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平台和国内电商平台的区别如下。
(1)平台性质不同。
亚马逊是全球在线零售商、大数据公司、云计算和云解决方案公司等。国内的电商平台只是单纯的电商购物平台。
(2)面对不同的消费市场。
对于中国卖家来说,亚马逊是一个出口跨境电商平台。一般来说,它意味着将中国制造的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并能够与海外终端消费者直接接触。国内电商平台面向国内消费市场。
(3)店铺的概念不同。
亚马逊平台强调以产品为中心的理念,没有店铺,这是重点。
美国国内很多大卖家产品都很少,甚至一个产品一年就能赚几百万。这和国内淘宝卖家每天上架的几十上百个商品有很大的区别,也是新卖家刚接触这个平台时很不适应的地方。
在亚马逊上买东西的买家只看卖家的品牌,不记得卖家店铺的名字,没有购物的概念。
国内的电商平台(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淘宝)都是先免费开店,然后装修店铺,再把自己的产品上架,最后开始销售。
如何注册亚马逊账户在亚马逊上操作,必须注册账号,分为自注册账号和招商经理全球店铺账号。
1.自注册账户
自助注册就是以个人身份在亚马逊平台注册卖家账号。如图2.1所示,点击亚马逊网站(www.amazon.com)的“在亚马逊上销售”,就会出现图2.2所示的页面。点击“开始销售”按钮,按要求填写所需信息。
图2.1
图2.2
亚马逊账号是唯一的,即一个营业执照、一个网络IP、一个身份证号只能注册一次。
注册时,一些微小的错误都会导致注册失败。第二次注册,需要全新的营业执照,网络IP,身份证号等等。
所以不建议新卖家注册自己的账号。
2.中国招商经理全球账户
亚马逊在中国有一个招商团队。新卖家只需联系招商经理,提交一套全新的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双币信用卡、企业身份证扫描件、全新邮箱),收到招商经理提供的注册链接后按要求注册即可。
注意事项如下。
(1)营业执照的类型最好是贸易公司或电子商务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应包括进出口业务等。
注册公司时,建议注册个人独资公司,方便亚马逊提供股东信息。如果有多个股东,则需要提供多个信息。
(2)只需要双币信用卡,平台只接受Master和Visa信用卡。
(3)注册账户时,所有的公司名称和地址都可以用汉语拼音填写,不需要英文。
每年一季度注册账号的卖家很多,但也是最容易注册成功的时候。4月份以后政策会逐渐收紧,6月份以后就很难注册户口了。因为投资经理在亚马逊工作时有业绩任务,如果任务完成,他只会有选择地接受有实力的工厂卖家入驻。
如果想做跨境电商,想在亚马逊开店,建议卖家在4月前完成账号注册。
全球开户优势:可以享受招商经理一整年的支持计划,定期参加培训,然后快速熟悉后台操作。后期还可以参加灯光交易、Best Deal等活动,增加产品销量。
Review 和 Feedback 的区别在注册账号的过程中,我们先来看看亚马逊平台特有的评论系统:评论和反馈。
1.回顾
在国内的电商平台,尤其是淘宝和JD.COM,我们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看看其他买家对这个商品的评价。如果都是5星好评,那就有信心买。如果他们看到1星或者2星的差评,估计很多人会关闭页面,去看看其他类似的产品。亚马逊也有这样的商品评论。英文名为customer reviews,如图2.3所示。
图2.3
图2.3显示该商品评论数为963,点击顾客评论会跳转到图2.4所示页面。
图2.4
图2.4中的数字1指的是产品的评论和星级的总数。以下是963条评论,好评率4.1星。
图2.4中的数字2是指买家对产品的图片评论。点击“查看所有顾客图片”查看产品的所有图片评论。
图2.4中的数字3表示关注度最高的买家评论。这里是1星差评。估计买卖双方都不高兴。
图2.4中的数字4指的是买方最近的所有评论。一般按时间排序,可以依次往下看。
2.反馈
反馈是亚马逊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不同于国内电商平台的评论体系。反馈是对卖家物流和售后服务的最终评分。国内电商平台没有把卖家的物流和售后单独拿出来做评论系统,而是和商品评论放在一起,可见亚马逊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视购物体验的平台。
图2.5显示了商店前台买家页面的反馈。
图2.5
因为我是用中文IP地址登录的,前台直接翻译成中文。
在图2.5中,“反馈”下,买家写的反馈内容几乎都是物流方面的好评,比如发货更快,只有一个差评1星是发货晚。
图2.5中圈出的区域是最近30天到12个月反馈次数的统计。从这里可以看出,反馈统计的是过去12个月的总次数,超过12个月的反馈不计入平台统计。
相应的反馈在卖家中心后台如图2.6所示。
图2.6
图2.6显示的是亚马逊日本站的一个新账号,因为隐私原因已经处理过了。
卖家中心后台可以切换成中文,所以在卖家中心后台可以看到每个买家的订单号和邮箱,一目了然,方便卖家做售后服务,而且可以看到反馈也分为1 ~ 5星的不同评分。
点评只影响一个产品的购物体验和卖家的日常销售,而反馈会直接影响卖家的店铺业绩。如果店铺业绩长期不佳,亚马逊将暂停该店铺的销售权,并要求卖家写出整改方案。所以新卖家要做好客户售后服务,保证物流配送及时到达。良好的店铺反馈是卖家在亚马逊长期经营的根本保证。
一劳永逸的飞轮理论如2.1节所述,亚马逊不仅是一家电子商务购物网站,还是一家云计算和大数据公司。现在最火的人工智能,AI)也在亚马逊平台上广泛应用。
我们对人工智能最了解的就是阿尔法狗和韩国围棋高手的对决。围棋一直被认为是AI的劲敌。在国际象棋中,平均每回合有35种可能,一局棋可以有80回合。围棋每回合有250种可能,一盘棋最多可以下150回合。同时,围棋有3361种情况,可观测宇宙的原子数量只有1080个。
亚马逊平台的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于卖家:通过大数据收集买家的购物行为,将买家的购物需求反馈给卖家,帮助卖家进行产品选择和营销决策。
(2)针对买家:根据之前的购物数据,推送买家喜欢的商品,促进买家的二次购买。
(3)对于平台来说:物流方面,我们送到FBA仓库的货物会配送到不同的仓库。根据这款产品之前在美国不同地区的销量,哪个地区卖出的产品越多,就越有可能配送到这个地区附近的仓库,所以很多买家下单后第二天就能收到产品,这是基于平台的核心算法逻辑,这也是亚马逊创始人的核心理论:飞轮理论,这也是亚马逊平台多年来没有改变的规则。飞轮理论如图2.7所示。
图2.7
亚马逊官方对飞轮理论的解读:这是一个闭环,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但没有终点。它应该在选择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丰富的选择和便利是为了实现良好的客户体验。当买家在亚马逊平台的购物体验足够好的时候,买家就会成为亚马逊的免费宣传员。通过口碑,影响身边的人加入亚马逊的购物大军,从而实现流量提升甚至几何倍数增长。
这样,有足够流量的亚马逊平台自然可以吸引更多卖家加入。更多卖家的加入,不仅丰富了产品品类,也从竞争层面降低了平台上产品的价格。卖家越多,价格越低。更低的价格也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如果这个循环继续下去,亚马逊平台的销售额会沿着这个飞轮循环继续增长。
跨境电商卖家,尤其是美国平台的卖家,要充分了解飞轮理论。这对我们以后选择产品、运营、遇到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都会非常有利。和亚马逊国内的电商平台有很大不同。如果想真的感受一下,可以去亚马逊中国站购物一次,尝试退货。亚马逊平台配送快,服务好,产品质量有保障。
注册海外商标的必要性介绍了亚马逊平台的特点和属性,以及亚马逊平台与国内电子商务平台的区别。其实亚马逊平台的目的是帮助第三方卖家打造品牌,打造国际品牌。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打造知名品牌都是一个需要大量持续投入的过程。在命名阶段,你要思考你的公司要表达什么品牌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注册一个商标,没有意义。
一些新卖家往往会考虑是否需要在海外市场注册商标。比如国内的商标可以在国外使用吗?国内厂商的LOGO可以直接用吗?
其实这些问题很简单,不是卖家无知,而是跨境电商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商标的使用是地域性的,在中国注册的商标有效范围在中国,国内公司的标识在海外不受保护。
那么,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要想在海外市场做品牌,必须注册目的国的商标,在美国市场注册美国的商标,在英国市场注册英国的商标。对于亚马逊平台来说,注册账号的时候有必要马上注册目的地国家的商标吗?其实没必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在北美市场、欧洲、日本等市场,需要3 ~ 6个月才能看到一些成效。
其次,如果你注册的是美国商标,美国专利商标局给申请人的初审回执属于TM,带纸质证书的R标至少要一年才能完成,即使你开始做跨境电商时注册的是海外商标,也是一年后才能完成商标注册。
第三,商标是亚马逊平台运营的基本要求。平台的很多功能,如防跟帖、EBC图文详情页、头条广告等,只有品牌卖家才能使用。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当你开始一个市场的时候,你可以先看看你能不能做出成绩。如果你在某个国家和市场投资3 ~ 6个月后有了稳定的销量,即使利润不多,但是有一些利润,你愿意继续做下去,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商标注册了。
这是一种成熟理性的海外商标投资行为!
亚马逊后台的品牌注册页面如图2.8所示。
图2.8
如图2.8,点击“注册新品牌”,填写品牌名称、产品图、品牌官网。注册成功的结果可在2 ~ 5个工作日内获得。
注册海外商标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先确定要做的产品,想一个英文海外商标,然后把要保护的产品类别和英文商标交给代理注册公司注册。
请注意,商标代理行业鱼龙混杂,一定要选择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企业,可以在商标局网站上查询相应的企业。
现在有哪些人在亚马逊平台运营前面介绍了亚马逊平台的基本操作和平台性质。由于亚马逊是国际电商购物平台,会有各种卖家在上面竞争。
亚马逊也是美国公司,所以美国有最传统的卖家。近年来,随着全球开店政策的实施,中国卖家在美国市场也占到了30%左右的市场份额,还有英国卖家、德国卖家、法国卖家、西班牙卖家、意大利卖家等欧洲卖家。这是一个“国际舞台”,不仅仅是中国卖家的竞争。作为跨境电商,要有国际化的投资眼光,敢于和海外卖家大胆公平竞争。
目前在中国,基于亚马逊从事跨境电商的有几类人。
1.传统外贸的商人
跨境电商本身属于外贸行业,只是跨境电商的形式从原来的外贸批发变成了外贸零售。
2.国内淘宝和天猫转型卖家
他们有天然的电商基因,尤其是天猫500强的卖家,有工厂资源,但对国内电商平台和亚马逊平台的运营方式认知却大相径庭。
3.薪水稳定的上班族
很多跨境电商的运营人员对运营方式和平台规则非常熟悉,但对开店、收款、账目、物流渠道等周边服务却知之甚少。
4.在家照顾孩子的“马宝”
“马宝”有充足的时间。很多都是在外贸企业工作的职业女性。因为生孩子,他们中断了工作。但他们熟悉外贸行业,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运营跨境电商平台。
5.跨境电商创业的大学生
跨境电商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90后”能很快适应电商平台的快节奏,学习平台知识快,年轻人的思维变化快。
6.看到跨境电商赚钱效应的人
近年来,因为跨境电商的赚钱效应,从事跨境电商的人很多。以前深圳人多,现在内陆城市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跨境电商。
传统外贸企业如何在亚马逊平台运营了解了亚马逊跨境电商是谁在运营之后,我们有必要继续深入分析如何做好。
从事传统外贸的企业多为贸易企业或工厂,一直以来都是直接面对海外大型批发商。他们一般会通过线下展会或者谷歌搜索寻找海外批发商,他们接到的订单往往相当大,因为海外大批发商对当地国家的市场非常熟悉,只把消费者的要求告诉中国工厂,然后根据他们的要求定制生产。
因此,传统外贸企业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重点。
首先,传统外贸企业要确定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零售,即是否适合终端消费者直接使用,因为很多传统外贸订单属于B2B企业采购订单。现阶段基于亚马逊的跨境电商主要以B2C零售为主,B2B订单较少。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工厂生产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防盗门,但是这个产品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在家里安装,那么这个产品显然不适合跨境电商,或者跨境零售。
其次,传统外贸订单金额大,频率低,往往一年一两次,但亚马逊平台以多频快消产品为主。传统外贸产品的质量问题只要不是大规模的,少数产品有缺陷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跨境零售平台,这样的缺陷对于消费者来说是100%的产品质量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和区分。
最后,传统的外贸物流模式主要是走海运,因为订单量大,海运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而亚马逊平台有自己的海外仓。第一批货是根据测试数据和市场反应,数量少,所以往往是飞机空运输,只有在产品销售稳定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海运。这也是需要改变的思维方式。
国内电商卖家如何在亚马逊平台运营国内电子商务卖家(如淘宝、天猫、JD.COM等。)有天然的电商基因和互联网基因,更容易识别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机会。亚马逊作为互联网和外贸行业的结合体,也有很多电商平台的共同属性,但亚马逊平台和国内电商平台有很多不同之处。
国内电商卖家在货源和品类上更有优势。2017年,很多天猫500强的卖家都来运营亚马逊。这些卖家在供应链上有足够的优势,但是需要面对下面的转型。
首先,以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属于出口贸易行业,在海外销售国内产品。
国内电商卖家的产品要确定是否适合出口。例如,食品、烟花和液体很难出口。并不是这些产品不能出口,而是需要的资质和海外出口认证非常繁琐,一开始会打消这些国内卖家的积极性。
其次,国内电商卖家的产品要符合目的地国家的市场需求。在产品适合出口的前提下,如果海外对产品没有需求,就意味着没有市场和销售。
比如亚马逊美国站的中国书籍、陶瓷、十字绣,甚至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类的产品,虽然卖家的想法很棒,但实际上外国人对这些产品根本不感兴趣。
最后,国内电商卖家的产品定位一定要准确。天猫上有大大小小的国产品牌,线下店铺也是蒸蒸日上,在国人心目中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如果产品拿到美国、加拿大、英国,甚至欧洲一些小语种国家,就不是品牌了。
现实情况是,即使是小米、华为这样的公司,在意大利、西班牙、波兰、捷克等小语种的欧洲国家,也没有多少当地人知道。
国内传统厂商,即使是开拓这些小语种国家市场做得不好的国内电商,也可以和华为、小米这样的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给了很多中小卖家甚至懂小语种的人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也可以说是个人逆袭的机会!
不在沿海城市如何在亚马逊平台运营国内卖家各有利弊,从单个卖家的维度考虑。按照国内不同地区,大致可以分为沿海城市卖家和内陆城市卖家。
广东深圳、福建厦门等沿海城市是传统出口城市,在物流、通关、货源、人才等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
但是作为内陆卖家,远离沿海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国际物流公司很多,有点尴尬。但是如果你在西南地区,比如重庆,虽然重庆有制造业的优势,但是物流怎么解决?
如果您需要在中国寄送单个包裹,您可以直接联系中国邮政。国际邮箱可以覆盖大部分欧美国家,现在日本也开放了。也可以联系深圳、广州的货代公司。卖家自己把产品打包,第一时间用顺丰快递寄到那边的公司,让物流公司的业务员帮忙贴标签,他们也愿意配合。
如果寄亚马逊的FBA,也就是海外仓,比较麻烦。你需要先在国内贴好产品标签,然后通过国内的物流公司(比如安能、中铁)运到深圳、广州等地,最后让那边的业务员帮你贴好外包装单,才能正常发货。
以上是一个物流问题。如果你不在沿海城市,你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其实熟悉几次之后就可以解决了。
接下来是供应和产品问题。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如此发达,你想要的产品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如果你身边有做生意的朋友,通过朋友介绍可以获得很多一手货源。
内陆卖家大多不在厂区,一般都是在网上找货,比如1688,慧聪网,1688国际站等。前期可以选择质量较好、合作度较高的厂家邮寄样品进货。等后期产品稳定了,可以去工厂面对面沟通,考察,增加信任。
另一个很重要的维度是工厂的专业性。建议直接选择有出口经验的工厂,以便快速了解产品在目的国的受欢迎程度。很多工厂只是临时接你的订单,并不了解产品。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在线交流来区分。
如何挖掘自己在亚马逊平台运营的优势当我们知道如何解决物流、产品、货源的问题时,不可能一下子就搞定。执行力强是优势,但不能只有常人的勇气,要合理规划。
在亚马逊平台上运营要多考虑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的优势做好开发、产品选择、运营的工作。
我们可以从行业大卖家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目前跨境电商的四大卖家如下。
(1)安科: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标杆。企业专注于研发、设计、定位、营销、售后等环节,才能稳定输出高质量的产品。
(2)泽宝:深圳最低调的大卖家,定位清晰+站内运营+优质产品+销售闭环,运营最稳定。
(3)奥吉:2015年11月新三板挂牌公司现金流最为充裕,也是少有的例外!
(4)帕蒂森:几年前在红利期赚了第一桶金,现在在做持续的海外品牌建设。
说到这,我想提醒大家,我平时做的是这样的:我绕着他们走,从来不做和他们重叠的产品。别人的成功方式只能学习,模仿成功的概率很低,因为别人的成功方式很独特,你是学不来的。
2011年,华强北的亚马逊卖家靠移动电源、USB充电器、车充等产品一年赚了几千万美元。但如果现在要卖这些产品,只能写血泪史。
我不能告诉你该怎么做,但显然你一定不能做的是:做别人做的事。比如一个卖家听说亚马逊可以改变生活。从2017年4月开始,我就一直在准备注册自己的亚马逊账号。我拖了一年,账号终于申请到了,但只是个人卖家账号...
申请亚马逊账号需要半年时间吗?按照正常流程,最多2周就可以收到招商局经理的注册链接。
再比如,有人听说亚马逊好做,很快辞职,继续卖他公司以前卖的产品——运动蓝牙耳机。他没有任何产品知识,无法分辨产品。虽然一开始销量增长很快,但是一个大订单交给工厂后,产品质量出了问题,2000个产品已经在路上了,外贸出口的产品几乎不会再运回来,因为运费会比产品贵。
这时候资金不足,库存难以消化,亚马逊还要收仓库租金和空运输物流费,这些都是让新卖家流血流眼泪的经历。
但更重要的是,我想不出到底该怎么想,怎么避免这些问题,思路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市场瞬息万变,你还没上架人家就升级了。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就要知道自己的短处。
跨境电商是一个处于风口浪尖的行业。每天暴富的信息太多,赚钱效应如此惊人,根本无法判断孰真孰假。
我们都在讲述成功的故事,但每天活下去的团队,却值得深思它无所事事的原因。
亚马逊新老卖家失败案例警示以往跨境电商的各种人都是通过行业经验的形式进行梳理,得出最合理的经营亚马逊的方式。本节将通过实际案例来看失败的跨境电商卖家的特征。
成功大多相似,失败则不同。
与其天天看某某咖啡的成功故事,不如观察身边的失败者。
这几年跨境电商圈的赚钱效应可以说是非常耀眼,包括我身边很多年入几十万的小白卖家,但是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深圳这样的城市,随便在路边摊吃烧烤就能谈跨境电商。聊天的内容很可能是关键词布局、PPC(点击付费广告)、ACoS(广告销售成本比)、评测渠道、海外仓资源等。
深圳有一个亚马逊卖家,华强北是世界知名的电子产品中心。2016年初开始注册账号上传产品,是手机壳,如图2.9所示。
图2.9
他上架了一堆上市产品,但是一个月都没有订单。要知道2016年的亚马逊是一个产品空白色时期。只要上传平台稀缺的产品,不需要营销推广就能获得大量订单,但手机壳已经饱和。
因为没有接单,我开始做站外引流,找了服务商,花了1000美元做站外广告。结果只拿到了30多单,每单9.9美元,亏的很惨。当时我跟他说赶紧换产品,太麻烦他了。但是我觉得他就是懒。
不愿意在创业初期快速试错。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卖家失败案例。
2017年春天,大麦雅认识了一个卖小家具的佛山卖家。当然,他经营亚马逊店铺已经2年多了,经验丰富。他借助佛山家具产地的资源优势,通过FBA快速发货,形成稳定的店铺流量。当时他经营的产品就是这个可以挂在门后的鞋架,如图2.10所示。
图2.10
在当时,这种便携式家具是一个爆炸性的产品。他根据产品的差评升级了产品。当时我觉得他做的很棒,经常会出现上架一周内断货的情况。但是仔细想想。在亚马逊平台对卖家的评价中,缺货商品极大地影响了商品排名和销量。
所以他一次性把20箱30箱的产品运到美国空。空产品老化很快,还有一周就到了美国。
然后,市场突然发生了变化。2017年下半年,很多新卖家疯狂涌入美站。很多人看到这个产品销量猛增,马上去工厂下单。甚至一些有资金实力的卖家通过批量购买把价格压得更低。到2017年9、10月份,销量大幅下降。
海运过来的货物一个月后才签收,但多余的库存只能低价清仓,甚至亏本。结果这个产品不仅没赚到钱,还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对于自己设计的不合时宜的产品,可以在销量暴涨的时候马上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这样可以从源头上防止其他卖家抄袭。很多成熟的美国卖家也是这么做的,对已经卖得不错的产品在功能上做小创新,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非常完善。
经过3 ~ 6个月的努力,做出成绩的卖家往往是天生的实干家,选品、拍照、上架、发货一气呵成,毫不拖沓。很多人天天到处找免费资源学习,就是不行动。没有经营账号目的的学习,是懒惰,是自我安慰。
这几年国内很多产品被抄袭,产品的原创设计也要计入生产成本,这是中国跨境电商卖家需要慢慢学习的一个方面。
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跨境电商之路通过对几个爆款产品的分析,每个卖家都有自己的体会,外部环境也影响着跨境零售的成败。
传统制造企业,也叫工厂,习惯接大单。一个订单的数量至少是1000甚至上百万美元。海外客户一般先付50%的首付,生产完成后再付全款。传统制造企业现金流很好,不存在缺货和占用流动资金的情况。很多工厂老板不喜欢几十块钱/张的小零售生意。
但从2017年开始,很多工厂的订单量急剧萎缩,无论是订单量还是订单量都呈现碎片化、小型化、个性化的趋势。这完全符合海外终端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特点。
因此,基于上述海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制造企业开始转型跨境电商。
他们首先要在以下六个方面转型。
(1)工厂经营者的心态。工厂经营者需要根据其产品的受众来关注个人终端消费者,而不是以前的大型外国批发商。
(2)海外仓库的使用。制造企业要先生产小批量产品,送到海外仓库试销。如果适合海外市场需求,那么就要进行量产,避免盲目投资。
(3)资金的使用。跨境电商平台是14天结算一次货款,也就是第一笔销售至少要14天才能收到货款,资金流不如传统外贸。但你要转型,就要适应转型的痛苦。
(4)客户需求的变化。一定要根据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差评,得出产品的优劣,然后加以改进,再投放市场。我们必须足够重视终端消费者的产品反馈体验。
(5)国外市场的知识产权。根据客户的反馈,我们必须设计和生产自己的产品。对于销量好的产品,一定要及时注册国外专利,保护原创设计。知识产权是中国企业一直不太重视的地方。很多工厂的产品都是抄袭国外热卖款改进的。如果直接销售这类产品,亚马逊平台账户会被关闭,导致大部分库存被滞留。
(6)国外税收遵从。目前美国的关税相对自由,几乎是零关税。
但对于欧洲市场,2018年是合规年,应该征收20%左右的增值税。转型跨境电商投资海外市场,既要合规经营,又要避免偷税漏税。
以上六点是从跨境电商最基本的趋势化、正规化、合规化等方面对制造企业转型最基本的要求,这需要创业初期快速试错。
以上几点虽然不能保证转型成功,但可以保证不会很快失败。毕竟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转型都意味着二次创业,而这些点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在海外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