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中关村,南有华强北”,作为电子销售领域的佼佼者,听起来像是一个关于华强北前世今生的传奇。
与你今天看到的华强北不同,改革开放之初的华强北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农村,荒凉的土地上只有几个工厂和仓库,街上看不到几个人。
当时无人问津的华强北连个地名都没有。直到1979年,粤北兵工厂开始搬迁到深圳,后来被命名为华强,意为“中国强大”。
90年代到2008年,是华强北发展的高峰期。当时华强北交替更新,日新月异,几十年不长不短。
从荒芜到中国最好的商业区之一;从无人问津到人人皆知,华强北可以说是深圳电子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强北是深圳最早开发的商圈之一。敢为人先的华强北人,也是深圳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现在说起深圳的地标建筑,你可能会想到平安金融中心或者华润大厦,但很少有人记得华强北的电子大厦。
电子大厦作为深圳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于1982年竣工,楼高69.9米,楼高20层,成为当时深圳第一高楼。
只是电子大楼周围都是高楼。深圳第一地标建筑已经淹没在高楼大厦中。如果不密切关注,就很容易被忽视。
赛格公馆,位于深圳繁华地段,位于华强北商圈赛格广场,交通主干道深南中路与华强北路交汇处。
2000年建成的赛格大厦,曾经是福田最高的建筑,如今比华强北周边的建筑都高很多。
今天回想起来,这些曾经的辉煌似乎已经被遗忘,却又无形中成为华强北人敢为人先的见证。
虽然华强北是集商业、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圈。然而,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走在华强北的街道上,魏梦看到的是数码市场、手表市场等一系列电子市场。
至于旅游,其实我们都知道华强北没什么可去的,也很少有人会特意去华强北。
以前华强北被很多人认为是专业的电子市场,男人的天下。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华强北一直与时俱进。
经过4年的改造,1000多天后,曾经供人使用的华强北大街,现在变成了半封闭的步行街,不允许任何机动车进入。
整洁的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鲜花生机勃勃。然而,与鼎盛时期的华强北相比,如今走在华强北的大街小巷,在岁月的侵蚀下,似乎已经褪去了曾经的辉煌。
如今,华强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电子市场,茅野、九方等一些大型商场也逐渐成为华强北的新名片。
这些商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给附近居民带来了便利。无论是日用品还是美食,这些大型商场应有尽有。
1981年创办的梨园小学,也见证了华强北的发展。梨园小学从华强北起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强北位于福田区黄金地段,西临岗厦,东临大剧院。一边是深圳唯一的乡村,一边是艺术气息浓厚的剧院。
即使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华强北依然以其固执的态度存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
随着地铁7号线、9号线的建设开通,华强北真的和这个时代接轨了。从此,华强北的交通可谓四通八达,从这里去任何地方都非常方便。
除了地铁的开通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华强北路的地下空房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华强北地铁商业街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无论你从哪里来到华强北;有很多交通方式可以选择,或者去华强北哪里。如今,华强北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饱和,华强北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今天,华强北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以前需求量大的店铺,现在每隔几年就要换一批生意,曾经在这里发了财的人也纷纷离开。
有些人选择离开,但有些人选择留在这里。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华强北怎么变,它依然是一个财富的丛林,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野蛮。
没有当年的轻狂,华强北人曾经打下的江山和根基,足以让它屹立不倒。
在华北的风雨中,慷慨激荡了几十年,一代又一代的人来来往往,对这个地方的过去和未来是不可想象的。
华北人民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对美好生活的驱动力和渴望从未改变。
互动话题
关于华强北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该地区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