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营销人员不得不知道的16种促销技巧。
1.一次性促销法商家大量购买大众化、畅销的商品,大打广告,不断扩大销售,因为经营原则是必须把能赚的利润赚回来。而意大利著名的莱尔店却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一次性销售的方式。这家店所有商品只卖一次,所以会停止购买。即使他们很受欢迎,也会忍痛割爱。从表面上看,商店损失了很多轻松的利润,但实际上,商店加速了商品的周转,实现了更大的利润,因为所有的商品都很受欢迎。这是因为店家抓住了顾客认为稀缺性最重要的心理,给顾客造成了强烈的印象。顾客认为店里卖的商品都是最新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这个店里任何商品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这种方式类似于国内一些店铺采用的限量销售方式。
2.反季节促销法一般来说,对于一些季节性商品,往往会有淡季销售之分。因为,大众消费心理是,有钱不买半年闲,就是按时提需求,缺什么买什么。一般商家也是这样,基本都是让需求按时供应。所以,商品往往在消费旺季很畅销,在消费淡季滞销。但是现在一些商家反其道而行之。夏天,市场上原本冬天滞销的商品,如裘皮大衣、取暖电器、皮靴、羽绒服等,在一些城市都很畅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反季节促销。有心机的商家往往会提供季节性商品销售,消费者中有很多买家,主要目的是获取季节性差价。
3.耕耘推广法这是指以售后服务的形式吸引老客户的推广方法。一些出售电器、手表、眼镜等的商店。专门登记顾客的姓名和地址,然后通过专门的走访或问卷调查,了解老客户过去在店里买的商品是否有问题。是否需要维修等。,并推出新产品。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顾客对我们店的好感,让他们购买相关新品,往往能收到奇效。这种推广方式的关键在于店铺有完善的客户管理体系,能够与客户保持频繁深入的沟通。
4.轮番降价促销法。这就需要商家批量挑选一些商品作为特价商品并制作大型海报张贴在店内外,或者印制传单分发给顾客。这些特价每期限定三四种,是为了吸引薄利多销的顾客,每期都不一样,迎合顾客的好奇心。这样一来,顾客来店里买特产,也会顺便买其他非特产。当然,特殊商品利润低甚至无利润,但可以通过推广其他商品来弥补。
5.日常低价促销法是指商家每天推出低价商品来吸引顾客。与主要通过降价促销手段来扩大销售有很大不同。因为天天都是低价商品,是比较稳定的低价策略。通过这种稳定的低价,消费者可以增加对店铺的信任,节省人力成本和广告成本,使店铺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低价商品的价格至少要比正常价格低10%~20%。否则对客户没有吸引力,也达不到推广的目的。
6.拍卖式的促销方式在当今时代,店铺众多,商业竞争激烈。简单过时的促销手段不足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于是拍卖成为了店铺促销的新思路。拍卖活动要写清楚商品名称和本次拍卖活动的拍卖底价。拍卖出售的商品有的高于零售价,有的低于零售价,让消费者觉得很戏剧化。拍卖是新鲜有趣的,但也不应该天天举行,否则就没什么新意了。平时可以选择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届时,消费者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拍卖活动,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人们在平时需要工作,即使他们对拍卖感兴趣,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
7.对比景点促销法通过换季、换款式、大优惠等方式给顾客优惠。同时,最新最受欢迎的产品被放在显眼的样品架上,标价是同类产品的两三倍而不是受欢迎的。比较同一货架下的两个价格最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当顾客发现新的受欢迎的产品时,他们通常会好奇地将它们与非受欢迎的产品进行比较。时尚的人倾向于看高价商品,实用的人倾向于选择便宜的非大众商品。这样,它可以促进这两种商品。
8.最高价促销法一般来说,价格促销其实就是降价促销,只有降低价格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也有一些店铺打破了这种经营套路,贴出了全市最低价最高价、大甩卖、跳价等各种广告,宣称全市酱鸭最高价五元一斤。这个广告是真的不假,让人觉得可信。同时隐晦的指出我们餐厅的酱鸭质量在全市首屈一指。片刻的惊喜之后,市民们很快开始争相购买全市最高价的酱鸭。其实这种促销方式也适用于一些零售店,尤其是针对高收入客户的零售店,可以用高价满足这些人的心理满足,彰显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促销的手段和方法
1.降价促销降价促销就是以低于正常的价格出售商品。最常见的使用方式有清仓、节日打折、日常特价商品等等。(1)清仓:促销季节性商品或库存时间长的商品、滞销商品等。通过大幅度降价。(2)节日打折:新店开业、节日、纪念日,都是打折销售的好机会。(3)每日特价: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赢得顾客上门,推出一日一物或一周一物的特价,让顾客以低价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低价促销,如果真的便宜,很容易引起消费者抢购。
2.有奖促销客户有时候想碰碰运气,所以抽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销活动。因为抽奖会有很多奖品,比如彩电、洗衣机等。,这样的奖项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参与兴趣,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推广效果。通常来说,参与抽奖必须具备一定的指定资格,比如购买某种商品,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在店内消费固定金额,或者正确回答某个问题。此外,在举行抽奖活动时,还应注意日期、奖品或奖金、参与资格、奖品的评选和发放方式等。抽奖活动必须明码标价,并公开抽奖过程,以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热情和信心。
3.折扣型折扣一般是在适当的时候,比如节日、季节,以低于商品正常价格的价格出售商品,让消费者得到实惠。(1)设立专区:即在店内设立一个区域或一个展示台,销售特价商品。特价商品通常是当季大量销售的商品,或者是库存过剩的商品,或者是过了保存期的商品,或者是外包装破损的商品。不要把一些变质损坏的商品卖给客户,否则会引起客户的反感,甚至被客户投诉。(2)节日和周末打折:即新店开业时,部分商品在节假日或周末打折销售,吸引顾客购买。(3)优惠卡折扣:向客户赠送或出售优惠卡。在商店购物的顾客可以凭优惠卡享受特别折扣。优惠卡的寄送对象可以是店家挑选的知名人士,也可以是多次或大量光顾该店的熟客。所售优惠卡的范围一般是不确定的,这种促销的目的是扩大客户群。(4)批量定价优惠:即消费者整箱、整袋、整桶或大批量购买商品时,给予优惠价格。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周转频率高的食品和日用品上,可以增加顾客一次性购买的商品数量。
4.基于竞赛的推广基于竞赛的推广是一种融合了动态性和参与性的推广活动。比赛突出主题或者介绍产品,既能引起产品的知名度,又能增加销量,比如喝啤酒比赛。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竞技活动,如卡拉ok比赛等,不仅可以让店铺热闹起来,还可以增加顾客关于零售店的话题,加深顾客对零售店的印象。
5.展览和联合展览推广。这意味着商家在促销活动中,可以邀请多家同类商品生产企业在其分店联合举办商品展销会,从而形成一定的声势和规模,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组织商品展销,比如各种节日套餐的销售等等。在这项活动中,通过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来促进商品的销售。
6.聚焦促销旨在吸引顾客持续购买,提高品牌忠诚度。聚焦是一种理想的推广方式。这种促销活动的特点是,消费者连续购买某种产品或连续几次光顾零售店后,可累积一定金额的优惠券,可兑换礼品或打折购买。
7.赠品促销赠品促销是指由店内指定人员将一种或几种商品免费赠送给进店的消费者,让顾客当场品尝和使用。这种促销方式通常在零售店统一推出新品或者老产品改变包装、口味、性能时使用。目的是快速向客户介绍和推广产品,赢得客户的认可。
8.免费品尝和试用推广。促销期间,零售店可在显眼位置设立柜台,免费品尝新包装、新口味的食品。非食品等新品免费赠送,免费试用,鼓励顾客使用新品,产生购买欲望。比如很多连锁百货都有美容专柜,为愿意免费试用新品牌化妆品的顾客做美容。国外零售店的香水专柜,经常用来免费试用。说了这16种推广方式,你觉得哪种推广方式更适合你?
给促销一个理由,让品牌不会受到伤害
稍微懂点促销的朋友都知道,促销伤害的是品牌。无论是打折还是买赠,过于频繁的打折都会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常态,不仅会造成促销疲劳,还会让品牌在恢复原价后更容易被忽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品牌会主动降低促销频率,或者以买赠代替打折。这些措施确实有效,但它们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
促销最重要的是给消费者一个优惠的理由,让他们相信我们的低价是暂时的,不正常的。
传统促销通常以节日作为自己的促销理由:春节大回馈、中秋团圆价、国庆大优惠等等。有些品牌或店铺会想出“周年庆”,这也是一种创新。
电商时代,发明节日已成惯例: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JD.COM 6·18购物节、苏宁8·18发烧节等等。各种原创节日成为电商促销的有力噱头,大有作为。
除了以上两个促销原因,我们还发现了更有趣的可能性:
有些超市为了获取顾客在信用卡中的个人信息,建立数据库,会推出“信用卡八五折”的活动。在推广初期,支付宝会和一些店铺或店铺合作,推出“支付宝付9折”的优惠。
饿了么前期,为了将流量从PC端引入移动端,会推出“客户端支付减免”的活动。
很容易发现,这些优惠措施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促进销售,而是为了培养一定的消费支付习惯或者收集客户信息。但是仔细想想。如果需要点外卖,饿了么会提供“客户支付减免”的活动,而美团没有这个活动。当两种订购方式对我们来说没有区别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哪一种?这不就达到推广的目的了吗?基于消费者的特点,我们在做营销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创造一种可能性,让消费者很容易看到企业在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企业才会有营销的主动权。虽然每个行业(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点是不一样的,但是企业在做营销的时候一定要创造一种可能,让消费者觉得企业是在帮他们满足欲望,做营销也是一样的。但是今天很多企业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做销售,而不是营销。
基于消费者的特点和变化,未来的营销其实就是做好三件事:
1.企业只有了解消费者,才能知道如何做正确的事情;2.营销本身是一个行动而不是一个概念;3.营销学会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解读对消费者的理解。一是从市场了解消费者,二是从产品角度让消费者知道你了解他。这两个维度必须同时做。
比如不同于90后购物的冲动,今天00后消费中的小实用主义让我们大为惊讶。00后虽然是享乐主义的代表,他们的消费欲望也很强烈,但他们绝不会“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只会买自己认为值得买的东西。当然,对于“价值”的概念会和00后有所不同,他们不会冲动消费,而是会选择符合自己实际需求、质量好的产品,也就是说他们比80后更务实。00后虽然物质条件相当富裕,但他们更愿意为快乐而花钱,但由于赚钱能力有限,他们会选择价格和品质兼备的商品。企业只有了解00后,才会做出合适的营销行动。
比如00后会从价格、品质、外观、实用性等多个维度考虑一个产品是否物有所值。同时我们也很看重品牌,但是我们心目中的品牌意味着产品的综合得分必须高。00: 00后对品质的认知是由品牌和价格来完成的。00后在消费价值观上的理性和务实,不得不让我们刮目相看。精明的消费在于“他们越来越懂得利用有效的网络信息,在丰富的商品资源中寻找合理消费的最佳平衡点。”这恰恰是一种消费理念——理性消费,表现在当今中国00后的消费方式上。可见,营销要从产品和市场两个维度去认识00后消费者。
还有一点就是为什么营销会特别强调行动,因为很多企业在营销中更愿意提出想法或概念,但却无法执行。星巴克在这方面比较成功。真正了解消费者,通过满足消费者的即时价值需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提出了属于我们忙碌生活中的第三个空概念。不仅提到了这个创意,还通过营销让人感受到了第三空间是怎么来的。所以它不在星级酒店开咖啡馆,而是在机场、商务中心等。为什么会被关在这些地方?它认为我们在这些地方没有自己的空房间,比如在机场候机。最郁闷的是没有自己的地方,逛商场最郁闷的是没有自己的地方。星巴克叫我们给第三空间的时候,用了一杯咖啡作为载体。正是因为它做了这个营销方案,才让我们突然觉得在一个没有自己空房间的地方,有了自己的空房间,有了熟悉的咖啡味道,有了人与人之间最容易的交流,有了一个可以不受任何干扰的做作业看书的地方。在完成这一点后,星巴克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记住:做营销的时候,不能只提一个概念,还要让消费者去接触,这就要看经营者是否知道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想说的是,在营销中一定要非常注重行动,了解消费者,因为我们的行动与消费者直接相关。
可见,营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从贸易营销转向关系营销,强调赢得用户,长期拥有用户。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抢占市场的关键已经转变为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营销正在从交易变成责任,从客户变成粉丝。总之,以消费者为中心是营销理论的核心思想。那么,营销理论的发展对我们经营者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要学会了解消费者的真实行为,不管是新消费者还是老消费者,他们是怎么消费的?需求有哪些新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评估每一个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的金融行为效果。简单来说,比如这个消费者可能会让我赚更多的钱。从财务上来说,他是一个重要的客户。然后,区分消费者,对每一类消费需求进行更细致的量化分析。大数据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其次,学会有效地将营销信息传播到目标消费者的头脑中。当然不仅仅是传统广告的需要,因为大家普遍对广告有一些刻板印象。传播的关键是告诉消费者,运营商通过与消费者交换数字化革命创造的产品和价值,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这一点正通过互联网营销成为现实。
第三,数字革命要求运营商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学会评估你对每一个消费者或者每一类消费者的投资是否值得。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为运营商提供解决方案和产品,将信息触达目标消费者的头脑。简而言之,是消费者在帮我们创造价值,而不是产品在帮我们创造价值。
面对营销理论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经营者要把消费者从营销目标变成企业发展价值链的组成部分,让消费者从局外人变成自己人。消费者和企业存在于一个大的合作范围内,共同寻求自己的利益,共同发展,相互依存。面对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思维框架。企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或部门都要学会站在目标消费者的角度思考营销和传播。
记住: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当面对营销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时,经营者首先想到的客户是谁?其次,客户对你的价值是什么?再次,我们应该向客户发送什么样的信息来影响他们的想法?最后,是分析每个客户或客户群体的理财行为。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