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种植什么致富项目(山区这七种野生药材市场需求大,进行人工种植效益高)

在一些山区,野生中药材资源极其丰富,采药曾是一些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由于一些珍稀野生中药材的过度开采和资源枯竭,价格不断上涨。当地不少农民开始探索中药材“从野到家”的种植技术。目前比较成功的有虎杖、金荞麦、七叶一枝花、黄精、通草、石菖蒲等。



荞麦

一、虎杖

酸梗,农村俗称“酸梗”,广泛分布于农村,主要生长在中低山的河流、溪流旁疏松潮湿的土壤中。其根入药,其嫩茎可入菜。现代研究发现,虎杖中富含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可以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胶囊是以白藜芦醇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是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降脂保健品。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备受人们关注。

目前,一些农村农民已经开始“从野外到家里”种植,一部分是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其适宜种植范围广。可在山区中低山土壤疏松、肥沃、湿润的旱地或水田种植,种源容易解决。只需要挖野根切成小块在当地播种,或者收集种子直接繁殖。砧木容易繁殖,种植后生长更快。种植第一年,要加强中耕除草、清沟排涝。第二年植株长势更加旺盛,管理简单粗放。一般生长两年后会有收获。其产量高,在疏松肥沃的土地上每两年亩产可达万斤以上。产品价格虽低但相对稳定,问题是地基埋得深,挖起来难,人工挖成本高,不如用机械挖。

二、金荞麦

别名苦荞、荞麦当归、荞麦三七、金锁银开、贼骨、铁拳、土茯苓、野荞麦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过去在竹山县常见,数量多,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土壤肥沃疏松湿润的山谷、溪流旁。根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祛风除湿的功效。

近年来,金荞麦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加,但由于价格上涨和大量采挖,野生资源急剧下降。目前,一些乡镇的一些农民已经开始探索“田到户”种植,面积约1000亩。从试种情况看,野生金荞麦植株的地下根茎和基部茎节均可繁殖,种植技术简单。只要地块选择得当,植株就能旺盛生长,与杂草竞争力强,病虫害少,易于管理,地下根茎分布相对较浅,挖掘省力,产量和效益稳定,近几年市场前景看好。



七片叶子和一朵花

三、七叶一枝花

因其地下根茎形似海螺,在当地俗称“海螺七”,主要分布在山区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坡林下和灌木潮湿的地方。在峡谷和溪流附近通常有疏松肥沃的土壤和高有机质含量。叶一枝花是神农架珍贵药材中的“四七”之一(其他“三七”分别是头顶的一颗珍珠、王文的一支笔、河边的一碗水)。其根茎入药,是著名的云南白药和片仔癀的主要成分之一。民间用它治疗蛇咬伤有显著效果。

过去由于用途狭窄,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低廉,农民很少采挖,野生植物常见。自从“七叶一花”的效用引起人们的关注后,价格就一路走高。短短几年时间,每公斤价格从最初的几十元飙升至千元以上,原有的野生资源因疯狂开采而迅速枯竭。笔者走访并找到了药材买家。最初的年收购量高达几吨,第二年的收购量只有几十公斤。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七叶一花列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由于野生资源稀缺,市场价格高,产品销路好,山区一些乡镇的部分山农开始探索“野化到家”的人工栽培。



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

爬山虎可通过根茎或种子繁殖。农民大多使用根茎进行繁殖。因为种源稀少,根茎繁殖慢,种植面积不大。距离竹山较近的竹溪县,在七叶一枝花和重楼资源的收集、分类和种植方面起步较早,种植面积较大,有的大户种植面积达数百亩。近年来,由于国内很多地方,尤其是云南省大力支持重楼(Paris polyphylla)的发展,市场价格逐渐下降。

四。白芨

以前是竹山县常见的野生中药材。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高温强光。主要分布在高山和第二高山峡谷下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白芨入药用地下鳞茎,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以前白芨只是作为传统药物,用量少,不被重视。近年来,白芨的用途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白芨幼苗

在医学上,白芨已成为白芨颗粒、白芨糖浆等30多种中药的主要原料,也被用作胃镜检查的保护剂和外科止血剂。在美容方面,白芨以其美白祛斑、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被誉为“美白仙女”,广受爱美女性的青睐。此外,白芨近年来还被用作粘合剂和橡胶制品的化工原料。

室内无土种植致富项目

随着用途的扩大,白芨变得炙手可热,市场需求开始飙升,带动价格不断上涨。短短几年,每公斤价格从不到20元飙升到1000多元,野生资源很快被挖光。很多农民开始采挖野生白芨进行“野化到家”人工栽培。由于白芨种子繁殖困难,地下鳞茎繁殖速度慢,所以早期面积小。

自湖南等地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利用种子快繁取得突破后,白芨种苗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但白芨市场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一些种苗公司借机将白芨种植包装成快速致富项目。在暴利的驱使下,很多农户和社会资本不惜重金购买种苗进行规模化发展。白芨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扩大,随后价格下降。一些投资者血本无归,致富神话破灭。目前白芨由“热”转“冷”,种植逐渐回归理性。竹山县仍有农民种植,但面积不大。

动词 (verb的缩写)黄精

因其地下根茎外观与生姜相似,故竹山县俗称“虎姜”、“土姜”。它们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和次高山地区。它们常见于森林、灌木或山坡的阴凉处,喜欢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

黄精作为根茎入药,具有益气养阴、健脾润肺、补肾的功效。由于其肉质根茎粗壮,含有大量的淀粉、糖、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吃起来香甜爽口,所以常被作为健康食品。中国古代有“真人说黄荆得天地清净,神化者居山居也”之说。

过去黄精主要入药,但市场需求量不大,收购价格长期偏低,野生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黄精大多被用于生产保健食品,或作为泡酒、药膳(炖汤、煮粥)的原料,食用黄精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已占市场总需求的70%。

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竹山县的野生资源被大量挖掘,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少数农民开始探索“从野到家”的种植。黄精可通过地下根茎或地下种子繁殖。虽然市场前景看好,但由于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生长速度慢,从种植到挖根繁殖一般需要三年时间,种子繁殖时间更长。目前种植面积还不大,价格也比较稳定。



宣纸植物的茎髓

第六,穿过草地

通草是五加科植物通草的茎髓。这种植物在竹山县东部和南部山区分布广泛,数量丰富,主要生长在温暖阳坡,喜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通草的茎髓入药,有利尿祛湿的作用。

目前一些山区植物较多,具有野生资源丰富、种植管理容易等优点。一般只需要把生长密集的野生木通挖出来散栽,也可以用种子育苗,种植成本低。缺点是取出喜树茎髓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但劳动强度不大,适合农村留守妇女和体力较差的老人。近年来,以通草为原料开发的新药日益增多,极大地刺激了通草的市场需求。所以产品价格比较高,常年保持在每公斤200元左右,市场前景看好。



草叶甜叶菊

七、石菖蒲

是农村常见的野生中药材。它的生长对环境要求高,喜欢潮湿的环境,忌高温强光。多为附生于环境未受污染的偏远山溪、溪流、沟渠的河流岩石或山谷湿地上。石菖蒲用根茎入药。在竹山县,由于大量的山溪和溪流,过去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野生石菖蒲。但近年来由于价格上涨,野生资源被大量采挖,数量明显减少。少部分养殖户已经开始探索“野化到户”人工种植,目前面积并不大。由于其生长对环境要求较高,野生资源锐减后难以采挖,人工培育难度较大。所以这几年价格一直在涨,市场前景看好。(高级农艺师熊飞供稿)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