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可以做的手工活的平台(全国8千多名宝妈掉入陷阱……)

“带娃,赚钱,正确”,

可能是很多“宝妈”的理想生活状态。

手工活在家可以做的

在一些平台上出现过这样的广告,

吸引了很多珍贵的母亲,

广告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交600块钱的定金,在家就能得到一份手工活。在家照顾宝宝的同时,干点体力活打发时间空也能补贴家用。另外,如果有一天不想干了,可以全额拿回押金。为什么不做?”

真的如宣传的那样吗?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检察院近日披露了一起诈骗案的真相。42个马宝诈骗团伙利用电信网络,通过招募人工代理进行虚假宣传,骗取国内8000余名“马宝”500余万元。一审法院判处42名被告人12年至拘役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马宝”在“手工艺”组听广告赚钱。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检察院检察官康莉莉告诉记者,本案第一被告人文隽是一位25岁的“宝妈”,家住山东潍坊。2018年底,她无意中在朋友圈发现了一则兼职广告。广告上说,如果招兼职打字员、收单员,只要先交押金,就可以在家接任务赚手工费。交了500多元定金后,文隽被拉进了一个QQ群,群里不时有人发布任务。可进团一个多月,文隽只接了两单任务,一个是打字,另一个是刷单,一共只赚了8元钱。这样一来,可能连报名费都赚不到了,还不时有新成员在群里抱怨任务难接,押金难退。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被骗了。

被骗不报警反而成了骗子。

文隽意识到她被骗了。她不是去投诉,也不是去报警,而是想搞清楚为什么群里有人能赚到钱。据检察官介绍,文隽是被群里所谓的“讲师”唤醒的,也就是打广告招人,每招一个能赚360元钱。于是,她以发展代理人的身份,承担起了“共同富裕”的“工作”。首先,她联系了她的中专同学桂婷,这位同样在家照顾婴儿的珍贵母亲。然后按照“讲师”授课的套路,她通过网络发展了十几个代理,赚了4000多元提成。

随着参与者的增加,文隽不再满足于发展代理人,逐渐升级为小组中的“讲师”。2019年10月,因为与原QQ群主发生矛盾,文隽和桂婷退群,成立了网络诈骗团队。

加入“马宝”后,接到的第一个手工任务都比较简单,包装牙刷和串珠花...完成第一个任务后,可以赚取40元左右的手工费。等待他们的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文隽承认,他们突然增加了第二个任务的难度,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完成。让新人们意识到,押金都拿不回来,更别说赚钱了。如果他们真的想赚钱,就得做推广代理,找新人入团。后来连第一手的材料都不再分发给新人,完全陷入了“能骗一个是另一个”的境地。

42人骗了8000多宝妈,500多万。

康莉莉介绍,受害人向代理介绍人支付600多元定金后,代理介绍人从350元到400元提成,领队从60元到90元提成,其余由文隽和桂婷平分。至2020年3月,文隽、桂婷诈骗团伙成立的多个诈骗团伙共骗取被害人存款共计500余万元。

2020年2月,家住淮安市清江浦区的受害人范女士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己被骗在网上进行手工存款,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侯、桂婷等人在山东、河北、安徽的家中被抓获归案,其他人闻讯后主动投案。在被捕的42名被告中,有40名是“马宝”。除了一个1979年出生的,大部分都是90后,最小的才21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都是初中或中专学历。另外两位是文隽和桂婷的丈夫。

由于涉及面广、人数多、涉案金额大,此案由公安部挂牌督办。检察机关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提前介入,指导侦查机关及时提取、固定微信、QQ聊天记录、银行交易账单等关键证据,进一步完善证据链。到案后,文隽、桂婷等人退赃239万余元。

在审查起诉阶段,如何在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保持母亲对孩子的陪伴,成为检察官面临的难题。其中,从贵州嫁到河北的“宝妈”被告人李某某被骗659元。考虑到这是家里两个孩子一个月的生活费,他急于挽回损失,骗了6名受害人,得了2000多元。审讯期间我一直在哭。我们向她详细讲述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其法律后果,并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

最终,检察院使42名被告人自愿认罪并签署声明,认罪认罚率达到100%。一审法院以诈骗罪判处42名被告人12年至拘役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记者刘浏

来源:扬子晚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