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专柜价格不同(欧莱雅预售比现货贵200,双十一买了个寂寞,看中国消费者好欺负?)

最近有不少消费者投诉,10月20日预售当天,在李佳琪直播间买的欧莱雅安瓿面膜,远比双11的现货面膜贵。此前,欧莱雅官方声称李佳琪和维雅的直播间为& # 34;年最大强度& # 34;有,50个口罩售价429元。

但在11月1日-3日期间,欧莱雅在其直播间大量派发“999-200”优惠券,消费者以低于257.7元的价格购买了50个同类型面膜。



这让消费者非常不满。随着事情的持续发酵,李佳琪和维雅出面中止了与欧莱雅品牌的一切合作。今天凌晨,巴黎欧莱雅就面膜事件发表道歉声明,称公司将在保护所有相关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欧莱雅这波操作真的滑了。一是取消了原有的产品环节,导致消费者无法提供投保服务。然后,删除了“全年最努力”这几个字。

还没完呢。当消费者找到客服查询时,欧莱雅客服直接回复:李佳琪说低价就是低价,李佳琪只是个工人,理智点。卖货的时候,让顾客赶紧抢,限定时限,出了事告诉消费者要理智。真是资本家的“生动”表现。

欧莱雅明显失信,构成虚假宣传。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广告主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欧莱雅应向消费者返还差价,一退三赔。



欧莱雅专柜价格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巴黎欧莱雅第一次涉嫌虚假宣传了。两年前,巴黎欧莱雅在重庆一家百货公司柜台上印着:无论年龄还是皮肤状况,8天后皮肤看起来都像新生一样。因为这句广告语,巴黎欧莱雅被罚款20万元,被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十大违法虚假广告。

值得注意的是,欧莱雅涉嫌虚假宣传的情况不仅在中国存在,早在2010年,欧莱雅就被指控在瑞典杂志上刊登了一些虚假广告。2012年,英国广告标准局(ASA)认定欧莱雅的抗衰老护肤霜图片,使用后期电脑过度修饰,夸大了产品的除皱效果;2013年,欧莱雅因夸大抗皱霜功效被法国《快报》虚假宣传。

事发后,欧莱雅表示会积极调查,之后也没有结果。长此以往,欧莱雅变得越来越自信自大。直到这个时候,消费者被彻底激怒和推翻只是时间问题。100亿的销售额可能会让他们不同意20万的罚款。但他们忘了,品牌要走得远,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缺一不可。



在此次事件中,欧莱雅不仅将消费者置于对立面,还放大了自身与主播的矛盾。普通品牌为了销量,都想进李佳琪、Viya这样的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头部主播为了自己的口碑,对产品的选择极其严格,会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设置相应的门槛。即使作为头部主播,最低的价格也成为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原因是欧莱雅本身就违反了和主播的约定,不仅失去了消费者,也得罪了合作。

品牌和主播最大的矛盾是,主播想在直播间保持最低价优势,吸引流量,粉丝权益受损,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声誉。因此,李佳琪和维雅都承诺补偿粉丝,否则,欧莱雅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

但同时作为品牌,自然也不希望主播拥有商品的定价权。无论是基于品牌调性还是价格维护,都不愿意在价格上让步。也就是说,如果欧莱雅让步了,消费者会意识到欧莱雅的50个面膜只值200多元,然后这个面膜的价值就再也上不去了,所以坚决不退差价。



欧莱雅在自己的直播间推出更低的价格,就是为了用自己的品牌而不是靠头部主播来留住消费者。即使在2018年,李佳琪也为欧莱雅贡献了1000多万GMV,完成了80场欧莱雅直播。

毕竟主播和品牌只是合作关系,并不是品牌的专属员工,虽然李佳琪曾经是欧莱雅的柜员。

欧莱雅集团隶属于巴黎欧莱雅,成立于1907年。旗下拥有500多个品牌,其中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海伦娜·鲁宾斯坦、YSL、科颜氏的品牌均已进入中国美妆品牌市场的顶级梯队。但是,这些洋品牌占领中国市场赚人民币的时候,却没有给中国消费者最起码的诚信和尊重。

2018年杜嘉班纳辱华广告自始至终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见和歧视。设计师在社交媒体上诅咒中国是“狗屎般的国家”,杜嘉班纳的负责人也表示“没有中国,我们也一样会活下去”。网友纷纷抗议将杜嘉班纳赶出中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仅过去三年,2021年杜嘉班纳在中国的销量就同比反弹20%。总有一些中国人有“鱼的记忆”,追求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外国品牌,让杜嘉班纳、欧莱雅这样的人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消费者,用“中国人又傻又有钱”的观念让他们疯狂赚钱。

【/s2/】值得注意的是,万名消费者联手投诉欧莱雅虚假宣传,其实是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对于侵犯个人利益,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品牌,无论国家,都应该站出来,勇于维权。[/s2/]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捏了。消费主义的盛行让一些品牌狂妄自大,早就忘记了顾客是上帝的生存法则。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坚持原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何看待这条新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