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棉官方旗舰店官网(新疆尉犁县:“银发族”合作社传承古老手工艺)

众信。中新社新疆尉犁2月18日电(胡)老旧的木制织布机吱吱作响,棉线球和毛线球与木头一起被织成毛毯...在新疆尉犁县,十几位55岁以上的女手工艺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传承和推广古老的编织工艺——帕拉兹。

帕子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用彩色纺织线编织而成,图案多为各种几何形状的组合。其成品多用作地毯、床毯等。,也可用作马、骆驼等骑行工具的毛毯。

记者在新疆尉犁县智雅源民族传统手工编织合作社看到,手工制作的枕头、披肩等帕拉兹产品,色泽鲜艳,质地厚实。合作社的海报上写着:这种织物在考古中已经发现了3000多年。2012年,尉犁县阿克苏普乡农民编织的1160米长的帕拉兹被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在新疆尉犁县,“银发人”组成的合作社传承古老的手工艺。胡摄

据悉,为了继承和发扬这项古老的技艺,尉犁县阿克苏普乡政府成立了帕拉兹编织集团,投资近12万元。编织组200多人,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25岁。在此契机下,今年年初,新疆尉犁县成立了智雅源民族传统手工编织合作社。

初棉旗舰店

合作社成员、67岁的子柔·汗·益铭告诉记者,很难追溯家族制作帕拉兹的历史,但她知道,她家族中的女性将这一技能代代相传。她说:“帕拉齐非常漂亮,很多村民家里都能看到帕拉齐的产品。我家已经把这门古老的手艺代代相传了。刚开始帕拉齐的时候,手脚都很灵活。”



帕子工艺品很实用。胡摄

正如老人所说,她的女儿如仙古丽·阿西木和孙女苏玛娅·穆罕默德都学会了这项技能。“帕拉兹的原料分为羊毛、羊绒、大麻、棉花等纤维。这些纤维被纺成纱线,然后染色,然后编织。”采访当天,她的女儿如仙古丽·阿西木向记者介绍了帕拉兹的制作过程,并配合合作社成员进行展示。

只见几个人把线按顺序绕在木桩上,这叫“跑线”。另一方面,子柔·汗·益铭手里拿着克里赫(梭子)来回穿梭,不断用刀形板压实排列好的线,织布机另一端的帕拉齐就成形了...



茹·古力·阿西木从她母亲那里学会了“帕拉兹”技巧。图为她制作帕拉齐靠垫。胡摄

"现在有11个合作社,都是55岁以上的妇女."新疆尉犁县阿克苏普乡妇联专职副主席布阿依先木尼亚孜告诉记者,当地合作社的帕拉孜产品是依托景区和节庆活动进行展示的。“它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种手工艺,帮助合作社解决销售问题。”

“有时候,我也会直播奶奶们制作帕拉兹的过程。很多网友都对这项古老的技艺感兴趣,会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品。”年轻的苏玛亚·穆罕默德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年轻人,向长辈学习,把老手艺传承下去,是非常有意义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