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统筹/记者曹珊珊
编者按:
现在网上不缺名牌,豪车,豪宅...消费主义似乎在不知不觉中蔓延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纯洁的爱情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攻击。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恋人之间送昂贵的礼物似乎被创造成了一种生活常态——生日的时候,1岁起的礼物全部补上;阵亡将士纪念日,两张去远方的头等舱机票;吵架,买名牌包;求婚豪车豪宅加“鸽子蛋”...很多人甚至有一种错觉,越是珍贵的爱情,礼物越是昂贵。即使是普通的情侣,也需要一份高价的礼物来证明我们的爱情。
天价礼物是现代爱情无法回避的谜题吗?年轻人的亲密关系中,礼物应该是心还是钱?面对越来越多的拜物教陷阱,普通人如何践行爱情?当私密故事变成“全网公开”,我们该如何看待网友的“围猎”?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如何对待和处理金钱?
今天,我们来谈谈礼物和爱情。
《爱与礼物》特别报道①
“六周年拉菲”
——礼物与爱情的较量。
@文/曲淑和
如果和伴侣异地恋六年,你会准备什么样的纪念日礼物?
前段时间,一个男生公布了在Tik Tok为女友准备六周年礼物的过程。视频中,男生们依次把自己的外套、一顶新帽子、十盒王耔牛奶、一桶酸奶、一些常用零食和一小块蛋糕放好,在每个车厢里铺上拉菲(一种彩色塑料纸条,常用来填充礼盒)。
这段原本旨在记录异地恋者日常生活的视频,在网上引发了巨大争议。后续的“神秘行动”不仅频频反转事件,也引起了关于礼物和爱情的广泛讨论。六周年拉菲为什么会被人诟病?礼物是什么意思?应该如何看待礼物和爱情的关系?
引起不适的拉菲
女生收到礼物后是什么反应?
从视频来看,女生是在舍友的围观和感叹下打开纸箱的。面对满满的拉菲,大家的期待瞬间满满。
但随着层层开放,除了零食和一顶随处可买的帽子,再无新意。别人打圆场:“一般都是下面。”
当底衣露出一角,气氛又乐了,“是新衣服吗?”“哦,情侣服装!”
但是女生一眼就认出了是男生自己的衣服,原本的笑声瞬间变成了尴尬的沉默。
“等一下。也许还有更多?”
“没有,都是零食。”
说到这里,女友不停地拨弄着拉菲草,屏幕外的观众似乎也感受到了期待落空后的失望空——《王荣耀六周年给的不止这个》《六周年,六层草,一件旧棉袄》。一时间,来自网友的批评甚嚣尘上,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7.5。
为男生准备“拉菲礼物”的视频截图(图片来自网络)
发布视频的男生是大学生,生活费来自家里。一般情况下,送价值100元左右的礼物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
据相关报道,原来是女生用生活费和兼职费,送给男生一双昂贵的球鞋、一副耳机和一本自己做的、充满回忆的“定制书”。相比之下,男生的礼物还是“邮费到付”的礼物,真的有点“不小心”。
无论是对象本身的价值,还是心灵的投入程度,网友都觉得女生付出的更多。其实礼物价格高不高并不是被指责的重点。大家接受不了的是敷衍和随意。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女生在回应中说,她以为那个男生在她心里,但她“从惊讶变成了失落,然后是难过”。之所以会引起不满,是因为男生试图用咄咄逼人的包装掩盖自己敷衍的想法,用拉菲“招摇”,却没有真正考虑对方的需求。
在社会生活中,礼物作为一种常见的仪式表达方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馈赠来表达信息、愿望和情感。礼物在亲密关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至今,礼物的内涵形式不断变化,但内心思想的凝结却从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民国时期,人们仍然习惯于互相赠送自己的衣服,以示亲密,但现在,穿过的衣服已经被贴上了“二手”的标签。虽然我们不能用过去固有的标准去衡量现在,但我们还是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对方是否在用心用情,那些精挑细选的,那些劳心劳力的,还是触手可及的。
随着消费主义全方位侵入日常生活,各种宣传噱头无孔不入。在礼品选择上难免有人盲目追求高价,也有消费者认为“金钱代表一切”。
但是礼物从来不是只用金钱来衡量的。我想问一下,有钱人送你贵重礼物是真爱吗?或者说,如果一个穷人,尽管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却只能得到价格不那么耀眼的礼物,那他就是不够爱?
也许对你大手大脚的人对别人也一样大手大脚。可能穷的人只花半年准备礼物。
可见,如果仅以数字的大小为唯一衡量标准,以金钱来做“一刀切”、“霸王式”的裁决,势必会将爱情物化成同样的模式,无限压缩礼物中的意义空。长此以往,爱情会成为少数人才的“奢侈品”。
但在金钱背后,礼物有着更重要的意义,爱也不止一种形式。
爱情的“礼物”
礼物往往会让感情升温,因为你知道,即使对方的口袋很尴尬,但当你看到一份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礼物时,你依然会觉得自己很重要。礼物也可能成为夫妻间争吵的导火索。对方爱不爱你,他们在对方眼中的价值,对这段感情的重视程度,都可以通过礼物看出来。
在当今的互联网话语体系中,形式主义噱头层出不穷。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冬天的十根香肠》,价值观尚未稳固的年轻人很容易被热点所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需要客观看待,想清楚:我们是不是被形式主义牵着鼻子走了?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发送”和“接收”礼物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加密”和“解码”的互动。选择礼物是不断思考对方需求,回忆对方喜好的过程。对方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举动,已经在他脑海里千百遍了。对这段感情的珍惜和热爱,都“加密”在这份礼物里,庄严地送给对方。收到礼物并打开它就是打开钥匙的过程。礼物就像一个镜像,从中可以看到对方的眼神,感受到这份爱的分量。
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妻子剪掉了自己傲人的长发,用换来的钱找遍了全城,给丈夫买了一条表链,丈夫选择卖掉这块祖传的金表,买了一套自己渴望已久的发刷。这两件精心准备的礼物,展现了“你比我重要”的爱。
改编电影《玛姬的礼物》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礼物之所以不同于直接的货币流通,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所以,作为一种礼仪载体,正是其内心的亲情,使其具有了广泛而深刻的意义空。
古人有诗说:“江南无一物,只给我一个春天。”虽与朋友相隔千里,一朵梅花却做了许多倾诉和关怀;邓同志在给同志的信中写道:“爱情是短暂的,但我仍然吻你千万次。”寥寥数语,勾勒出悠悠情怀。自古以来,礼物的贵重与形式和价格无关。正是这种真诚和真心,改变了,让情感永恒。
爱情唯一需要的“礼物”就是感情,真诚的付出是感情中最不可或缺的品质。我希望你送礼物的时候,能保持一种成年人的感觉。
2022年的中国青年等着你
点击下图或扫描二维码一键订阅[/s2/]
《中国青年》杂志订阅方式:
1.邮局订阅:邮政编码2-39
2.微店搜索:中国青年杂志【官方旗舰店】
3.淘宝搜索:《中国青年》杂志(需要打开淘宝App扫描)
4.企业转让请联系中国青年杂志社发行部010-66156317或010-66160931。
提交材料:chinayouth2014@126.com
监制:皮军
终审:林育红
评论:陈敏·刘筱柳·鲍恩
编辑:周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