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产品经理作为互联网行业的热门职业,拥有高薪、决策权、价值等诱人的亮点,成为很多应届毕业生择业时的首选。产品经理为什么真的存在?功能是什么?未来还有价值吗?本文叙述了这些问题,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
我们已经进入了产品经理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产品经理”,可以看到各种认证培训自动关联。
在过去的十年里,产品经理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产品经理的供给以超过一倍的速度加速增长。而且别忘了,还有应届毕业生渴望进入互联网,成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
在他们心目中,互联网产品岗有决定产品走向的权力。一个功能上的改变,他们就能决定数百万用户的体验,双击个人和产品的价值。另外,产品不需要像技术研发那样精研一门语言,有编程思维,似乎“习得性”感更强。
除了这些,产品经理的薪资待遇也很诱人,属于媒体报道的高薪行业。平均几年工作经验下来,可以拿到40到50万的年薪。如果毕业生拿到大厂的offer,工资加福利可以达到30万,离开象牙塔就成为人生赢家。
从DT财经的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大家对知乎产品的兴趣仅次于程序员。
当大家都是产品经理的时候,从业者的压力不言而喻。一般来说,好企业的产品经理一职,会有30-50人竞争,有些比较极端,能达到百里挑一。
压力不仅来自竞品的竞争,还来自替代品的崛起。
在当前产业互联网和趋势的影响下,“产品思维”不再是产品经理的看家本领,而逐渐成为全球职场中人的软实力。
其中,用户思维被各种书籍和培训反复教育了100次,在新品牌的激烈发展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因为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诉求,所以像三墩半这样的新品牌能在一年内成为双11销量榜第一的咖啡,一举完成精品速溶新品类的推出。相比旧品类,新品类的价格可以直接提升100%,实现了咖啡巨头雀巢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
近年来,随着数据中心的兴起,数据思维也成为职场上的推广码。现在打开各种学习微信官方账号,总能看到“一个月三千万和三亿的差距,原来是他偷偷学了python”之类的文章。从建立数据系统,到使用工具获取数据,再到精美的图形化呈现,总有各种各样的教程可以满足工作者的需求。
最后,产品可以退的商业思维。虽然说是撤退,但相信真正能达到商业价值的产品并不多。
c端注重盈利的实现,创造各种花钱方式来打动用户心智;SaaS要搞企业集团形象,版本分层,增值服务,促进MRR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产品要站在组织的顶端,从山顶往下看,思考和认识信息化如何服务于组织目标。这个属于别人做的不多,但是很多产品没有机会体验,也不能形成自己的差异化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所要求的思维和能力正在成为其他岗位必备的要素。
因为能力的增长是非线性的,很容易上手。到了一定阶段后,需要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越来越慢。所以相对于外行从0到50的增长速度,产品经理群体的增长似乎是落后的。
而且产品本身工作内容需要的特殊技能,比如输出UE,输出PRD等。,真的没有门槛。
当大家都在高喊“35岁失业”的时候,让我们回到这个职业的起点看一看,再去尝试探索这个职业的终点。
二、产品经理=2/3个老板首先,我们仍然需要思考:
老板为什么要设立产品经理这样的职位?
找人对产品结果负责?
——责任不仅仅是责任,更是可以付出的责任。如果这个产品对公司至关重要,那么只有老板才能承担责任。
找个人来管理R&D进程?
——R&D流程的首要负责人应该是R&D邮报,产品最多是这个流程的助手。
为了某个人?
——老板花钱雇人,首先考虑的是成功,创造价值,而不是先考虑失败。
西方有句话:上帝不可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母亲。
扩展一下这句话:老板不可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产品经理。
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是老板的二重身,每个人都获得了老板授予的部分权力。产品经理的权力是思考和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让产品在业务上获得竞争优势。
竞争,是需要仰视,做更高层次的分析,是需要用老板的大脑思考。
落地的好处就是要走下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打通相关人员的认知,贯彻并保证决策执行到位。要用高管层的大脑思考。
如果不能和老板的大脑一起工作,那就只能发挥自己的执行大脑了。久而久之,你的能力就会被禁锢,被限制。不仅看不到提升,公司也感知不到你的价值,你只能拿到与高管岗位相匹配的工资。
所以产品经理要想向上发展,就要多发展,多展示老板的脑子。每个老板都欢迎员工积极思考公司的发展。这是其他职位的可选主题,也是产品的必修主题。现在不选择,以后就被动选择失业了。
自然不同于其他岗位,产品本身就被赋予了对企业“劝诫”的力量,所以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为企业创新创造,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为企业排忧解难。这是职业中更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更有成就感的部分。
做生意,老板一般负责三件事,找人,找事,换钱。但是,产品经理每天想找的东西,想换的钱,差不多做了老板2/3的工作。不然为什么说产品经理是ceo的训练营?
三、产品经理还有必要存在么?先说大家为什么开始用“产品思维”,因为大家都在用老板的大脑武装自己。集团的内卷不再是同一个职位的比较,而是大家都在争夺员工的职位,都想解决老板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大家都是产品经理。以后大家都是老板的大脑。产品经理有存在的必要吗?
答案是:可以。
因为,没有人有我有的,没有人有我新的,没有人新的,没有人好的。
讲一个“画线的故事”。
20世纪初,美国的福特公司发展得如火如荼。有一天,生产线上的重要机器莫名其妙的停机了,导致整个车间无法运转。公司调来大量维修工反复维修,请了很多专家来看,都查不出问题出在哪里,更别说维修了。这时有人建议向著名物理学家和电学专家Steinmenz求助。大家一听,赶紧派人去请Steinmenz。
门茨仔细检查了电机,然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对工作人员说:“打开电机,在标记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做到了。令人惊讶的是,故障被消除了!生产立即恢复!
当福特公司的经理问施泰因门兹想要多少钱时,施泰因门兹说:“不多,只要一万美元。”一万美元?画一条简单的线就行了!当时福特最著名的薪资口号是“一个月五美元”,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薪资,以至于美国各地很多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工程师为了一个月五美元从全国各地涌入。
一条线,1万美元,一个普通员工100多年收入的总和!看到大家都很疑惑,Stenz转身列了一个单子:画一条线,一块钱;知道在哪里划线,9999美元。福特公司的经理看了之后,不仅照价支付,还重金聘请了斯坦梅茨。
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每个人做的事情肯定有好有坏。因为大量的物资涌入必然伴随着良莠不齐。
那个时候,变得更精致更专业的,才是脱颖而出的那个。
投资领域有胜率和赔率的说法。
想同样的事情,做同样的决定,必然有赢有输,赚的多,输的多。
产品经理要提高自己的胜率和胜算。经过专业的职业训练,他要把这部分能力提高到与常人拉开差距的水平。这意味着你真的具备了专业的产品经理能力,也意味着你真的能和同级的老板沟通。
这里有一个胜率和赔率的例子。
现在你是老板,有两个产品经理,需求如下。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结果很明确:小A胜率50%,小B胜率30%,小A >: B.
如果我们提高需求质量的要求呢?
前提:以引入付费用户为目标,不计成本。
此时:小B的输出对公司更有价值,小B胜出。
这里还有一个误解。我们往往关心这个需求的成本,性价比是否足够高。
但是老板真的在乎成本吗?
老板只会在结果没有胜算的时候关心成本,因为这个时候的成本是浪费金钱,是无意义的消费;这样一来,成功的概率就很大,所以成本是收入路上的必要支出,是带着希望的投资。结果不一样,我们对成本的定义就不一样,成本支出的心理价位就不一样。
以追女生为例。如果你觉得追女生希望不大,我相信你不会花很多钱买礼物。相反,如果你想和一个女孩结婚,你必须愿意为她花钱。
所以判断更准确,胜率更高,从需求来看价值更高,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是产品拉开之前差距的能力,也是产品能与其他竞争对手分庭抗礼的摩西红海。
四、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经理?除了提高决策能力,增加胜率和胜算,产品经理还应该培养哪些能力?
投资领域有句话:投资不会被世界改变的企业,也要投资会改变世界的企业。
投资前者是因为稳定安全,复利效应发挥。投资后者,是因为有一天,当形势发生变化,企业从萌芽期走向成长期,市场容量会在五年内扩大十倍,甚至十年内扩大十倍。
对应职场人,既要培养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的基础能力,也要培养自己的创新和迁移能力。
从组织释放的企业需求来看,分析思维、学习、解决复杂问题、批判性思维都是排在前列的,而这些恰恰是产品经理能够也应该做好的能力。
1.学习能力
老板以前都是半夜五六点写作,看书,发朋友。他很好奇,就问,老板,你起这么早?老板苦笑:我没有早起,我睡不着。每个老板一定都有同样的感受。每天唤醒他们的不仅仅是梦,还有焦虑。
老板总是被外界和投资人输入,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自然产生焦虑。
不主张员工完全化身老板,感受老板同样的压力,而是考虑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培养自己基于信息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从顶层来说,每一个产品都要对自己的赛道有深入的了解,至少要了解赛道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护城河,关注政策变化、行业发展、竞争趋势,以及来自顶层的信息。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可能会对产品造成很大的影响。
记得我在一个C端用户百万app工作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微信app,提高了朋友圈视频发送时间上限。老板马上组织所有产品头脑风暴,讨论面对变化我们能做什么,能出什么创新有趣的东西。
同时,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自己,明确我们的竞争优势,并不断思考如何建立自己的宽而长的护城河。
产品,随着企业的细分,产生了细分的岗位,比如数据产品,商业产品等等。其实很难用一个统一的答案来说什么样的能力可以吃遍天下。
你是什么样的产品?这个答案是给大家填的。
如果你觉得很难准确定义自己,请尽快找到答案。毕竟暧昧是职场最大的敌人。
最后,要开放自己,吸收不同行业的相关信息,对用户保持敏感。别忘了关注C端用户的时尚潮流和消费趋势。比如各个APP平台会发布用户的APP使用变化,消费平台会不定期分享用户的消费习惯,发布研究平台进行研究。对于这些数据,产品不仅要足够好奇,还要足够好奇背后的原因。
做B端别忘了广义上关心宏观经济和大型企业改革。要明白,过去十年,中国GDP增长跌破10%,正常情况稳定在5%-6%,比之前10%+的增速翻了一倍多,这也是增长红利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原因。既然不能同吃一个锅,那就应该在更有确定性增长的行业多下功夫。
越是信息时代,越需要愿意主动寻求信息,塑造自己的知识结构,牢牢扎根,长成大树的人。
其实不建议产品频繁换方向。我们的学习系统需要时间来建立和种植。建议大家花时间建立自己稳定庞大的知识体系,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的能力会逐渐成长出来。
2.思维能力
好的思考能带来好的结果。用归纳和演绎来武装自己。
归纳法善于观察和总结,即能发现事物的原理,找到共同点,最终形成体系和框架。
演绎擅长推理和猜想。利用自己的思维体系和框架,不仅可以大胆猜测,想出点子,还可以有理有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
优秀的产品创作者和他们的演绎能力是惊人的,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追求美和创意的原因。
3.连通性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淘宝连接人和货,微信连接人和人,美团连接人和本地生活。
产品自然是企业中上传下达的连接器。再好的思路,也要能传达,能说服老板。再厉害的计划,也需要团队去执行。
所以沟通、合作、影响他人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抓住机会练习。
另一方面,产品不得不追求更大的连接,即与企业外部的连接。
产品是一台输入输出机器,从外界获取信息,通过自己的理解框架进行解读,反馈给组织,进而引领组织变革。
我们看到产品经理市场的竞争加剧了。有两个原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我们仍然相信产品具有巨大的价值,产品经理是老板最大的二重身,自然拥有更高的权威。
产品经理最大的价值就是思考和决定用什么样的策略,让产品在业务上获得竞争优势。
建议产品经理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
希望所有产品都能在事业上先成为真正的2/3老板,让他们在事业上无后顾之忧。能力再加1/3,当你成为自己的老板,或者组织的老板,你就可以自由选择了~为自由干杯~
本文由@假装原创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Pixabay,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