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化妆品公司全称(如新员工之死归罪经销商 是否有更深原因扑朔迷离)

编者按:前有“全健”事件,后有“如新”事件,保健品市场再次成为舆论漩涡。“如新”事件是否真的归咎于经销商,是否另有隐情,目前,还很难说清楚。

■本报记者刘思惠

前有“全健”事件,后有“如新”事件,保健品市场已经如火如荼。3月18日,媒体报道了“一女子感冒不就医喝新果汁死”的事件,刷爆了朋友圈。

上述涉事企业为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新),3月20日在官网发布公告回应上述事件,称经公司内部调查,涉事经销商因违反公司相关规定,已终止合同及合作。

换句话说,把责任推给经销商。昨日,《证券日报》记者电话联系如新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复称此事由如新北京相关负责人回答,但截至昨日晚间,记者尚未得到明确回复。

来自天眼查的资料显示,如心集团1984年成立于美国犹他州普罗沃,1996年在纽交所上市。2003年,如新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员工死亡

上述备受争议的“女子感冒未就医喝新果汁死亡”事件,指的是今年2月2日北京女子林因肺部严重感染导致器官衰竭死亡。据其丈夫苏某称,一年多来,每次感冒发烧,林某都拒绝吃药,不去医院。他只是喝了新g3活性能量之类的果汁饮料,吃了新品,然后就睡觉了。"就这样,他的感冒好了。"

林“只喝乳心汁不去看医生”的思想是受导师影响的。同时,为了成为如新的直销员,林自己也购买了很多如新的产品。

3月18日晚,如新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该事件的声明。如新表示,为查明事实,公司成立了由如新中国区总裁牵头,公司七个部门共同参与的专案小组,并立即采取调查措施。目前正积极与家属沟通,积极配合各方了解详细情况,同时紧急与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员沟通,抓紧核实事件前因后果。如有经销商不当引导或夸大宣传,公司绝不推卸责任。

3月20日,如新在公司官网发布关于“女子感冒不就医喝如新果汁死亡”媒体报道的后续通报,称已对经销商采取监管、教育、内部管理等七项特别措施,包括公司内部调查,涉事经销商因违反公司相关规定已终止合同与合作。

如果有争议

上面林喝的,比如新产品g3果汁,叫“g3活力混合果汁饮料”,一箱10袋,售价690元,一袋69元。另外还有一瓶g3,390元起一瓶卖。

如心官网介绍,g3活性能量混合果汁饮料是含有苦瓜、刺梨、枸杞、沙棘四种“超级水果”的特殊配方,每次30-90 ml,随早晚餐饮用。产品的定位是基础营养和营养补充,不具备治愈疾病的功能。

如新化妆品怎么样

官网资料显示,1984年准备进入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罗柏丽,与伦、戴春娣等人共同成立公司,研发含有100%对皮肤有益成分的产品,也就是如新的前身。如新的产品也从个人护理品发展到营养补充品。如新现在遍布全球近50个市场,全球销售人员超过110万人。官网显示,姜慧琳为如新集团亚洲区总裁;如新中国总裁神情肃穆,在留言中郑重提及如新的诸多新产品。

根据天眼查的资料,如新于1996年在纽交所上市。2003年,如新正式进入中国。2013年,公司营业额达到32亿美元。

此外,如心(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外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3007万美元,拥有252家分公司,包括遍布全国的如新店。

保健品市场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卷入“果汁”事件的如新,是继全健、华林、无限极之后第四家“出事”的直销企业。

今年1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等13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品市场“百日行动”,重点打击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各类违法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欺骗消费者。3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答记者问时透露,截至3月1日,“百日行动”已立案4865件,案值51.7亿元。

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蒋卓勤说,全健非法行医火疗保健,华林酸碱水平,中医理疗,然健环球的诺丽果汁,华莱健红茶,依江春的金圣丹等,这些产品都和传销一起被依法查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些传销的“保健品”基本不属于国家批准的保健品,有些产品在定义和功能上与保健品背道而驰。"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副教授张强调,等单位明确指出,保健品没有可验证的“抗癌”效果,但目前保健品已成为虚假宣传的重灾区,许多声称具有治疗癌症效果的“神药”延误了患者的重要治疗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