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焦姣
掌上咸宁报道
“孩子从高中到现在成绩一直挺好的,但每逢大型考试总是表现得焦虑不安,极度不自信,要如何帮助他呢?”24日,家长王女士询问。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凯认为,考前的焦虑常源于自信心不足,担心自己还没准备好,考不出好的成绩。像很多考生在考试前五分钟还在埋头看书,心想万一呢?万一刚好看到原题呢?但是越有这种负担越容易进入一种“总感觉自己没准备好”的错误信念中。
因此,父母和老师应多肯定、多鼓励焦虑的孩子,多指出他的优势所在,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做家长的认可孩子,不是用笼统的“你真棒”表达,而是认可孩子的努力,可以是复习的举动,保持的时间,学习的主动……
孩子会焦虑,证明他觉得自己成绩不够好,存在着向上动力。我们要让其明白,有负面情绪很正常,但是也要学会给自己打打气,输入正能量,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重要的是要夸赞自己所达成的成就,可以准备个日记本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完成就打个勾,感到焦虑时翻看下,会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其次,考前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平时该吃吃该睡睡,复习突然加一剂猛料,废寝忘食地学习,反而会把身心弄得过于疲劳,进而影响考试的状态。休息不好,睡不好,会加重焦虑。早晨起床时间要准时,起床时间不规律会扰乱体内生物钟,引起失眠。午睡1小时左右最为合理,睡得太多则夜晚很难入睡。可以多听听音乐,经常运动等。
最后,父母应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要一家人围着孩子团团转,甚至父母都请假陪孩子读书,这是不可取的,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还会助长孩子的依赖心,削弱孩子独立面对考试的能力。明智的做法是,家长还是按平时那样工作和生活,但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在关心他,支持他,当孩子有焦虑时,父母能理解他。同时尽量避免家庭消极事件,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责编:张敏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