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大财雷劈,李哥写了一篇:“大事了,越来越严重了……”
在留言区,有人问,要不要小心放在微信、支付宝、微众银行的钱,万一哪天这些也挂了呢?
其实很多人有这个顾虑,还是因为缺乏基本的理财知识。
因为不懂所以迷茫,因为钱袋子所以害怕。
这个话题安全又实用,我就说说吧。
看过李哥基金课的老荔枝,在这个直传里没有新知识,但是可以转发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尤其是家族群里的大叔们,很多人还是很迷茫的。
谈到财务管理的风险,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一个重要的区别:
理财产品本身的风险和理财产品销售平台的风险完全不同。
经常有人问支付宝买理财安全吗?买微信理财安全吗?
这是典型的分不清平台风险和产品风险。
你在支付宝和微信理财通上购买的各种理财产品,无论是基金、保险还是银行理财产品,支付宝和理财通都只是一个代销的平台,你的钱实际上根本不经过他们的手,更不存在于他们的平台上,而是直接进入相应产品发行人的合规账户。
比如买理财保险的钱直接进了保险公司的口袋;
买基金的钱进入基金公司专门找的托管银行账户,基金经理连碰都不能碰。
这种标准化的理财产品完全没有平台雷风险。就算明天支付宝微信倒闭,深圳马、杭州马携手跑路,你的钱还是安全的。
基金公司也破产了,你的钱还是安全的。
可能有人会进一步问:如果基金公司也破产了呢?
如上所述,这笔钱不在基金公司的口袋里,而是在银行托管账户里,所以即使基金公司倒闭,你买的基金依然是安全的。
万一保险公司倒闭,我在支付宝上买的保险产品安全吗?
就像那篇文章,很多人说我买了某个保险产品。我该怎么办?
也不要慌。
就像你把钱存银行,50万以内的本息有国家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不怕银行倒闭。
保险和银行一样,是非常特殊的金融行业,需要最严格的监管。
所以即使大集团破产,你也不用太担心自己在大保险公司的产品权益。
第一,保险公司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
第二,保监会特别严格的中国特色(比你在香港买的保险更安全可靠),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理赔每个月都会被保监会严格审核。
第三,有再保险机制。
第四,最重要的是,生活在欣欣向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安全是重中之重。如果保险公司真的倒闭了,国家肯定会强力介入(一般来说,倒闭之前已经被国家接管了,看安邦系)。国家将牵头组织其他保险公司接受我们的保单,继续提供后续保险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投资理财高度不确定的时代,李哥一直在增加年金保险,以规避各种可能的风险。
但是除了保险和存款,别的就不好说了。
比如我们在支付宝上买的基金,你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基金净值下跌带来的损失。
所以,真的不是支付宝能怪基金亏钱的。
支付宝就像一个超市。当你在超市买东西时,制造商对安全负责。超市最多给你做个简单的筛选,把优秀的品牌和畅销的商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但如果伊利蒙牛有三聚氰胺,沃尔玛家乐福也不能因此受到指责。
同样的,田甜基金,蛋卷基金,京东金融,陆金所,杜小曼,天星金融,各大银行,券商...都只是资金代销平台,本质上是“超市”。
在国内,这样的超市都是有牌照的,而且非常贵,所以平台的安全性不用担心。
有人会问,我只知道买卖了支付宝基金。万一支付宝死了,我的基金去哪找?
很简单。直接打官方电话或者去关伟官网找相应的基金公司。你在任何一个平台买的公司的基金,都可以在公司的直销账户看到。
至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情况有点不一样。
这两个名字都是“银行”,性质上都属于银行,所以产品有直销和代销两种。
和微众银行一样,上述“大额存单”属于微众银行自己的银行存款,由存款保险制度保障50万元,但“活期+”产品是其他基金公司代销的货基。
归根结底,在平台上买的产品风险在于产品本身,而不在于平台。
从产品本身来说,常见的理财产品风险从低到高依次是:
[/s2/]大银行传统低息存款<小银行创新高息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