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化妆品中国官网(一场培训关联多地出现阳性感染者,背后直销公司如新有什么来头)



中国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北京报道。

21日以来,多地疫情引发关注,同时也将保健品直销巨头“如新”推向风口浪尖。

根据各地上报的疫情情况,2月21日至2月23日12时,武汉市新增新冠肺炎核酸阳性感染病例23例,其中13例为某公司研修生。北京新增确诊本地新冠肺炎病例12例,其中11例为在外省参加某公司培训课程的人员。

长沙市疾控中心首先为此发出紧急提醒,特别提到2月18-20日,武汉如新化妆品有限公司参加培训或与之相关的员工等。,有条不紊的被举报。

网络舆论指向如新公司。2月23日,如心(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官网发布声明称,如心高度重视近期武汉等城市出现的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并尽快成立专门小组处理此事。目前,所有参与人员已配合防疫部门按照当地防控要求进行了流量调整、隔离和核酸检测。经初步调查发现,本次活动系经销商自行组织,未向公司申请备案,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

同时,这一事件也引起了大众对如心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后的传销、洗脑等争议的重新关注,尤其是媒体报道有人生病后喝新果汁“排毒”,拒绝就医,导致突发事件。

就培训管理和营销合规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了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66人培训班与疫情的交集

2022年2月21日深夜,武汉通报新增4例新冠肺炎核酸阳性人群。两个小时后,长沙市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要求2月17日以来有湖北武汉居住史的人员,特别是2月18日至20日参加武汉如新化妆品有限公司员工培训或与培训相关的其他(归国)长期人员,有序报到。

2月22日下午,武汉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了14例(含21日晚公布的4例)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和感染者及其活动情况。报道称,13例为某公司培训班学员,1例为学员家属。共有6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时间为2月18日至20日,地点为武昌区Xi凯莱酒店和江岸区华清园小区。案件轨迹涉及武汉多个景点和交通站点。

同时,北京市疫情防控部门通报,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4例,均为2月17日至20日在外省参加某公司培训班的工作人员及家属。北京的发病时间与武汉高度重合。

同日,如心(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武汉如心生活形象店从今日(2月22日)起暂停营业,恢复营业时间另行通知。根据另外两个公告,济南体验中心和北京智信体验中心将于2月22日起暂停营业,营业时间恢复至另行通知。

如新化妆品怎么样

根据武汉市和北京市报告的最新疫情,2月22日12时至2月23日12时,武汉市新增新冠肺炎核酸阳性感染病例9例,其中7例为此前报告的研修生;北京本地新增确诊新冠肺炎病例8例,其中7例为在外省参加某公司培训班的人员,2月21日13:50-2月21日17:30去过如之馨体验中心等朝阳区丰联广场的人员,要求立即主动报告。

此外,与武汉相关的是青岛疫情。22日,青岛报告在新冠肺炎发现一例确诊病例。该病例从武汉乘坐航班抵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当晚,在得知武汉市活动场所发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后,该病例前往医院进行核酸检测,22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什么样的训练会导致这样的后果?据媒体报道,比如上海的新经销商聚在一起交流销售经验,特别是因为《北京的星星》,有机会聚一聚。上海奢耀营销服务中心法人顾某是这个培训班的负责人。他说,下面的经销商、生意伙伴和他们的亲戚朋友都来参加培训班。

去年也发生过类似的疫情扩散案例。2021年1月,吉林通化的一场疫情,源于保健品讲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刊》曾披露,一名患病的44岁男性讲师做了三场讲座,其中两个参与者的新冠肺炎发病率达到90%,且感染者多为在场的老年人。

例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23日发表声明称,公司首次暂停湖北省所有线下培训;湖北分公司已暂停业务,彻底淘汰;湖北分行全体员工已完成第一轮核酸检测等应对措施,并表示将深刻反思,加强内部监管流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健品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种培训在直销行业非常普遍,无论是内训、沟通还是对外销售。

MLM?洗脑?直销巨头有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如心集团是一家专注于个人护理品和营养补充品的公司。它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它于199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2006年7月22日,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正式获得直销许可证,直销产品有4大类121种,其中大部分为化妆品和护肤品。直销培训师190人(注册190人,注销365人),直销区域25个,服务网点225个,分布在多个省份。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如新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比如如新最近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区域市场,全年业绩约5.69亿美元。再比如官网,新中国。截至今年1月底,公司直销员总数为34328人。

然而,在亮眼的业绩背后,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却因为“涉嫌传销洗脑”的争议,多次受到舆论关注。

2014年,如新上海创新总部落成,《人民日报》接连发表文章:揭露如新等跨国公司的宣传谎言,再次曝光如新骗局:涉嫌传销洗脑,三次曝光如新骗局:在美国屡遭处罚,指出如新公司宣传虚假信息、涉嫌传销、组织当事人洗脑。

随后,有关部门迅速对如新展开调查。经查,如新公司存在超产品范围直销、夸大产品功效宣传等违法行为,其个别销售人员存在擅自直销、欺骗和误导宣传等违法行为。国家工商总局对如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了处理。如新已被罚款共计486万元。

在传销疑云平息后,如新的产品屡遭公众质疑,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林拒绝如新果汁就医致死事件。

2018年,林买了总价20万的新品,成为新的直销员。2019年,林得病后,通过喝新果汁“排毒”,拒绝就医,最终不幸去世,年仅34岁。例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针对此事件发布声明称,经内部调查,涉事经销商因违反公司相关规定,已终止合同及合作。

央视《法制报道》栏目也曾在2019年7月报道过类似事件。在节目中,“痴迷”被用来介绍如新的用户吴某。她因为轻信如新保健品而病危,不得不进行血液透析。

此外,关于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和营销模式的争议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也屡见不鲜。

猎云网的文章称,早在1991年,美国6个州的司法机关就对如新公司展开了调查,原因是其产品虚假宣传,夸大销售利润,多层发展经销商。康涅狄格州总检察长也已经起诉如新公司误导经销商和非法传销。

22日,林的代理律师张晓玲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毕竟公司的商业模式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不可能再改变另一种发展模式。现在可能会换个新名字,但汤不会换。”

见习编辑:孙梦媛主编:陈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