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转账额度限制图片(还有五天!关于微信、支付宝新规,官方突然宣布转账调整)

移动支付兴起后,微信和支付宝扫码这两种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方式迅速成为市场主流,不仅覆盖了餐饮、商店、娱乐等各种商业领域,还覆盖了公交、地铁、医疗医院等公益组织,随处可见张贴的支付二维码。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1年10月,央行突然发布《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服务管理的通知》,其中一条明确指出,2022年3月1日起个人收款码不能再用于业务收款,其远程收款功能将受到限制。

虽然这一新规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但无形中影响了很多合法经营的个体户和普通消费者。

随着新规的实施,之前使用支付宝和微信个人支付码的小商贩必须做出调整,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将个人支付码升级为商户码,要么回归现金流。



在很多人看来,大部分摊贩可能会选择只收现金。原因很简单。个人收款码提现率只有0.1%左右,而商家收款码提现率高达0.6% 左右。对于那些利润不大的小厂商来说,升级商家代码需要多花6倍的钱,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在中国,有大量的个体小企业,遍布美食街、小区门口等等。如果他们在以后的业务中只接受现金,那么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必然会受到影响。如果我们想上街吃好吃的,再买点水果蔬菜,没有点现金恐怕不行。此外,支付宝和微信这两大移动支付巨头将会流失大量用户。

新规实施前五天,我以为一切都已敲定,没想到,官方突然发布了个人收藏码新规的调整通知。



2月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正式宣布: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新设“个人操作归集码”,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个人操作收款码”,服务不变,体验不变,赋码流程免费,可享受高效交易对账等服务。

也就是说,此次调整后,移动支付二维码的支付类型在原有“个人代码”和“商户代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类“个人商户代码”。

所谓个人运营收款码,可以拆解为“个人”和“运营”,“个人”是指0.1%的提现率不变,“运营”是指个人商户的二维码收款运营模式。



3月1日新规实施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发出官方邀请,个体户可以免费升级使用。无论是“个人运营收款码”还是“商户收款码”,都不强制开放,用户可以自由选择。

与2021年10月发布的新规相比,此次调整将带来三个方面的积极效应。

首先,对于业务规模较小的个体户来说,有了“个人业务收款码”,他们的经营环境将不再受到影响,也不再因为提现率而被迫回归现金交易。



支付宝转账额度限制

其次,对于支付宝和微信这两大移动支付巨头来说,无需担心新规实施后可能造成大量用户流失的隐患。

更重要的是调整后的新规对移动支付市场群体有了更清晰的划分,或者说是进一步完善,在不影响合法运营商支付体验的前提下,规范移动支付市场,从而防范各类金融违规行为。

要知道支付受理终端涉及读取和采集支付信息,生成支付指令。其安全性和合规性不仅关系到用户的支付信息和资金安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国金融市场的安全。



然而,在移动支付的发展过程中,“擅自改变终端交易路线”、“商户代码”、“商户名称”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出现,使得相关部门很难通过交易信息还原真实的消费场景。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比如转移违法犯罪资金(也就是洗钱)、偷税漏税、跨境诈骗等等。

但新规实施后,各类分类明确的二维码收据将有明确的交易信息。有了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不仅可以精准打击洗钱、逃税等违法行为,就连那些灰色产业也将无所遁形。比如一些个人收款账户收150、588、688等特殊金额时。在晚上的特定时间,他们会受到大数据的影响。

这是引入个人收集代码新规则的主要目的。虽然这几天“个人收藏码新规”引起了不小的舆论轰动,但随着官方的调整,今天的结果是皆大欢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