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场选拔战创投盛筵 百日环保赛亮点频出
6月24日、25日,由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作为指导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北大科技园主办,创业家传媒承办的2014“创启未来”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将举行总决赛。大赛自3月20日启动以来,历经国内6场比赛和1个硅谷专场,持续近百天时间,入围的65个项目即将展开最后角逐,冲击冠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海淀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承载着深度挖掘海淀丰富创新资源,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中关村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核心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海淀区人民政府积极实践政府激励创业,北京大学立足海淀深度挖掘自身创新资源的需要,创业家传媒充分发挥创新型孵化器的创新服务形态,共同打造了“创启未来”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
本年度的大赛以“节能环保”为主题,也有着深远的考量。近年来环境问题突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同时,环保市场领域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因此,本次大赛以节能环保主题,力图发掘出色的清洁技术、环保企业,培养创业氛围,促进技术和产业、科技和市场的结合。
项目概述
三个月间,大赛组委会共安排两场初创组选拔赛、四场成长组选拔赛、一场美国硅谷海外选拔赛比赛,期间累计收到报名参赛项目超过200家,其中,有159个企业报名参加成长组比赛,69个团队报名参加初创组比赛。通过组委会资质审核及与选手沟通协商后,累计安排参赛项目137家,占比过半,其中,成长组企业有97个,初创组团队40家。通过参加选拔赛进行现场路演,由企业家导师、投资人评委、行业专家评选出晋级项目65家,其中成长组40家,初创组20家,硅谷项目5家。
从参加选拔赛的项目来看,环保创业领域分布较为广泛,有传统的节能、固废废水废气处理等、也出现一些面对个体消费者的创意项目,比如水气净化设备、智能家居、可降解环保用品等,还有将互联网思维充分用于在环保领域上的项目,比如电商平台、回收平台等,可以说环保领域的创业已经突破传统的思维,完全进入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当中。(关于参赛项目的详细分析请见附件)
效果呈现
比赛激烈、投资邀约
作为创业大赛,促成投融资是这个平台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每场选拔赛中,组委会会配备3至4为投资人担任评委,对于有意向的企业,投资人会现场发放投资邀约函。赛场上“唇枪舌剑”,大家对产品进行激烈而有益地探讨,也让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杭州美宣建材有限公司曾拿到4张邀约函,北京风光日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威斯康太阳能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也拿到3张邀约函,获得评委的好评。
天津威斯康的创始人曾在天津参加过一次创业比赛,没有拿到名次,但在本次比赛中却拿到当场最多的3张邀约函,并顺利晋级。同一个项目,不同的结果,让这位创业者感受到了海淀办赛的专业和不一般的配套能力,赛后她也表达了入驻中关村的想法。
覆盖广、影响大
正如这位天津的选手,本次大赛虽由海淀主办,但参赛项目涵盖面是全国的、甚至是世界的。参赛的137个项目中,除硅谷赛的项目外,国内的项目在区域分布上以华北地区的项目为主,有70个,其次是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项目分布相对松散。每一组晋级的10个项目中,都有一半左右来自京外。
通过纸媒、网络、会刊等形式的宣传,大赛的覆盖人群也是广泛的。报名年龄最大的参赛者是一位1929年出生的老人——张行修,老先生让自己的女儿帮着在线报名,多次电话与组委会沟通,希望能通过大赛让自己退休后的研究成果得到转化,并专门从石景山赶到海淀观摩比赛。此外,超过60岁的报名者也有数位。新疆慧光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维族同胞,他也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参加比赛。
导师帮到实处
导师招徒制是本次大赛的选拔形式,很多创业者在赛前担心这仅仅会是一种“形式”。为了让导师帮扶落到实处,组委会在选拔赛后组织了晋级创业者赴导师企业参访、交流,特别是文一波、敖小强两位导师作为上市公司的掌舵者,也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半天时间与创业者们座谈、交流、共进晚宴,创业者们把平时的困惑、难处,赛场上没时间讲的内容都拿出来与导师交流。文一波的助理告诉工作人员,即便是文总带的研究生,一年与文总交流的时间也不过几个小时。座谈会后,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潘建通告诉其他选手,自己毕业后曾短暂在桑德工作过,但没有最终留下,自己曾经后悔,但没想到创业后的今天却成了文总的“徒弟”。
为了方便创业者与导师沟通,组委会为他们双方建立了微信群。导师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经常在群内交流,但每次“现身”都充满价值。导师文一波曾在一天清晨在群中呼叫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黄建军,并邀请黄总去他的公司洽谈,事后才知道文总有意与他们合作;上海习善环保科技公司创始人李家海一次在群中向导师文辉询问亚都投资其公司壁挂式空静一体机的可能性,文辉表示:有可能,会让同事跟进。微信群内的互动不仅体现了导师与创业者彼此之间的认可和熟悉,更体现了大赛的平台性——为大公司和小企业建立联系,通过合作、资源对接等形式进行有益地帮扶。
搭建平台、优化生态
大赛举行期间,与青云创投、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E20环境平台、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SEE基金会等机构展开合作,它们或提供参赛项目,或对嘉宾、评委的邀请提供支持,让本次大赛成为一个多家协力共进的平台,优化了环保领域的创业服务生态。
为了向创业者展现海淀优质的创业生态,大赛特意将选拔赛安排在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等园区、孵化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这里优越的创业环境和服务体系:东升科技园的比赛还未开始,就有创业者询问如何入驻,而当天担任评委的企业家吴昊也在赛后迅速将企业注册在了这里;在第一场和第二场赛中拿到最多投资邀约函的两家企业都表达了入驻海淀的意愿——“觉得还是这里对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比较到位”,而他们均为外地企业:一家来自天津和另一家来自杭州。此外还有多家企业已经落户北大科技园。
这几家企业分别为(数字为注册资金):
北京蓝洁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迁移至东升科技园,500万)
天津威斯康太阳能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正在洽谈)
杭州美宣建材有限公司(正在洽谈)
北京工道微尘净化技术有限公司(已注册北大科技园,1000万)
北京工道烟气治理技术有限公司(已注册北大科技园,350万)
北京工道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正在注册北大科技园)
北京霾金科技有限公司(已注册北大科技园,50万)
亮点回顾
(一)、以“节能环保”为主题
作为一个持续三个月的创业赛事,专门以“节能环保”为主题是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环保领域虽然发展较快,但整体较为低调、传统,参赛动力不如互联网企业强,在表达自己的能力方面也较弱。大赛评委,青云创投合伙人朱岩感慨地表示:“我在清洁技术领域这么多年,没想到你们有勇气办这样一个主题的创业大赛,但是他们真的很需要这样一个平台”。
正如朱岩所说,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都需要一个筛选技术、展现项目的平台,发起环保主题的创业大赛实际也是业内呼唤。作为优秀创业者代表而担任评委的北京蓝洁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昊在赛后表示:“现在的创业环境就是好,有专注环保领域专业的大赛,我们那时候参加创业比赛都是跟搞互联网的公司一起比,很不科学”。
(二)、导师制选拔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创业者的参赛收获,发挥成功企业家的帮带作用,让创业者快速成长,大赛通过赛制创新采用导师招徒制。组委会分别邀请了仁创科技董事长秦升益、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雪迪龙科技总裁敖小强、工道控股总经理李春安、聚光科技董事长姚纳新、清华阳光总裁文辉担任国内历场选拔赛的导师。
师徒制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第一场选拔赛的选手,南京意陶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兰清泉在报名时就表示,自己的项目与导师秦升益早年的研究相近,这次一定要向秦总请教切磋。导师文辉很细致认真,选拔赛时对每家企业都会一一点评,常熟奥首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侯军赛后在参赛微信群中表示:“文总的点评很用心,对每家企业提供的实战思路和方法,很值得学习。” 北京英佛曼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魏耘也称赞:“文老师温和而敏锐,充满对创业者的尊重,点评本身和对事物的态度都非常值得学习!”
师徒制为企业家赋予责任,也为海淀相关产业链条上下游的互动发挥了表率和示范作用。导师文一波表示:“桑德集团未来希望成为一个平台型的企业,我希望在我的平台能串起今天这些细分的垂直企业”。
(三)、评委构成多元化
考虑到环保企业,特别是早期环保企业市场性较差,但不乏好技术的情况,本次大赛摒弃传统创业比赛单纯以投资人为评委的形式,而是加入了学者、环保基金等元素,让评比更为公允,也让创业者能对接到更多资源。
例如5月10日初创组的选拔赛,由于很多项目在技术上还要优化,组委会便邀请了北京化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博导屈一新担任专家评委;又由于项目较早期、市场性差,评委团中还增加了一位天使投资人,并邀请了专注环保领域项目资助的YBC组织和SEE基金的负责人来担任评委。
(四)、全球路演的硅谷赛
当地时间6月11日下午,大赛在美国硅谷举行了专场比赛。在这之前,组委会已经与Icamp、z-park、科创硅谷、瀚海等当地孵化器建立联系,招募了20多个报名项目,有17家通过审核参与比赛,最后晋级5家,涉及废塑料治理、空气污染治理、清洁动力等领域,且均具有适合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特性,说明了环保技术两国之间的可借鉴之处,更突显了本次大赛的桥梁价值。
大赛摒弃形式主义,邀请美国投资管理集团主席兼总裁Michael F.Bianco、青云创投创始合伙人叶东等两国知名投资人担任评委,他们对每一个项目都认真剖析、仔细记录,非常负责。有感于大赛的精彩,在硅谷和中国拥有超过10年风险投资经验的叶东在赛后表示:“我来硅谷来早了,现在有这样好的平台,给创业者创造的机会比我们当时好的多。”
本次硅谷赛还是创投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路演。为了贯彻习总书记把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列为首都四大核心功能之一,并对中关村创新发展提出“五个着力”新要求的指示,海淀区打造了中关村创业街,引入多家创业服务机构,其中便有创业家传媒的黑马全球路演中心。硅谷赛当天,北京的评委便在这里与硅谷赛场进行实时视频连线,并提问互动。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主任孟景伟也莅临现场,向中美两国创业者、投资人致以问候,并邀请海外创业者来到中国、落户海淀。
创业过程是充满挑战的,但创业路的终点一定是一片阳关明媚的风景。过去三个月的大赛是精彩的,充满实质内容的,但大赛还没有结束,6月24日、25日,来自全国各地,包括硅谷的创业者们将重聚一堂,进行最后的角逐,这是创业者的盛筵,更是环保界的盛举。欢迎各位朋友前往北京北大博雅酒店前往观摩。创启未来,期待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