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发现拼多多的文案越来越疯狂,变成了【微信红包】,XXX @你...
还有更美的,比如接近科学的版本:
“半夜宿舍传来奇怪的声音。70岁老人白捡了个大便宜,几万人同时拿到神秘资金...请收看《走近科学》——我在拼多多拿到了现金!”
有一个童话版本:
“晚上,小熊饿了,就问妈妈为什么做这么多饭。她说:因为她在拼多多,所以得了100块!”
更霸道总裁版:
“她被迫向总裁借了1000万,总裁问怎么还她。她说她会在拼多多每天拿现金……”
看了这些拼多多的文案,我居然学会了写鬼畜文案: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才后悔莫及。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
我在拼多多收100元现金。点击链接* * * * * * * *,或复制整个消息。打开【拼多多APP】,可以帮我提微信上的零钱。请帮助我,爱你。
不过品多多的幽灵副本挺有意思的,不过建议你不要轻易学。
在说具体原因之前,我们想和大家说说什么是好的文案?
拼多多鬼畜文案算是好文案?文案是运营人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活动策划后推广需要文案;做一个产品,需要写产品详情页;管理好社区后,需要文案来改造;就算你想发朋友圈吸引朋友的赞,也需要好的文案。
好的文案到底是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品多多的鬼抄是个好抄,因为它成功的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讨论。
你同意吗?
但是品多多真的只是想引起我们的讨论吗?为了评价一个文案的好坏,我们认为有必要定义至少两个界限。
一、文案的使用场景,场景不同,对文案的要求也不同。对于你来说,至少需要面对六种文案场景:社区文案、朋友圈文案、微信官方账号文案、详情页文案、Banner文案和推送文案。
按照用场景来评价拼多多的鬼副本,只能算是社区里的场景副本。至于是不是好的社区文案,后面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详情页、Banner、推送文案,只能算是尴尬。
二、文案的转化端点,不同的转化端点对文案的作用不同。品多多鬼畜文案的终点非常非常简单。只需点击链接即可到达转换的终点。但是,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只有卖东西才是文案的终点。那些真正带来收入的文案才是好文案。
要卖出我们想要的东西,至少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消费心理“产生注意力-产生兴趣-产生需求-产生信任-产生购买”。好的文案需要能够在这个消费心理过程(整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拼多多鬼畜文案踩了哪些“坑”?如果你想通过文案卖货,产生真实收入,品多多鬼畜文案,建议你不要轻易去学。
品多多的鬼畜文案踩了这些坑。也许你也在踩它们。
第一个坑只能吸引眼球。无论是接近科学的版本,童话版还是霸道总裁版,它所做的都是吸引用户的眼球。
当然,很多同学估计很难吸引到用户。比如下面这段开头描述洗衣液的进化史,你是不是完全有兴趣看完?
第二个坑,需求和服务不匹配。我们仔细阅读鬼畜霸道版,你会发现女主想要还清1000万的债务,拼多多提供的抢红包服务是不可能帮她实现的。
像拼多多这样的鬼文案,只能看做一个笑话。因为需求和服务的不匹配,根本没有交易。
但是有人可能会说,拼多多只需要点击链接就可以了。
这是我不建议你轻易学习的关键。像拼多多这样财大气粗的公司非常少。对我们来说,老板需要你能写出能带来收入的文案,但他更希望你能成为公司的印钞机。
如何写出高收入文案?研究院有个导师,给企业做翻译文案咨询,一年能赚300万+,堪比一个小规模公司的年收入。
当时我很好奇。文案技巧有那么值钱吗?他的回答也颇有认知:
文案就像印钞机。对于一个年预算1亿的公司,我只需要用文案提升2%-5%的转化,就相当于帮它多赚了几千万。我收几十万的咨询费,不贵...
有的人靠文案赚钱,你还不知道怎么写文案。
写文案时,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个是文案要类似品多多鬼畜的文案,好玩有趣。另一种是认为写文案是天赋,靠灵感,文笔不够好。
95%的人写文案,离拼才华的时代还很远,只是缺乏一些常识性的文案方法。
我们可以一起读一份。大致结构如下:
XX课程即将开始!不要错过!
关于学习过程的问题?老师会随时帮你解答。
自制力不好,有班主任和同学一起监督。
学不会规划,我们帮你做时间管理!
跟着XX老师一起学习~ ~
很明显,这是一个自鸣得意的文案,只是把所有的服务堆砌起来(90%的人都是带着这个问题写文案的)。这个转换副本犯了以下三个低级错误:
第一,没有提到用户的需求。没有直接指出用户的痛点和烦恼,或者在非常关键的开始想要获得的理想状态。
第二,混淆核心卖点。课程没有价值,也没有附加值。可以指出的是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比同行更好的差异是。上面提到的所谓班主任督导、陪学等课程服务,并不是课程的主要卖点。
第三,缺乏用户的信任。可以有权威名师背书,限时报名,额外优惠或内部资料赠送等。
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文案方法和写作技巧,就可以成为公司最优秀的文案。每一个业务环节都可以通过1%-10%的文案转化,你可以成为公司里的“印钞机”。
作者/公众号:运筹学社
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网站根据CC0协议授权转发。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人:【运营小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