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微信别人那显示什么(一个人死后,他的社交账号会怎样)



不可见属性的值几何

2004年11月13日,20岁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贾斯汀·埃尔斯沃斯在伊拉克阵亡。

一个月后,他的家人要求雅虎提供贾斯汀的电子邮件账户和密码。

“我们想看他收发的信件来纪念他。这是我儿子留在世上的最后一件东西。”他父亲说。

但雅虎拒绝了这一要求:

“虽然我们对死者家属深表同情,但雅虎账户不能转移。我们公司有明确规定,用户连续90天不登录服务器,雅虎会自动删除其所有记录。所有的雅虎用户从一开始就认可了这个用户通知——用户的ID和记录会在用户死亡后结束。”

这一事件在美国引起了巨大争议,直到次年4月,在全国舆论辩论数字遗产的压力下,雅虎才做出让步,采取了妥协——将贾斯汀的邮件复制到光盘上,交给他的家人,而不是直接给出密码。

雅虎多次声明雅虎邮箱是一种“私人通信,内容属于个人秘密,不向第三方公开”。

数字遗产包括什么?它有广泛的含义。根据美国《连线》杂志的解释,包括电脑上所有的个人数据文件,如图片、视频、在各种网站注册的账号等。这些资产大多是在不经意间积累起来的,它们的价值似乎总是不为人知。

200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的《保护数字遗产宪章》对数字遗产的定义如下:

数字遗产是人类特有的知识和表达方式,它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管理信息和技术、法律、医学等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信息,或由现有的类似模式转换成数字形式的信息。



图片:全景视觉

2011年,伦敦大学史密斯学院对2000名英国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拥有网络财产,包括付费音乐、电子书和电子杂志。四分之一的人网上财产价值超过200英镑(约合今天的1750元人民币);三分之一的人认为200英镑的数额足够大,应该由亲戚继承;1/10的人把相关账号和密码写进了遗嘱。

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的交流以字节存储在服务器上,但没有一个政府能够控制整个网络王国。

人死了,他的“字节”应该归谁管?在后工业时代,我们必须扩大相关所有权的概念。

根据弗里德曼的说法,除了物质资产,照片、自制视频、购物记录、在App上购买的音乐、博客日记、电子邮件和存储在一个人的云备份中的社交关系都是他的个人资产,就像他留下的房子一样。

美国法学家德文·德赛(Devin Desai)表示,讨论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最早使用互联网的人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



遗产如何处理

事实上,处理“我们背后的数字事务”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涉及到个人隐私、家庭伦理和相关法律。

在英国、美国、瑞士等国家,都有专门的公司帮助人们处理数字遗产。2013年,谷歌首次开始支持用户选择数字遗产的继承者,包括Gmail电子邮件、云存储服务和其他服务的数据。谷歌称这样的继任者为“不活跃的客户经理”。

游戏账号的继承是有先例的。2017年5月,全球知名游戏公司暴雪宣布了一项新政策:玩家死亡后,账号的所有权可以由他人继承。

在国内,由于网络虚拟产品继承的复杂性,数字财产继承还没有系统的立法。

业内的主流观点是,根据继承法,带有个人性质的虚拟遗产是不能继承的,比如即时通讯工具QQ、MSN、网络ID等。但是没有可以继承的个人虚拟遗产,比如网店、作品版权、游戏币等等。

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对账户财产继承问题做出了正式回答。支付宝方面表示,“继承人只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按照指引向支付宝运营商准备相关证明,就可以取出死者的钱”。

如果不知道支付宝账户,也可以通过身份证号查询是否有开通的支付宝账户。而且只要账户有余额,花呗和借呗有欠款,支付宝账户就不会被注销。微信的做法基本相同。

淘宝店也可以继承。2013年,淘宝已经宣布推出“离婚过户”和“继承过户”的细则,以解决因夫妻离婚、店主死亡等原因导致店铺分割、继承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能继承的虚拟资产会怎么样?事实上,很多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权通过注销和收回最终流向网络提供者。



图片:全景视觉

当我们注册互联网帐户时,我们都需要检查同意用户协议。很多人会忽略协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注册用户只有账号的使用权,账号的所有权属于公司;用户不得擅自买卖、转让、出租账号。

比如腾讯规定QQ的所有权属于腾讯,用户只有使用权。如果用户3个月不登录,他的QQ号可能会自动注销,号码归公司所有。

微博还规定,如果用户连续90天不使用微博,微博有权回收用户的昵称和账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在了,而且他生前没有把自己的账号密码告诉亲友,那么三个月后,他的QQ和微博账号就会被回收长期不用。

所以,对于想继承亲戚账户的人来说,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拿不到密码。没有密码无法登录,供应商也不支持亲友“转让”遗产。



将数字遗产写入遗嘱

数字遗产催生了一个新产业:数字遗产守护者。2015年,瑞士信息技术从业者托拜厄斯的一个朋友死于车祸。直到现在,托拜厄斯仍然可以收到这位老朋友的社交账号发出的邀请或生日祝福。

“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他告诉瑞士电视台,这是因为那些网站设置了自动发送功能。

然而,这给了他一个起点——成立一家公司来保存和管理客户数据。用户可以将密码存储在公司中,并指定继任者。“五年后,我相信很多人会把自己的数字遗产写进遗嘱。”托比亚斯说。

新浪上献给逝者的账号。com,“死者如夫”,很受欢迎。这个账号的负责人林东平被媒体称为“网上殡葬师”。

他会从头到尾看一遍与逝者素未谋面的微博,然后用几句温暖的话勾勒出他的人生,写下“墓志铭”。

死亡到底是什么意思?

林东平曾回答:“世界上有几十亿人,死了真的没什么。但后来我才发现,一个死人的微博是一个世界。”



图片:全景视觉

从CNN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只是短短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管理、数字遗产保存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尚无定论。

但是,随着第一批使用互联网的人逐渐老去,这些由0和1组成的字节势必会超越数据,成为人们感情的载体。



微信注销别人显示什么

作者:蒋,来源:《读者》杂志2018年第19期,原题:数字遗产:互联网背后。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