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然而,许多观众反映,电影票很难退票和改签。因为一张电影票涉及的金额不算太多,很多消费者选择放弃维权。
生活中经常会有计划变更,购买电影票的消费者偶尔需要退票或改签。但是很多影院不退票,或者对退票设置很多障碍,限制或者剥夺了消费者的退票权利。即使是允许退换票的平台或影院,退换票标准也不统一,破坏了消费的公平性。
事实上,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电影票7天内无理由退票的,售票平台或影院应当无理由退票。《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等规定也已明确,全国各影院必须在大堂显著位置公示“退改签”通知,抢票软件应具备退票功能,并建立相应的退票记录。
部分平台或影院以通知、单方声明、最终解释等方式拒绝退改签电影票。,既浪费了收视资源,又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不仅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也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
当然,个别购票人确实存在恶意刷票的问题,但平台或影院应该从管理机制上想办法遏制刷票行为,而不是把责任和风险转嫁给消费者,而不是因噎废食,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此,相关监管部门应调查“电影票退改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完善“电影票退改签”统一规则,要求平台或影院对消费者进行充分宣传和告知。可以参照铁路“退改签”的经验,按时间和标准,明确“退改签”的截止时间、办理手续费的条件和比例等。,并为平台或影院的规范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提供权威、公正、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李英锋)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