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卡拉ok平台——唱吧,最近好像“麻烦”不少。
先是去年底,因为“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唱吧被列入工信部应用软件名单。紧接着,本月初,多家媒体报道了唱吧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拉长时间线,作为国内最早进入在线k歌市场的玩家,唱吧已经三次冲刺IPO,但由于种种原因,唱吧始终没有成功上市。
Sing,怎么回事?红星资本局将卷土重来,唱响十年商业化之路。
(一)
网络卡拉ok:上半场快乐下半场无奈
说到唱吧,不得不提唱吧创始人陈华。
在创立唱吧之前,陈华在2006年创办了酷讯,定位搜索网站。但引入资本后,陈华逐渐失去实权,随后离开酷讯,加盟阿里,担任大搜索部门负责人。2011年2月,陈华发了一条微博:“刚刚完成辞职,正式离开阿里巴巴,开始第二次创业之旅”。
起初,陈华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他认为,如果不再次创业,就会错过这波移动互联网浪潮。
1。恒空出道大获全胜
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1月,陈华的创业团队一直在开会讨论具体方向。公开资料显示,当时他们列出了一些标准:市场容量有多大,竞争对手有多少,产品上能不能想到创新点,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实现自传播等等。根据这些标准筛选方向,五六遍后发现k歌方向还是在其中。
于是,陈华正式决定带领团队做k歌生意。
2012年5月31日,唱吧正式在App store发布。上线仅三天,唱吧就冲到了APP store免费榜前十,第四天成为第一,半年用户突破千万。到2013年10月,上线不到一年半,用户数已经突破1亿。
唱吧的火爆程度远远出乎陈华的意料。
当然,客观来说,是因为它真的聚集了“天时、地利、人和”。
《好运》里,首先在网上唱正好赶上《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唱成功了还搭顺风车。其次,唱吧的出现也是在移动互联网开始爆发的时期,唱吧也赶上了一个好机会。
在产品设计上,唱吧的火爆也与其社交属性密不可分。用户使用唱吧,不仅可以自己分享歌曲,还可以评论他人,送花,形成互动。同时,为了方便用户注册,唱吧开通了多个社交平台的账号进行登录,包括目前市面上最火的社交平台人人网、微博、微信。用户可以从Sing Bar录制歌曲,然后在社交平台上点击。
这里需要重点介绍一下唱吧和微信的合作。2012年7月,双方在微信上发起“我们一起唱!”“大型手机卡拉ok大赛。参与方式简单易行。苹果和安卓手机用户下载最新版本的《唱吧》,通过微信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作为比赛。
当时看来,唱吧和微信的合作是双赢的。在当时唱吧丰富了微信可玩性的同时,微信也为唱吧引入了巨大的流量,这其实也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2。风景很快就会遇到强敌
在网上演唱后,大受用户追捧,让很多“围观者”都想分一杯羹。于是,类似的k歌工具接踵而至,如Renren.com、YY、新浪等。
但是这些k歌平台并不足以撼动歌手吧的先发优势,直到一款名为全民k歌的软件正式上线,这才让歌手吧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这个新玩家的背后是腾讯。
2014年8月26日全民k歌正式开始预定下载,2014年9月1日上线。其实对于腾讯来说,做k歌生意并不值得好奇,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首先,社交上,腾讯的东家QQ和微信掌握了流量的入口。其次,腾讯还拥有QQ音乐的大量音乐版权曲库。显然,这种先天优势是完全学不来的,自然也很难与之抗衡。
2014年上线后,全民k歌利用腾讯的社交关系链进行一键导流和朋友圈等社交裂变传播。全民k歌很快突破1亿用户,全民k歌也被视为唱吧最大的对手。
2016年12月,全民k歌宣布注册用户总数突破3亿,登顶移动k歌APP。自此,网络k歌行业迎来了新的老大。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在线卡拉ok领域,全民卡拉ok以月独立设备16591万台排名第一,唱吧以月独立设备4168万台排名第二。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大大拉大了。
在一次采访中,陈华曾经提到过全民k歌,他回答说:“我们没有米歇尔·普拉蒂尼,他有米歇尔·普拉蒂尼,区别只有一个。如果单纯说产品的话,我觉得唱吧的产品和用户口碑不一定比它差,但确实人家米歇尔·普拉蒂尼很猛,综合优势太强,我们比不了。"
在这场战斗中唱歌可能会觉得有点不甘心和无奈,但唱歌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归根结底,k歌离不开社交这条路,而在社交玩法上,腾讯当时几乎没有对手。
(二)
“坎坷之路”走向自救
在唱吧刚刚上线的高光时刻,陈华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通过QQ互联,已经为唱吧带来了50%的用户”。所以,陈华比任何人都清楚,当腾讯进入k歌市场,这个游戏注定要失败。
很快,从2014年开始,唱吧开始走上“自救”之路。
先是2014年底,唱卡拉ok的生意从线上转到线下,投资了麦颂KTV。当时,陈华定下了一个目标。凭借唱吧的互联网基因和麦颂的线下经营经验,计划五年内唱吧麦颂的KTV开到2000家。
但随着用户社交娱乐场景的多样化,比如近年来流行的酒馆、剧本杀等,传统KTV的生存空空间越来越窄。根据天悦茶的数据,2021年,该KTV的门店只有500多家,远低于当初的目标。
来源:大众点评
唱吧的线下KTV业务显然没起作用。2015年,唱吧转战游戏业务,尝试推出一款名为《炮兵》的手游。至于为什么一个网络卡拉ok软件要涉足手游行业,陈华解释说:“唱第一个游戏是受到了陌陌的启发。回过头来,看看唱吧目前的用户群。如果选择了合适的手游,那么月流水能很高也是很有前途的,所以唱歌还是下定决心去尝试一下。”
但是,没有游戏基因的唱吧依然没有在游戏中引起太大的市场波澜。
同年,Sing Bar推出了另一款麦克风。2016年,该服务对唱吧的贡献超过5%。按照2021年陈华的说法,“唱吧的营收主要来自于唱吧软件的打赏和小巨蛋等硬件产品的利润,两者营收线的比例基本相当”。从数据上看,卖麦克风是一次成功的唱歌尝试。
此外,在2016年的直播大战中,唱吧还推出了独立直播app——火星直播。但由于歌手选择了独立的直播app,火星直播和歌手的用户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引流,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
从线下KTV到游戏业务再到硬件业务和直播业务,唱吧在拓展新业务上似乎从未停止。
陈华曾在采访中表示:“今天,我站在CEO的位置上,其实是很孤独的。虽然不知道如何摆脱焦虑,但我会在孤独和压力中不断寻找最好的答案,不敢轻易懈怠。既然想做到最好,就要尽全力。”
但就目前来看,强敌之下,在线k歌市场很难突破,硬件设备门槛低,毛利率低,支撑不了唱吧的未来,可能留给唱吧的时间也不多了。
(三)
网上卡拉ok是一个好行业
二次创业之初和团队商量了几个月后,陈华最终选择了在线k歌赛道,虽然后来由于腾讯的进入,唱吧在在线k歌领域受到了重创。但是回过头来看,网络卡拉ok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2018年2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美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包括音乐流媒体和社交娱乐两大业务,涵盖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全民k歌四大产品。月总用户数超过8亿。
然而,腾讯音乐上市后,却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披着流媒体外衣的秀场公司”。
主要原因是腾讯音乐的营收大旗被全民k歌的平台“撑起来了”。财报显示,2018年腾讯音乐其他娱乐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70.84%,主要指全民k歌的虚拟货币服务收入。
资料来源:公司财务报告,红星资本局
全民k歌业务虽然让腾讯音乐名声不好,但也影响了腾讯音乐的估值。但不管怎么说,这证明了在线卡拉ok业务确实能赚钱,也让腾讯音乐的财报在数据上看起来不错。
但从腾讯音乐娱乐板块近期的发展来看,红星资本局发现全民k歌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
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来自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服务的收入为49.2亿元,同比下降6.4%。此外,腾讯音乐社交娱乐服务本季度月移动活跃度为2.05亿,同比下降12.8%;付费用户数1000万,同比下降4.8%;月ARPU(平均用户收入)为163.9元,同比下降1.7%。
如果再把数据拉回来,其实腾讯音乐社交服务的用户早已触及天花板,月活跃用户已经连续六个季度负增长。
资料来源:公司财务报告红星资本局
同样,社交娱乐服务付费人数也在下降,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出现社交娱乐服务付费人数负增长。此外,ARPU和ARPU的价值(付费用户的平均收入)已经下降。
资料来源:公司财务报告红星资本局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很多。
首先,就直播行业而言,这个赛道已经很拥挤了,斗鱼和虎牙一度占据了直播行业的领先地位。然而,短视频兴起后,依靠短视频聚集的巨大流量,Tik Tok和01024.HK(Aauto quickent)成为了直播赛道的主要阵地。作为一款以“秀k歌”为主的APP,在用户娱乐需求多元化的当下,显然失去了产品竞争力。
其次,也与政策监管有关。在此之前,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网络直播平台要依法依规引导和规范用户合理消费、合理打赏。
此外,k歌直播平台距离节目较近,容易出现“擦边球”事件,也损害了此类平台用户的声誉。2020年10月28日,广东省“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省网信办对腾讯公司进行了约谈,责令全面整改。
所以,就网络卡拉ok平台而言,在行业竞争和政策监管的双重压力下,未必是一门好生意。截至2022年3月10日收盘,腾讯音乐收盘价为3.95美元/股,而去年3月的高点为32.25美元/股,目前总市值为66.86亿美元。
摘要
唱这十年,经历了出道巅峰,也经历了被强敌压制的无奈。一路走来,唱歌,花更多的时间去尝试寻找新的方式。但现在,就连唱吧的“对手”腾讯,在音乐社交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对于唱歌来说,还剩下多少试错的机会?
红星新闻记者姚宇·刘觅
杨成,编辑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