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电子面单(拼多多电子面单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电商企业推行电子面单的背后,是一种控制数据、捍卫地盘的欲望。3月12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调查时发现,拼多多的电子面单增加了天天快递,但与已经推行电子面单多年的平台型电商相比,拼多多接入的快递企业数量还是比较单薄的。此外,拼多多推行电子面单,被质疑鼓励商家刷单,强制快递公司排队。分析认为,对于盘子越做越大的拼多多来说,电子面单的推行触动了多方利益,甚至被视为直接挤压了竞争对手的电子面单份额。尽管如此,平台还是特别需要推行忠于自己的电子面单,这是对数据控制权乃至行业话语权的争夺。

扩大快递合作团队。

电子面单什么意思

在电商领域不可小觑的拼多多,正试图通过调整业务来加强对平台的控制。拼多多为了实行多日拼多多电子面单,增加了联网的快递公司。根据拼多多在商家社区发布的电子面单信息,田甜快递开始支持拼多多电子面单,此外还有中通、申通、童渊、大云、百世、邮政等7家快递公司。

拼多多电子面单实施两周多,商家仍处于观望状态。几位入驻拼多多的商家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拼多多并没有强制要求商家使用拼多多电子面单,但仍可以使用菜鸟电子面单,或者直接向快递公司下单。但对于以拼多多为商品销售主渠道的商家来说,已经陆续接入拼多多电子面单,并与快递网点交换了之前购买的电子面单。

一位在拼多多卖女装的商家表示,他主要用童渊和大云发货,而正好拼多多电子面单包含了上述两家快递公司,他就申请开通了。不过,拼多多一位销售大件家具的商家直言:“目前7家快递公司都不是商铺主要使用的企业,比菜鸟电子面单的快递公司数量少很多,选择有限空。”商家还表示,有近三分之一的货物是通过安能物流发货的,但拼多多电子面单和平台本身没有安能物流的选项,只能勾选“其他”,对应的订单总是被投诉为虚假发货,平台需要扩大快递的覆盖面。

在拼多多开店一年多的商家今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拼多多刚刚开始推行自己的电子面单。与其他提供电子面单的服务公司相比,快递的数量和操作灵活性仍有待提高,商家、平台、快递公司仍需长期磨合。“引入更多快递公司向拼多多开放电子单端口,可能是拼多多的重中之重,数量有限确实会影响商家发货。”

日前,有不少声音质疑拼多多强迫商家使用自家面条,导致大量订单无法送达。拼多多直接回应《今日北京商报》记者“恶意中伤”。拼多多也否认推广电子账单是在鼓励商家刷单,称线上电子账单是为了解决虚假发货的问题。

为对方争食。

电子面单正逐渐取代传统纸质面单,成为快递公司和电商公司的标配。商家在选择电子面单时,往往会间接选择电商平台。“拼多多的买家越来越多,身边很多淘宝卖家也陆续入驻,但大部分都是用菜鸟电子面单批量打印发货。如果拼多多的电子面单足够成熟,会考虑在拼多多未来的订单中采用拼多多的电子面单。”上述卖女装的商家这样解释。

一位在拼多多、JD.COM、淘宝等电商平台同时开店卖洗发水的商家直言,如果商家能使用电商推荐的电子面单或者平台自己的电子面单,店铺会获得一定的权重,否则会被视为“隐形降级”。“目前拼多多并不强制商家采用自己的面单,也不觉得商家不采用会被降级,但是平台之间分离竞争对手的电子面单是很正常的。"上述人士表示。

“调整将允许企业在电子面单的使用上做出取舍。”一位不愿具名、主营折扣电商的经营者向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这样解释。“商家通过菜鸟电子面单发货时,即使消费者在拼多多购物,拼多多也不会直接掌握物流信息;同样,商家采用拼多多电子面单后,也就意味着相应的物流信息对菜鸟屏蔽了。”上述人士透露,拼多多的电子面单刚刚起步,菜鸟已经尝试了五年。前者短期内不会对菜鸟的电子面单产生强烈冲击,但仍会瓜分菜鸟的电子面单市场。

平台对快递企业的准入保持开放。2014年,菜鸟推出电子面单平台,首批快递公司达到14家。菜鸟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回应称,菜鸟的电子面单服务是免费向快递公司开放的,已经引入多家快递公司使用电子面单。

从行业来看,平台型企业争相推广电子账单免押。2018年5月,JD.COM对开放平台上的商家使用电子面单做出了新的规定。商户必须使用JD.COM无界电子面单或入驻JD.COM开放平台的快递公司的电子面单。商家不按规范使用电子面单,可能会影响演出效率。

拼多多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条件,鼓励商家采用自己的电子面单。根据品多多官方发布的“用品多多电子面单抢红包礼物”内容,店铺在2019年3月11日-20日开通并使用品多多电子面单发货,品多多电子面单≥50且累计5天的订单,发货的品多多电子面单在发货后48小时内有物流跟踪,可领取200元礼物。

捍卫数据控制

拼多多在实现自己的电子面单时,强调的是有意监管虚假发货。品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平台上的商家使用的是其他种类的电子面单,只负责在自己的电商系统中打击虚假发货,并没有帮助品多多平台根治虚假发货的顽疾,甚至存在部分商家与个别物流快递网点串通虚假发货但平台无法控制的“真空”地带。

电子面单之争的背后,是电商企业对话语权的争夺和对有效数据的争夺。“电商公司都在争夺大数据。平台一旦做大,物流数据自然不在别人手里。这是可以理解的商业竞争。”上面提到的电商经营者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很多家电企业推行自己的电子账单,是防止信息垄断和市场垄断的有效途径。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严控虚假发货等。可能是企业争夺电子端的说法,不想把自己有价值的大数据握在竞争对手手里,背后是商业规划。像当年顺丰和菜鸟的数据之争,菜鸟一家独大,顺丰能分一半。JD.COM、腾讯和许多快递公司纷纷站队,这显示了企业对数据控制的重视。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英表示,电子账单之争的核心是企业之间对数据乃至行业话语权的争夺。企业市场份额达到一定体量后,所有的技术和服务都不能依赖第三方,否则就意味着把把柄交给别人。

北京商报记者赵评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