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准备情况怎么写(开题报告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撰写)

目录

1.项目背景

2.可行性分析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研究内容、要求和预期结果:

5.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和进度:

6.完成设计(论文)的条件:

7.参考

1、项目背景

背景:一般需要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能带来什么意义?

意义强调及时性和重要性。不仅是给自己解释,也是给导师、答辩评价老师等人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2、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项目所需的电子器件及相关材料价格低廉,易于购买,所需资金少,具有可行性。

(2)技术可行性:采用的软硬件技术有哪些?它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容易获得和使用。

项目负责人具备硬件设计、软件开发、调试等相关技能。

技术方案科学合理,灵活、安全、易用等优点为其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应用可行性:介绍具体应用场景及相关应用市场。它具有实用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国内外研究现状

(1)近几年来,有关这一相关主题的现有论文、著作、专家意见等。

(2)注意与题目相关的研究方法,评价相关学派,在宏观方面作出高度概括。

(3)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如果他们写得太少,他们可能会受到导师的批评。一般列出5~20篇参考文献。

4、研究内容、要求与预期成果

研究内容: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做什么,实现什么。

要求:(1)掌握搜索和下载文档的方法。

(2)熟悉毕业论文的写作。

准备怎么写

(3)掌握硬件及相关控制。

(4)熟练使用相关软件,掌握开发和调试的方法。

预期成果:开发系统,制作实物产品,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5、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根据具体的研究课题:

第1周到第3周,学生完成“开题报告”,通过开题答辩。
第4周到第5周,掌握使用XXX的基本方法,了解XXX控制的难点。
了解第6周到第7周温度等传感器的使用。
从第8周到第10周,使用XX编程获取待处理的传感器信息。
第11周到第12周,完善单片机程序,完成XX温度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第13周到第16周,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指导老师评审,审稿人评审,准备毕业答辩。

6、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已做好前期数据准备工作;

学过相关课程,非常熟悉XX的原理和使用;

项目开发所需的硬件和相关设备已全部配备完毕;

具备开发系统、编程、调试和测试环境。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标记和格式;

尽量使用近几年的参考文献;

最好有英文参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