。在保险业科技赋能的竞赛中,PICC人寿正从旁观者、追赶者一步步走向领跑者。
五是客户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公司投诉量持续大幅下降,2018年同比下降38.92%,2019年同比下降32.64%。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万人保单投诉量、万人次投诉量等相对指标的绝对值和行业排名快速上升。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系统回访成功率为99.80%,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申请时限1.57天,比上年缩短0.6天。保险赔付时限67.20天,同比减少2.88天;保单收据5天回报率为98.45%,同比上升2.16%;保存期1.00天,赔付率97.28%,呼叫接通率99.52%,均保持较高水平。2020年,PICC人寿将紧跟PICC集团的统一安排,实施“温暖工程”活动,用暖心的服务贴近消费者需求。以“让客户感知人保升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客户服务领域,全面调研消费者接触保险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截至目前,PICC人寿通过“温暖工程”的各项活动,已接触客户44.5万人,涉及保单约26万份。PICC人寿通过优化流程、多做服务、善用语言,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技能、水平和效率,试图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消费者的期待。
第六,风险控制有效。2016年以来,穆迪和惠誉给予PICC“A2”和“A+”的财务实力评价,体现了国际专业评级机构对公司近年来转型效果和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2017年至2020年末,PICC人寿综合风险评级保持在A级,SAMMAR评级得分保持在80分以上;2020年,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26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233%。2015年以来,公司每年组织开展司法案件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全面揭示并积极处置存量风险,有效遏制增量风险。
努力实现新的跨越,推动公司转型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为落实集团“精品保险”战略,PICC人寿转型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公司提出10项重点战略措施:一是坚决推进“温暖工程”,做服务最好的寿险公司;第二,密切关注“岩石计划”,尽一切努力发展真正有效的劳动力;第三,构建专业化的渠道管理体系,坚持有价值的规模;第四,坚决打赢城市攻坚战,做强、做优、做大四级机构;第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第六,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第七,实施“科技赋能计划”,加强发展的数字化支撑;第八,加强资产负债匹配,提高投资回报水平;九是夯实合规风控基础,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十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百战百胜,努力者先。中流击水,勇者胜。相信PICC人寿“十四五”一定能够按照发展驱动、科技赋能、服务温暖、保障有力、风控合规的公司规模和价值动态均衡增长路径,加速全面实施升级版“摇滚计划”,做有“温度”的人保,推动公司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