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快递量的增加,全部送到学校,快递员的压力越来越大
智能快递柜能否解决快递行业的难题
阅读技巧
智能快递柜的出现,可以为用户提供24小时自助取件服务,似乎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短短几年,智能快递柜行业群雄逐鹿,资本蜂拥而至。专家提醒:要解决商业模式不清晰的问题。
“没想到,我在淘宝买的东西,居然可以在巴黎的菜鸟专柜取!”在渝法国留学生李倩10月17日告诉记者,只要输入送货码就可以拿到,送货码离你的居住地不远,下课回宿舍的路上就可以拿到。很多留学生都说好。
今年9月,菜鸟在法国巴黎设立的首批快递柜正式启用,共有60组,主要分布在当地核心商圈和景区。外国人实现了中国快递柜取件的自由。
近年来,智能快递柜的出现,解决了快递末端配送时间不匹配、效率低、成本高、“非接触式”安全等痛点。作为“最后100米”的新解决方案,成为行业新的风口。
近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21年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数据显示,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分别达到493.9亿件和484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8%和26.6%,增速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2020年,中国快递业务将增长至830亿件,增长率为30.7%,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快递柜悄然崛起
随着“双十一”、“双十二”的临近,中国电商销售额将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作为电子商务的配套服务,中国快递业正在享受网购繁荣发展带来的红利,而大量的投递则冲击着各大快递公司的末日。
近年来,快递柜这个一尺见方的小盒子,聚集了用户、物业、快递员、快递公司、快递柜公司的力量。在“最后一公里”战场,拥挤且不平衡,各大行业巨头都来抢占市场。
从快递整个服务链条来看,终端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用户体验最强的一个环节。所以有很多空创新和改进的空间。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中,智能快递盒企业有几十家,包括快递、电商、物业、第三方服务商。在各自加速布局的背后,八仙漂洋过海,各显神通。
日前,根据国家邮政局对受访网民接收快递方式的调查,快递站、智能快递柜、楼下代收点成为大部分受访网民的选择,占比分别为26.3%、21.2%、20.5%。另外,一些受访网友喜欢在有人在家的时候安排快递。但只有13.7%的受访者选择将快递放在家门口。
记者梳理发现,智能快递柜已经推出多年,仍然面临丢失的问题。数据显示,蜂巢盒子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7.81亿元和-2.45亿元,中邮速递易分别为-5.17亿元和-1.59亿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两个快递柜品牌都面临着长期亏损的问题。
事实上,自疫情爆发以来,快递“最后100米”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小区封闭管理期间,小区内的快递柜只能闲置。随着社区对快递员的“解禁”,无接触配送依然成为人们的习惯,快递柜的使用频率进一步提高。但快递柜开始超时收费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价格敏感型居民的使用意愿。
或诚成资本进军的出路
2021年1月7日,河南亿达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近3500万元战略投资,由JD.COM集团、苏宁集团、拼多多投资。亿达仓储公司2020年12月16日才成立。成立不到一个月,就获得了三大家电企业的联合投资。
行业内激烈竞争的三大电商巨头和三家竞争对手同时瞄准智能快递柜,在行业内引起巨大波澜。快递柜厂商2021年迎来“开门红”。
其实快递柜的盈利点更多,可操作性强。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快递柜数量还有较大缺口。再加上国际市场的发展,快递柜行业是一片千亿的蓝海,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新风口。智能快递柜发展潜力巨大。
菜鸟欧洲区负责人卜华告诉记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海外消费更多转移到线上,自提柜提供的非接触式取货模式在海外市场大受欢迎。预计到年底,菜鸟将在法国各地设置650套自升式橱柜。
据天空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17日,全国快递柜相关企业超过800家。其中,2020年将新增企业280余家,同比增长54%。
国家邮政局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智能快递柜数量将达到75万个,市场规模近300亿元。
短短几年间,智能快递柜行业群雄逐鹿,资本蜂拥而至,形成了快递系、电商系、第三方三大体系同台竞技的格局。在此期间,蜂巢盒子也在加速对外融资和扩张。继2016年6月股东增资5亿元后,公司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完成两轮共计50亿元的融资,并于2017年9月以8.1亿元收购CIMC E栈,成为行业终端布局第一。
目前国外很多公司都在研究如何把汽车变成移动快递柜。就在上周,大众汽车集团的子品牌斯柯达宣布,其斯柯达Digilab移动合资公司和捷克的两家在线零售商已经开始测试汽车包裹递送系统。
JD.COM早些时候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名为“快递到车”。同样,车主在网上购买订单后,购买的商品直接送到车辆后备箱,快递员通过GPS信号接收车辆的定位。授权快递员,申请后可以在车主不在场的情况下打开汽车后备箱,实现货物的妥善送达。
解决不清晰的商业模式
“快递箱作为末端投递设施,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属性,其准公共性是可行的。”重庆市京冀省形势与发展规划研究院莫远明研究员表示,应加快顶层设计,制定具体指导意见,算好“细账”,实现普遍低价,保证市场主体发展的积极性。
快递柜的成本主要涉及硬件、维护人员和场地费用。一套橱柜(五金)的费用在18000元到60000元不等。运维人员的增减也与快递柜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成正相关,即快递柜越多,需要的人越多,所以成本相对稳定。站点的成本一般与快递量、位置、需求以及是否独家直接相关。
“快递服务的终点必须改变。”童渊公司战略规划部高级总监周洋告诉记者,如果全部送到学校,每天150个快递员已经是“天花板”了,但去年童渊快递员的数量增加了40%以上。“十四五”期间,整个快递行业的绝对量会更大,人员有限带来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ZTO快递途喜总裁陈顺峰表示,未来途喜将成为能够满足快递、商务、综合服务等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末端网络品牌。以物流为切入口,以商流为收入,以全社区场景的多元化综合服务为粘性,兔乐成为配送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快递柜目前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物流专家、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王勇告诉记者,目前快递柜的主要收入靠向快递员收费,少则3毛钱,多则1元钱的仓储费用,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蜂巢盒子、菜鸟驿站等虽然发展了广告、零售等其他业务,但收效甚微。
蜂巢盒CEO徐宇斌曾这样解释蜂巢盒打造快递柜的商业逻辑:一方面,赚快递公司的钱,“用统一的服务标准降低对劳动技能的要求,让快递公司和用户感受到稳定的终端快递服务。”另一方面是从用户端赚钱。“蜂巢盒子正在深度挖掘用户行为数据。未来,我们将通过技术驱动这一链条。”(记者李果实习生李俊)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