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财经作者:王婷
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小米有品优鱼、JD.COM小程序东店相继宣布停止运营。此前,2021年10月,背靠淘宝的淘宝店刚刚关停。
除了会员制的社交电商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对于行业来说,上述平台也被称为私域导购App。在这些app中,在多级分销模式下,积极推广产品链接、获取产品订单佣金、为平台带来新员工的,称为推手。
2017-2020年,社交电商成为互联网厂商的追捧热点,鱼、花生日记、香飘飘等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靠平台自身或代理商的分销模式迅速分裂。
MLM是这些平台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20年,淘小铺首席运营人因涉嫌传销被调查。这两年风口吹到直播电商,进一步挤压社交电商的生存空,依附于头部电商平台的东电、淘小铺逐渐没落。
资深社交电子商务从业者黄静向时代财经讲述了她的经历。做过客户推广员,曾经晋升为客户推广员导师,担任过JD.COM联盟招商负责人。他的经历贯穿了行业的上下游,也见证了行业的变迁。
以下是他的自述:
创业失败当推客,双11一天赚1万元我是一个北方的80后漂泊者。我最早在一家央企工作。2015年开始创业,开了一家生产销售空气体净化器的公司。一度有二三十名员工。
因为线下销售网络难以搭建,所以我选择了线上渠道。空空气净化器领域竞争激烈,传统电商平台促销价格不断上涨,我们承受不起这么高的获客成本。再加上产品定位的问题,2018年,我的创业以失败告终。
放弃生意后,我没有找新工作。我相当不知所措。无意中注意到私域流量的商机。
当时加入了一些微信“羊毛”群,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购物优惠。起初,我只在buy buy购买它们。后来我想,为什么那么多人主动发出购物优惠。群友告诉我,推广产品有提成。
我也学会建群,告诉我认识的人在群里买东西有优惠,拉进群,然后在京粉app上筛选优惠商品信息。京粉app所有产品均来自JD.COM,是JD.COM CPS(按销售额付费)社交推广工具,于2017年上线。
在京粉app上,每款产品都会标注具体的提成金额和销售比例,从1%到30%不等。只要有人点击我分享的链接,购买商品,我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佣金,买家可以获得JD.COM的售后服务。
京粉App
发微博第一个月,收入近5000元。随着微信群里的人越来越多,我的月收入稳定在一万元。有时候在618、双11的节点,日收入能达到万元以上。
推文的重点在于产品的选择。发送到微信群的产品要匹配群内成员的需求。比如群里全是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发微博需要推广优质产品。
从普通推客成为导师,收入却没大幅增加2019年,专门做私域流量的芬香和东电店铺相继上线,我也很快加入其中。他们采用的是多级分销模式,推客的佣金一部分会分给下一级。我想尽办法上新,一两个月就上千条推文,成了粉香和东电的导师。
在粉享,用户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注册会员、svip、导师、合伙人。注册会员只能买自己的钱,svip可以分享钱。导师可以拿到整个团队销售额的20%,推广提成比svip高80%。
芬香的会员级别
虽然导师的提成比svip高,但是我的收入并没有明显增加,客户也在逐渐流失。平台本身就有问题。一方面,产品吸引力不够;另一方面,群控机器人代替人类操作时,微信群的生命周期很短。
从外部环境来看,近两年,直播电商成为热点。有时候,一场直播的销售额可以抵得上一个小电商平台一个月的销售额。互联网厂商都在追热点,他们的东电和淘小铺获得的投入少,对客户的支持少,相应的我的收入也少。
这一次,优品优鱼和东电店的关闭,对顾客的影响不大,除非是对配送模式特别依赖的人。Tweakers可以转移到粉象或其他平台。有很多平台可以赚佣金。市面上有很多CPS社交推广工具,没有多级分销模式,推送者不需要和别人分享佣金。
在我的同行中,有很多有实力的推手,不吸收下属也能赚得盆满钵满,身价百万、千万。有的推文有几万个微信群,一面墙都是手机,用数据线连接,电脑控制。
赚渠道、商家两份钱,一年进账百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向产业链的上游移动。2019年底,JD.COM联盟正在寻找投资促进负责人。我满足了联盟对营销和产品选择能力的要求,尽快开始了招商负责人的业务。
我遇到了招商局集团发展的黄金期。当时甚至有人花二三十万买招商局的名额。
我在做招商局集团负责人的时候,收集商家需要推广的产品。为了达到单品爆款的目标,我把产品推广到社区、微信商家、微博、知乎、微信官方账号、导购app、分销模式app等。,比如粉香,蜜源,花生日记。私人社区的推广渠道还是找客户。
我挣两份收入。一方面我把产品信息发到自己的微信群里赚提成;另一方面,我根据所有渠道的销量综合收取服务费,服务费占大头,一年推广几百个业务。
当时对招商局集团负责人的业务不太了解,比较被动。所有的小商家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或者电商平台了解到我,主动联系我。我名气小,没有大品牌来找我。
当时我只有一个助理,业务规模很小。如果团队扩大了,业务量可以翻倍,名气也可以做到。2020年,我一共赚了100多万,上了个人团队的天花板,决定去行业学习,为未来铺路。
短视频达人成最强势渠道,着手打造个人IP2020年底,我加入了老牌导购平台值得买的投资负责人团队,负责为品牌/商家提供全渠道投放服务,增加上市公司业绩,为公司带来优惠力度极大的产品。
我们团队近百人,有专人负责挑选产品。我拿这些产品去匹配渠道。比如宠物食品匹配擅长推广宠物产品的渠道,谈单价优惠券,谈佣金,谈服务费。我主要负责与外部渠道的对接,如Tik Tok、汽车快车、微博和知乎。
在我负责对接的渠道中,短视频专家是比较强势的。他们要收佣金、服务费、坑费,会把价格压得很低,而其他渠道只需要佣金和服务费。但是没有办法。达人在一场直播中带的商品数量有限,商家都抢着直播。
在对接短视频专家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坑”。比如有的专家没有带货能力,粉丝没有购买力,商家花30万请主播带货,最后3万元的货也没卖出去。很多专家的货数据都是刷出来的。
作为中介,我们会尽量避免这些情况,选择真正有带货能力的主播。如果生意亏损很大,就会失去第二次合作的机会。
当然,这并不是说私人社区这个渠道不重要。目前很少跑微信群,每天发单就行,但每天还是能有200元的收入。
商家非常重视私有域流量。如果是直播的话,过程非常繁琐。前期要沟通好价格,寄样品。在直播中,也需要保证库存。相比之下,通过社区在微信群里推广产品就简单多了。
而且很多推文团队很有活力,可能覆盖几十万、几百万的微信用户,带货能力很强。当然,社群有自己选择产品的逻辑。快消品、日用品、数码产品更受欢迎。如果我们推广汽车,肯定不行。
2021年,我创造了几千万值得买的东西。目前有渠道资源,准备拿到业务资源后二次创业。因为电商行业是资源型的,需要各种能力和资源,我还需要学习。目前已离职购买,想去大的电商平台直接对接商家。业内有些公司以百万年薪挖我。
目前社交电商流量分散,内容形式多样,社交圈分层,都指向一个趋势:未来将在多个平台上形成无数的个人小中心流量点。所以我在打造我的个人IP,在一个微信群里做实验,用心运营,粉丝需要什么就找什么折扣。
(文中黄静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