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服装加工厂集中在哪里(广州“制衣村”:天气阴冷制衣旺季迟到,老板工人节后抢先开工)

需要Flash版本9.0或更高版本

您没有安装flash插件

从这里下载最新版本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焕坤邹丽珍实习生张小月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周伟何全胜

2月22日上午9时许,零下10度的气温下,广州海珠区大塘村数百米长的桥南新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都是找工作的制衣工人。他们和站在路边招聘工人的服装厂负责人简单了解所需岗位、工艺单价、供货数量后,如果合适,可以跟随负责人到工厂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每年元宵节前后,在仲达纺织商圈周边的大塘村、乐康村等地,都会有这样热闹的招聘盛典。不过,受气温影响,今年的服装季尚未到来,“招聘热”较往年略有“降温”。



现象:

天气寒冷,难以阻挡火热的招聘,大大小小的服装厂争相接单。

“这个产品工艺简单,但是这个领子就有点难度了。”天气阴冷,穿着厚厚羽绒服的阿良和同伴站在李杰面前,摸着李杰手里的纯白衬衫,把头凑在一起低声商量着什么。在得知有1000多件衬衫要做,每件衬衫单价5.5元后,他们决定接单。“我们俩一天能做80件左右,每人能拿200多元。现在快中午了,我们得赶紧动手。”梁赶忙和记者聊了几句,然后把手放回口袋,和同伴一起跟着李杰去了工厂开始干活。

在大塘村,这种招聘模式很常见。每年元宵节过后,都是大量春装换新的时候。接到急单后,村里大大小小的服装厂都会上街招零工。

但今年的情况略有不同。“今年天气冷,生意还没兴隆起来。往年在这里走不动。今年虽然挤,但还是有差距的。”来自湖北天门的张大姐向记者分享了她过去一周找零工的经历。

龚先生的服装厂是大塘村最大的服装厂之一,面积约1200平方米,服装工位近90个。“今年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少了一点,但也有急单。从2月10日开始,我每天都会出来招人,今天已经招了7、8个了。”他说。



原因:

订单高峰期导致季节性缺工,两周后情况会好转。

“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大”。仲达纺织商圈拥有广州国际轻纺城、珠江国际轻纺城、广州红棉中门等60多个市场,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枢纽和重要的产业资源配置中心。

国际创新生态谷纺织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梁表示,广州是中国时尚潮流的引领之地,拥有完善的纺织服装供应链体系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所以广州服装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快时尚,追求一个“快”字。企业最快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服装的设计、面辅料的选择、印花、成品样衣的全过程,然后需要在仲达纺织商圈采购面料后以最快的速度生产服装,从而催生了仲达纺织商圈周边的大塘村、乐康村、芦江村的服装加工制造业。



“由于服装行业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季节性旺季往往导致每年9月春节前后和秋冬的春夏服装订单高峰期出现用工荒。现在正是春装更新的时候,有些工人还没有回广州,所以我们看到服装厂负责人紧急招工人。这种现象大约两周后就会恢复正常秩序。”梁对说道。

他认为,受气候影响,今年元宵节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没有明显回升,春装上市受到一定阻碍,服装厂订单量没有往年火爆,周边村庄的招工热也略有降温。“随着全国气温持续回暖,真正的春暖花开季节即将到来。”



休息:

开发服装行业招聘平台,提高供需对接效率。

长期以来,仲达纺织商圈周边纺织加工业的季节性用工荒,尤其是元宵节过后,一直困扰着广州服装企业。

今年是安徽人方在纺织商圈附近开办服装厂的第五个年头。据他介绍,每年在订单高峰期,大量的小作坊往往会以外包的形式,委托技术工人以个体承包的方式完成订单生产。他们习惯上午招工人,下午带工人去生产。但是举牌招聘效率低,有时候一天都招不到合适的技工。



去年5月,海珠区陆续开发推出“包工头”、“布衣汇”等服装行业在线专业招聘平台,帮助服装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见面求职,提高供需对接效率。“我们加入了‘布衣会’。起初,我们不知道如何操作。工作人员还教我怎么投简历,怎么查简历,让我觉得用起来更方便。现在我可以用手指招工人了。”方先生说。

据统计,上述平台通过沟通对接,累计注册实体用户8000余家,注册个人用户24000余家,发布职位信息岗位5000余个,人数27000余人。

同时,在服装行业集中的凤阳、瑞宝、江海、周楠、化州、官舟等街道设立就业援助服务站,组织开展就业服务“日推荐”活动。“近期,我们将根据服装行业用工需求的变化,通过多种渠道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技能培训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海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广州服装加工厂寻货源

编辑:空明

来源:金羊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