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王微成功获得第四次IPO。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顺丰控股(002352。SZ)、顺丰地产(02191。HK)、嘉里物流(00636.HK)和顺丰城(09699。HK),刚刚在港交所上市。
顺丰城离消费者不远,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顺丰速运城市配送员穿梭于城市之间,为消费者配送新鲜蔬菜、水果、鲜花、蛋糕、单据等实时物品。
来源:顺丰城市官网
然而,上市后的顺丰城在资本市场上似乎并不“吃香”,上市首日就破发严重。截至12月22日早盘,以每股15.36港元发行,总市值143.38亿港元。
红星资本局将从顺丰城的财报数据和背后的实时物流行业入手,谈谈王卫在第四次IPO中讲了什么故事,顺丰城未来的想象空间几何空?
(一)
实时交付:两个顶级玩家拥有市场主动权
①即时交付的定义和特征
目前中国的物流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全网快递、仓配模式和即时配送物流。
全网快递:距离消费者较远,运输距离长导致运输时限长,但全网快递的仓储和运输综合成本相对较低。
仓配模式:商家可以在已建的有限仓内备货,所以物流时效比全网配送更快,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到达用户,但综合成本比全网配送高。
实时配送:离消费者最近,属于点对点的配送模式。无中转的配送服务,让物流时效最高。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把货送到用户手中,但配送成本相对较高。
从即时配送的配送环节来看,除了商业平台自身的运输资源,市场上还有大量的第三方平台提供配送能力,顺丰城属于即时物流中的第三方平台。
2016年,顺丰城开始专注于即时配送领域,这原本是顺丰控股集团的一个部门。2019年起,顺丰城开始独立运营,公司化运营。
从需求端来看,目前即时配送的主要消费场景有外卖、b2c(企业对客户电商模式)零售、快递和落地末端配送、c2c(个人对个人电商模式)配送需求等。
其中,餐饮外卖仍然是即时配送市场最主要的消费场景。根据美团研究院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字显示,2019年,餐饮外卖配送服务占整个即时配送市场的70%。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美团研究院
②两个领导者拥有市场支配地位
从即时配送行业的发展来看,据艾瑞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即时配送用户规模已达5.06亿,同比增长20.19%,年订单210亿,五年复合增长率46.0%。
未来即时配送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
首先,从用户规模来看,即时配送的需求仍然主要来自一线和二线城市,所以下沉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未来即时物流的用户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其次,在使用场景上,目前即时配送的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餐饮配送。随着用户使用习惯的发展,未来即时配送服务的消费场景将更加多样和全面。
艾瑞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年订单量将进一步增长至643亿,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2.3%。
来源:艾瑞咨询
虽然其市场蛋糕有望随着即时配送用户和使用场景的渗透而进一步扩大,但就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而言,由于食品外卖仍是最主要的消费场景,且美团(3690.HK)和饿了么两大平台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渗透更为广泛,美团外卖旗下的美团外卖和饿了么旗下的蜂鸟即时匹配占据主导地位。
美团研究院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按订单量计算,美团配送和蜂鸟即时配送占据即时配送市场份额的67%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美团研究院
顺丰、达达等第二梯队平台。US和Flash服务于外卖之外的更多场景,包括超市配送、个人跑腿、最后一公里配送等等。
(二)
顺丰的同城运营现状:营收在扩大,但亏损还在继续
①收入端:客户集中度高
顺丰城市招股书显示,从企业营收来看,2018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9.93亿元、21.07亿元和48.43亿元。
在收入来源上,顺丰速运的同城客户集中度较高。2018 -2020年和2021年前5个月,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7.8%、67.1%、61.2%和61.1%。其中,顺丰控股同期营收占比逐渐上升,分别为2.9%、13.1%、33.6%和38.6%。
除了顺丰控股集团,顺丰的大部分同城客户都是独立第三方,包括麦当劳、必胜客、Luckin coffee、喜茶等。
从业务数据来看,顺丰同城订单量从2018年的7980万增长到2020年的7.609亿,年复合增长率208.7%。此外,活跃商家数、活跃消费者数、活跃骑手数、覆盖城市数等数据都有所增长。
来源:招股说明书
②支出端:人力成本高
即时配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招股书显示,同城顺丰的主要支出项目来自人力成本。2018-2020年,同城顺丰的劳务外包成本和员工福利费分别为11.98亿元、23.77亿元和49.21亿元,占比分别为97.80%、97.30%和97.81%。
从单票情况来看,2018-2020年,单票收入分别为12.45元/票、9.98元/票和6.37元/票,单票人工成本分别为15.01元/票、11.26元/票和6.47元/票,也就是说单票收入目前还没有覆盖单票人工成本,顺丰城目前是
此外,招股书显示,顺丰城市的活跃骑手人数从2018年的约7.17万人增至2020年的45.94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153%。与此同时,众包骑手占总骑手的比例越来越大。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活跃骑手34.07万人,其中95.8%为众包骑手。
来源:招股说明书
也就是说,目前即使在众包骑手主导的配送模式下,巨大的人力成本也已经让顺丰城入不敷出。如果未来加强对骑手的社保等政策,顺丰市将面临更多人力成本的不确定性。
从目前的亏损情况来看,2018年至2020年,顺丰分别录得毛亏损2.31亿元、3.36亿元和1.89亿元,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23.3%、-16.0%和-3.9%,至2021年5月31日收窄至-0.9%。
来源:招股说明书
(三)
顺丰城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困难?
目前同城分销竞争激烈,顺丰城属于行业的后进入者。同时行业还属于技术含量低,人力成本高的赛道。竞争对手众多,价格战可能“随时打响”,让同城顺丰的未来更加被动。
相比两大龙头,美团和蜂鸟拥有庞大而稳定的即时餐饮分发,同时也为用户提供餐饮之外的更多同城服务,掌握流量入口,市场份额难以撼动。比如2019年6月,蜂鸟配送,从饿了么独立出来后,不仅可以在饿了么接单,还可以服务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多个主体。
除了行业内两大龙头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外,第二梯队玩家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其中,成立于2014年的达达是顺丰在同城的有力竞争对手。Dada最初是通过众包模式快速发展起来的。2016年,达达与生鲜O2O配送的主要超市供应商JD.COM合并。目前,达达集团已经聚集了来自JD.COM的大规模商流,实现零售和物流的有效协调。
在拆分业务方面,目前达达主要分为达达快递和JD.COM宅急送。根据公司财报,2020年,达达快递和京东。COM家收入占比分别为59.84%和40.16%。
目前达达的成本主要来自骑手成本和销售费用。2020年骑手奖励激励成本为41.48亿元,占收入的72.27%,2018年和2019年占比分别为99.82%和86.43%。可以看出,骑手占总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说明企业对人工成本的控制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销售费用方面,JD.COM到家时,达达在用户补贴和广告营销上花了很多钱。2020年销售费用18.49亿元,占收入的32.21%。2018年和2019年的比例分别为63.66%和45.63%。持续的巨额营销投入,可以看出达达在拥有JD.COM系业务流量的同时,也在不断“烧钱”推动用户的创新和留存。
此外,顺丰的老对手也盯上了即时配送市场这块蛋糕,盯上了这个增量市场。例如,申通在2015年推出了“思必达”,童渊在2017年推出了“计时”,大云在2018年推出了“云快递”,中通在2018年推出了“同城快递”。与此同时,Flash等创业公司也在这个市场崭露头角。
回到顺丰城的现状,还是以服务B端商户为主。虽然未来即时配送市场巨大空,但没有流量优势的顺丰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算难料。这可能也是顺丰同城上市后资本市场反应平淡的主要原因。
摘要:
顺丰曾经以优越的服务和高效的配送称霸江湖,但这些竞争优势正逐渐被竞争对手扳平;后期努力布局即时分发业务,但是赛道已经严重卷进来了。顺丰在同城哪个弯道超车?还有待时间验证。
红星新闻记者姚宇·刘觅
杨成,编辑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