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资本邦获悉,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留存规模百强名单。
该行的控股规模“突出”
整体来看,银行系的规模在公募机构中仍占主导地位。该行股票+混合公募(主动股权公募,下同)持股规模3.64万亿元(下同),占总规模近六成;非货币基金规模为4.16万亿,占总量的54%。
具体来看,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权益活跃的前10家代销机构中,银行部占据8席,共有30家银行上榜。
其中,招商银行以7307亿元位列主动股权公募规模第一;此外,其非货币市场,公开发行基金,规模为7810亿元。工商银行以5207亿元的主动股权公募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资料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
前十大主动权益类公募机构中,除两家基金销售公司外,其余机构均为商业银行。包括建设银行(3948亿)、中国银行(3270亿)、交通银行(2651亿)、农业银行(2162亿)、浦发银行(1690亿)、民生银行(1648亿)。
与2021年二季度相比,可以看出部分银行机构公开发行主动权益规模大幅增长。
其中,邮储银行成为“黑马”,其主动权益公募规模较今年二季度增长16.18%,最新规模为912亿元;非货币基金规模1147亿元,环比增长7.7%。
此外,与今年二季度相比,交行主动股权公募规模增长8.87%,至2651亿元,非货币基金持有规模也增长4.8%,至2840亿元。
经纪机构数量占优势。
相比银行类代销机构的规模,券商类代销机构的数量更大,共有49家机构上榜,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等公司。
在主动公开发行股权规模方面,中信证券今年三季度排名第14位,规模为1095亿元;华泰证券排名第18(823亿元),广发证券排名第19(736亿元)。不过,三家证券机构的排名较今年二季度均有所下滑,持有规模也略有缩水。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大概率是因为券商客户操作频繁,偏好追涨杀跌。三季度市场以震荡分化为主,不少基民选择割肉或清仓。
第三方寄售机构正在兴起。
得益于投资者教育和产品持有的不断努力,通过直播、论坛等新形式,降低投资者的了解门槛,逐步为投资者形成长期持有的理念,第三方代销机构规模快速增长。
整体来看,第三方代销机构有16家上榜,占比仅为16%,而主动股权公募和非货币基金持有规模占比分别为25%和32%。
其中,蚂蚁基金、田甜基金、安腾基金等互联网平台较为显眼。
从主动股权公募规模来看,蚂蚁基金今年三季度以6810亿元位列行业第二。值得注意的是,蚂蚁基金的基金持有非货币市场公募规模更为突出,接近1.2万亿元。
田甜基金在主动权益类公募规模中排名第四,达到4841亿元,较今年二季度增长9.6%,其非货币基金规模较上季度增长13.95%。
今年三季度,腾安基金主动权益公募的持有规模为883亿元,较二季度大幅增长超10%。非货币基金持有规模也环比增长18.11%。
从榜单来看,基金销售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银行、券商、第三方代销平台各有优势和特色。业内分析,随着进入黄金时代,公募基金代销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本文来源于《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