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讯(记者陆莎)商品质量不好,投诉;商家服务差,投诉。现在的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但也有无奈的时候,比如投诉得不到回应。
近日,浙江一位消费者在办理中国移动10086的过程中遭遇了“冷遇”。为了装宽带,消费者连续投诉四次无果。那么中国移动承诺48小时回复客户是一种展示还是另一种解释?
我们同意装宽带。你在哪里?
近日,金华消费者张先生向《消费日报》反映,因家中需要安装宽带,他至少与中国移动公司人工客服进行了4次电话投诉,但几乎每次都石沉大海。
据张先生介绍,按照约定,6月23日应该是移动公司来约定地点安装宽带的日子,但当天没有工作人员办理,也没有电话、短信通知,白白等了一天。
此后,该消费者分别于6月24日、6月29日、7月3日、7月5日致电10086。“人工客服说48小时内必须有投诉结果,但是什么都没发生。我很想知道原因。”
记者致电浙江移动核实情况。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所在区域暂时无法安装宽带。6月23日,工作人员到现场,但没有安装。公司承认存在工作人员没有及时与客户联系解释的情况。“但后来我们积极联系客户,对方电话却停了。”
浙江移动的48小时是解决问题还是口头答复?
按照张先生的说法,一个装宽带的事情僵持了近半个月,因为多次投诉无果。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给出了“八项承诺”,其中就有“48小时内首次回复客户投诉”。
浙江移动相关工作人员的解释是:“48小时内联系客户,但很多事情可能在这个时间内解决不了。我们会先给客户打电话或发短信。我们的回复率是100%。”
但消费者质疑,4次投诉都没有结果,即使在规定时间内得到答复,也可能存在敷衍客服的情况。
记者在搜索相关信息时发现,被类似问题困扰的网友不在少数,发生地也不仅仅在浙江。梳理这些信息,可以发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中国移动没有回复;二是10086客服一直回答“举报”“反映问题”,没有实际跟进。
48小时,似乎无限期延长。
投诉无门怎么办?
打客服电话,等解决方案,或者等解决方案。消费者还能做什么?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表示,在这个投诉案例中,金华的消费者在当地投诉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拨打10086,如果移动公司仍然没有回应,消费者可以向行政部门投诉,也就是省市通信管理局。
那么作为消费者有哪些权益呢?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商品或者服务的介绍、承诺,以及对消费者询问、投诉的答复,视为经营者的行为。
第十八条规定,供水、供电、供气、电信、有线电视等公用事业经营者。应当公布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收费标准;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公示标准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采取补救措施,并依法赔偿损失。
浙江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和上述消费者进行了沟通和解释,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偿。
大多数关于服务质量的投诉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实际上在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无论是营收还是用户份额都是比较顶尖的。中国移动发布的《201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移动4G用户6.5亿,有线宽带用户1.13亿。
此外,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的相关通报显示,消费者对通信企业的投诉大多是对服务质量不满意。2017年,52.64%的电信投诉涉及服务质量。
2018年第一季度,1.23万投诉受理中心受理电信用户投诉、咨询和建议2355件;其中,用户投诉转办266件,涉及服务质量的119件,占投诉总量的43.68%;还有对网内通信质量和资费的投诉,分别占24.14%和32.18%。在所有投诉中,浙江移动占110件,浙江电信占71件,浙江联通占45件,还有其他针对其他企业的投诉。
俗话说,为国而战易,卫国难。在三大支柱下,消费者必然会倾向于服务高品质者,这更符合当前消费升级的意义。中国移动既然拥有大量用户,就更有责任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系,成为行业典范,而不是让亿万消费者感到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