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房子改造室内(这对夫妻“消失”4年,徒手建了28㎡泥巴房,过上人人羡慕的生活)







波波小方没有走大多数当代年轻人的人生轨迹,离开家乡去挣钱买房定居城市。


而是选择回到家乡,用两年的时间,自己用泥土建造一个家,用一种接近自然的方式生活。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在逃避现实,但现实并不只是一种方式,他们只是想以最低的成本过好自己的生活。






土团屋

玉米棒房


在黎姿的视频中,给程大爷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造型奇特的面包窑了。


在这个视频中,最高播放量甚至超过了3亿。





这样一个用泥土做成的小土窑,

可以像一个烤箱,

烤黄灿灿好吃的面包。





看来技术复杂的面包窑真的会被人用在现实中?


生活在湖北的小夫妻波波和小芳自己建了一个面包窑,可以烤面包和披萨。








更神奇的是,他们不仅用泥土建了一个小面包窑,还自己用泥土建了一个房子。


鹅黄色的外墙,茅草屋顶,奇形怪状的窗户,树枝环绕的阳台...这个小屋看起来像童话里的森林小屋。


他们过着比李更彻底的生活。





现在的房子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的。难道不是泥做的房子吗?人真的能活吗?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但其实波波和小芳的土屋才是真正的自然建筑。


不像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太高的物欲,只想以最低的成本过好自己的生活,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自然。





在接触到朴门永续的思想之前,波波的人生和所有同龄人一样,大学也是实用的机械专业。


室内无土种植致富项目

从武汉搭车到拉萨后,他开始渴望逃离固定的生活方式。


他在有机农场实习,在水族馆当潜水员,加入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因此接触到了普门的生态和可持续设计。





Permaculture就是设计和开发一个可持续的生活系统,满足人类对食物、能源、住所等物质和非物质的需求,用自然美学而不是人类美学来设计生活环境。


这对波波的影响很大,他开始思考除了留在城市,人生是否还有另一种选择。





在他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妻子小芳。


小芳是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女孩,但她一直很叛逆。毕业后,她去了非洲和斯里兰卡,到处旅游。然而,与普通游客不同的是,她喜欢去当地的村庄,探索原始文化。


在斯里兰卡,她遇到了一位老人,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恢复了一片原始森林。


相识一年后,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决定离开这个城市,找一个地方去实践永恒的概念。


他们甚至去过大兴安岭,但在其他地方扎根非常困难,于是波波决定带小回老家,湖北省广水市韩家岩村。





这是一个空心村,只剩下几个老人。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流浪了。


别说村民不理解。波波的父母一开始接受不了。儿子小的时候就打算回老家种地?


好在波波和小优的行动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2017年,波波和小芳回到了老家。首先,他们必须有一所房子,这样他们才能在当地长期居住。


学自然建筑的波波,并不想建一个统一的钢筋混凝土房子。


自然建筑在国外已经有很多案例,在国内却很少。如果能在家乡做一个自然的建筑,波波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自然建筑并不是地球组的唯一形式,但是Bobo认为地球组可以有很强的个人创意表达,这是非常独特的,全世界的地球组住宅几乎没有雷同之处。


“就像是从地球上长出来的堡垒”,很像《魔戒》里霍比特人住的房子。


于是,他和小方决定建一个土屋,作为他们和孩子们未来的家。










左右滑动以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各地的土团小屋


波波和小芳的土屋和以前农村常见的茅草屋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用天然材料建造的房子都被称为天然建筑。


建设自然建筑,要就地取材,物尽其用,能耗最小化,自己动手,做到生态和谐,兼顾人性善与自然美。




土屋设计图


土屋的建造方法有三种:土球、土包和土砖。


主要的方法是土体,用简单的原料,用不同比例的粘土、沙子、稻草混合而成。


虽然自然建筑不需要过多的技术,但是对建筑者的要求一点都不低。


当然,野外挖的泥是不能做建筑材料的。要把它变成可以支撑房子的土体,原料必须充分混合,而波波和小芳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用脚踩。





为了提高效率,他们还向邻居借了两头牛。


还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热爱自然建筑的志愿者帮助他们一起搭建,一起完成对土团房屋的实验。一对来自卢森堡和澳大利亚的跨国夫妇是土团小屋的建造者之一。





这个房子的屋顶也是天然茅草,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波波说,如果保养得当,70年可以更换一次。


但因为是“手工”建筑,又把波波和小芳比作佛教,所以没有急着完工,这房子他们建了两年。





建造的土屋有一种童话的感觉。小芳以前是学民族工艺的,她的艺术能力让房子审美大于实用。





土屋有两层,厨房和客厅在一楼,卧室在二楼。


虽然底层只有28㎡,但是他们的大部分家具,比如书柜、橱柜,由于土球的特性,都做成壁龛,所以家具的地方就省略了。







房子是弧形的,没有棱角,也没有紧角,所以房间看起来并不狭窄,甚至可以容纳十几个朋友。





土屋的环境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宜居。


他们在建房子的时候建了地下通风系统。空空气通过地下管道,自然冷却后再送入室内。波波说,夏天,室内温度比室外低10℃。


与普通水泥房或砖混房相比,冬暖夏凉。





土球做成的沙发炕,冬天可以给整个屋子取暖,旁边用旧铁桶改造的炉子,不仅可以烧热水,还可以烤红薯和玉米,是冬天特有的欢乐。








如今,波波和小芳已经在老家生活了四年。


有人肯定会疑惑,他们生活在这里,收入从哪里来?


其实我之前说过,波波和小芳希望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过好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种菜种菜,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多少收入。





此外,在Bobo的招募下,越来越多向往自然生活的志愿者加入土团之家。


这是一个天然的社区,一个大家庭。大家同吃同住,夏天挖藕秋天摘栗子,一日三餐靠自己的双手。他们也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各有分工,白天建房,晚上互相合租或独自休息,过着足够纯粹的生活。




摘栗子




植物染色


在图团之家所有人的努力下,他们建造了图团教室、图团厕所、富勒穹顶、海螺浴室等自然建筑。






富勒是美国建筑师,圆形穹顶是他最著名的发明。波波用它在一个温室里种植幼苗。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土团屋。Bobo现在以自然教育课程的形式对外开放。来这里的人有设计师、建筑师、大学老师等等。各地各种职业的年轻人都渴望回归自然的生活。


波波说,他只是想自然地做点什么,也许土团屋以后可以发展成一个更完善的生态社区。


但是波波并不坚持未来会发生什么。他想专注于过程而不是未知的结果。








站在土团小屋二楼的阳台上,向外望去,是一片青山绿野。


在此期间,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但也可以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波波和小芳无疑是勇敢的。他们跳出了社会的定义,抛弃了成功和幸福的世俗定义,坚定地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与众不同往往意味着孤独,做这个决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好在他们走上自己的路后,并没有独行,而是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龄人。


我们在自己固定的轨道上忙碌的同时,有没有真正想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受访者提供的图片,

部分图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迪达自然建筑学院。

感谢波波的采访。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