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化妆品小样是正品吗(来源不明、真假难辨 化妆品小样能否安全消费?)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记者朱、、)近年来,各大化妆品品牌“买正装送小样”、“加价不加价”的促销手段,让化妆品的“小样经济”越来越热。但假冒、走私违规等违法样品的流通也是消费者头疼的问题。化妆品样品“非卖品”是怎么来的?手样是正品吗?消费者常常感到困惑。对此,专家建议,应该从正规渠道购买。同时,品牌也要加强服务,提高样品的防伪技术,确保消费者免受非法产品的侵害。

【/s2/】“非卖品”是怎么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的?

化妆品小样的流行离不开消费者的需求。很多消费者愿意尝试价格低廉的高品质化妆品,以免花了大钱后无所事事,出差时携带更方便。有些顾客认为每次去化妆品专柜试衣,不仅人多,而且无法得到满意的服务,所以往往先在线上线下购买试衣,再考虑购买正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观察发现,目前网上销量较高,热销的化妆品小样包括各类大牌香水、粉底、护肤品小样等。,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非卖品”,容量小,常见的如片状1ml或小瓶5ml,大部分是消费后赠送;一种是包含在品牌销售套餐中,或者在专柜消费一定金额才能获得。这种样品比前一种容量大。粉底可能含有10ml,护肤品可能含有10ml-30ml;。还有一种是电商店主自己购买化妆品正装,然后单独销售。

记者看到,很多从网上买来的香水样品上都刻有“非卖品”的字样。那么,这些试验样品是从哪里来的呢?产品安全和质量有保证吗?

记者发现,在淘宝、闲鱼、微店、Tik Tok等电商或社交平台上,化妆品样品出现的频率很高,几乎都标有“保证正品”的字样,却无法提供任何证明。记者点开其中一家网店,销售首页写着“假一罚十”、“正品保证”、“所有专柜样品均有专柜认证文件,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参考”等字样。但当记者要求客服查看专柜销售记录时,客服表示“香港专柜购买,但涉及进货渠道和成本,无法提供购买记录”。记者还咨询了其他月销量过万、“保证正品”的香水小样店。客服分别表示“产品为正品,但暂时无法提供购买记录”、“没有购买记录”、“购买前先看看评论区其他客人的评论”等。



没有证明,没有购买记录,怎么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很多客户都有同样的困惑。当他们问“这是真品吗?”,购买的消费者一般会给出“不知道,反正闻着挺香的”、“我觉得是”、“不知道”、“不是正品或分装”等不确定的答案。

一位消费者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购买经历:“我既买过电商店主的样品,也买过‘非卖品’款式的样品,但发现很多店铺都有明显的真假混卖现象,后来我也只敢在旗舰店买了。”

混卖很容易买到正品。遇到假货怎么办?这位消费者告诉记者,“一般都懒得退货。本来分装和样品就十几二十块钱,退了还得自己付运费。”



消费者遇到假货不反馈,电商平台也很难一一监管,导致网上样品安全难以保证。线下店靠谱吗?为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华美乐享科技有限公司的哈曼化妆品集合店,店内陈列着海伦娜·鲁宾斯坦、海蓝之谜、SKII、兰蔻、雅诗兰黛等大牌护肤品、彩妆、香水等大量化妆品小样,有不少消费者在店内选购。





哈曼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产品样品都是渠道货,都是来自专柜,保证正品。当记者进一步询问产品是否有采购记录,是否都来自中国专柜时,销售人员表示具体细节要咨询公司采购部。截至发稿时,记者尚未打通该公司采购部的电话。

来源不明,存在安全隐患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的化妆品样品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建议消费者从专柜或网上官方旗舰店获取。从产品来源看,部分化妆品样品是假冒伪劣产品。因为消费者往往是第一次使用样品,很难辨别样品的真假。有些样品是从海外走私过来的,这类化妆品在原料、菌落、包装、灌装等方面往往与中国化妆品的要求不符。经过几番周折的购买和运输,产品在消费者使用时安全性大打折扣,更何况这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从产品本身来说,有些化妆品样品和分装的包装非常粗糙,密封性能极低。瓶口是否被很多人打开过不得而知,更不用说是否在无菌环境下包装了。这样一来,微生物和菌落超标或者添加其他有害和禁用物质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另外,有些化妆品样品没有标注保质期,顾客很可能买到过期产品。这些都会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专家建议:品牌应提升服务能力

既然市面上的样品不靠谱,为什么消费者不去专柜拿样品呢?“你不买他们的产品,销售人员根本不给样品,有时候买的少了也不给。”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即使发了试用装,很多情况下也不能用,因为色号根本不适合你的皮肤。比起线下专柜,我更喜欢在网上买,至少送什么,送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

近年来,化妆品销售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逐渐从线下体验转变为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大部分化妆品品牌把更多的资源放在线上渠道,却忽略了彩妆护肤品给消费者线下体验的特点。

化妆品小样的意义在于提高消费者与品牌的附着力。但是,无论是线下“种草”网购,还是线上“种草”线下购物,品牌都不应该忽视自身样品的安全和流通,应该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避免假冒伪劣产品以假乱真,造成不良影响和不良后果,败坏自身声誉。

淘宝网化妆

专家表示,样品真假难辨的现状与各大品牌重视不够、服务差有关。如果所有品牌的样品都能提高化妆品试用装的防伪技术,拥有和正规产品一样的可用证明,客户通过扫码就能大大减少假货在市场上的流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违法违规生产行为,进一步净化我国化妆品市场的整体消费环境。

监管逐步加强[/s2/]

随着“样品经济”的流行,化妆品试衣的安全和监管问题引起社会关注,监管部门正在加强线上线下渠道的监管。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位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进口化妆品可以直接贴中文标签,也可以贴中文标签。如果贴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与原标签一致。

3月1日,天猫平台发布《关于增加天猫样品商品发布规范的公示》,要求电商发布的样品商品对应的正装价格不得高于正装同比例价格;样品质量必须与正品一致;发布样品的标题应明确标明符合样品信息的“试用”、“样品”、“样品”、“试用包”、“体验包”等属性关键词。此外,天猫有权要求商家提供样品的购买凭证进行审核。如果商家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购买凭证证明样品来源可信,天猫将删除该商品或信息。

今年年初,监管部门还牵头打击化妆品样品走私。1月28日,杭州嘉里中心一楼商铺涉嫌“走私”,当地市监察局联系海关部门协助调查。据介绍,查获店内涉嫌走私大牌样品的化妆品近3000件,初步估价20余万元。商家无法提供涉案商品的合法来源证明,已进行调查。

虽然样本很小,但也不容忽视。针对化妆品市场现状,监管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各大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应严格要求,严格保证产品源头合规;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从正规渠道购买样品体验;品牌方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给顾客更人性化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