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业计划书(涉入农业产业畅想计划书(一))

[现状]

看现在的社会情况,农民种地的热情在降低,分散的地块播种困难,难以协调,效率低下(以灌溉为例:每家的土地都不在一个地方,分散在四面八方,所以一家的耕作灌溉就是把西地灌到东地,把东地灌到南地,南地准备好了还得去北地),普遍的大众心理是宁愿恐慌也不愿自己动手。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现在一亩地两季,投入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收割、翻耕,大概需要800元。去年每亩小米+玉米年收入2000元左右(小麦1100+玉米900)(今年还是普遍达不到这个数字,因为今年雨水大,按照平常年份我们会获得2000元/两季/年的好收成。今年辛辛苦苦的毛利1200元/亩,就算家里有10亩地,也不过一万块钱的收入。如果自己种地,收获季节来回跑,还不如不种了,损失的时间,往返费用之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年轻人也对务农产生了反感。难怪任何一个在外厂工作一个月的年轻人,都能轻松拿到5000+的工资,风吹雨打都吹不来。两个月的工资顶着种了一年的10亩地,种地还是那么辛苦,面朝黄土背朝天。

现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很多,都是从300块钱把自己的土地外包给邻近的地块或者不能外出打工的中老年家庭。都是邻居,有时候不一定能按时收地租。我觉得这是不健全的,这也是农民的不安全感。我查阅了很多其他地方的土地流转,基本上一些由政府或者村集体主导的大规模流转操作,规模稍微大一点的都可以提。此外,人们正在带着项目四处迁移:例如,种植草药和花卉(人们已经承包了直销)。目前如果还没有收到这些好的福利,我们是不是应该无可奈何的拿着300块钱微薄的房租没有保障?

[想象]

目前,根据我国对新型农业产业的扶持政策,新型农民将是农业产业的一支主力军,个体分散养殖将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农民承包制——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民承包经营制度。作如下分析:据保守估计,我区农作物每年分为小麦和玉米。虽然国家用保护价制度维持这种传统的经济作物,但是每亩的经济效益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前面提到,现在一亩地两季要投入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收割、翻耕。按照去年每亩小米+玉米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今年努力的毛利是1200元/亩。就算家里有10亩地,也不过是一万块钱的收入,其中,损失的时间和来回。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年轻人也对务农产生了反感。这也难怪,任何一个年轻人,在外企工厂工作一个月,都能轻松拿到5000+的工资,风吹雨打都吹不来。两个月的工资顶着这10亩地种一年...

【第一阶段:轻投入,重节约】大规模种植常规作物,探索农业创业模式。

如果承包这些个体户的农田,以家庭或小团体为单位承包200亩以上的农田进行规模化种植,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投入的成本,还可以分散一部分农民的精力,让他们出去打工获得更高的收入。土地承包不再以个人为单位购买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农资,而是直接与农资公司对接作为采购方,这样直接降低单袋化肥、农药的价格,每亩总投入成本至少可以降低50元,也就是最多剩下750元的投入成本。按照我现在的方案,承包耕地价格是800元/亩(这是我假设的地块价格,其他村都是300元/亩)。也就是说,每亩土地的直接投入约为(750+800 =)1350元,加上中间人工施肥灌溉的间歇使用,每亩投入为1450元/年/亩,暂按往年测算每亩年收入2000元计算,那么每亩土地的毛利在550元左右,年收入可达100亩作为投入单位。此外,目前农业机械化的利用率很高,种植、耕作、施药、收割等。加起来不到2-3个月的农忙时间,剩下的时间可以作为副业,增加自己的额外收入…




农业创业项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