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媒体运营工作是什么(安徽发布通报!5个政务新媒体不合格)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12月31日,安徽发布“关于2021年第四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的通报”,此次检查中,安徽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备案的845家政府网站总体合格率100%,5个政务新媒体不合格。下一步,安徽将进一步加大政务新媒体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整改,切实消除“僵尸”“空壳”“不务正业”“不互动无回应”等问题,及时关停并转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以及无力运维的账号。

基本情况:

845家政府网站总体合格率100% 5个政务新媒体不合格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2021年11月24日至12月27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开展了2021年第四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工作。

据悉,本次对安徽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备案的845家政府网站进行了全面检查评分,检查比例100%,总体合格率100%。总体成绩较上季度有所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平均得分为105.64分,省直部门网站平均得分为93.45分,均比上季度有所提升。其中,宿州六安、黄山、滁州、铜陵、淮北马鞍山亳州芜湖等市级政府门户网站,六安市裕安区、临泉县、阜阳市颍东区、定远县、全椒县、宁国市桐城市潜山市、安庆市迎江区、来安县阜南县等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省退役军人厅、省发展研究中心、省粮食和储备局、省地矿局、省广电局、省民委、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林业局等部门网站评分靠前。

在政务新媒体检查中,以我省在“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中备案正常运行的4653个政务新媒体为总体样本,共随机抽查全省各级各类政务新媒体775个,占我省运行政务新媒体总数的16.66%,抽查比例较第三季度提高1.06个百分点。本次继续对省直单位和各市、县(市、区)政府开设的政务新媒体实行全覆盖检查,其中省直单位政务新媒体184个(含“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微博、微信),市、县级人民政府开设的政务新媒体232个,其他政务新媒体359个。检查发现5个政务新媒体不合格,总体合格率99.35%,比上季度提升0.96个百分点。

对于上季度通报指出的问题,截至目前,除“安徽省供销社”新浪微博信息发布更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外,上季度通报指出的其余12个不合格政务新媒体均已完成整改,其中,10个政务新媒体已注销关停,2个政务新媒体已更新正常;部分政府网站专题专栏信息更新不及时问题已改善。

发现问题:

办事服务内容不够实用 部分政务新媒体信息基本以转发为主

此次检查中发现不少问题,比如政务信息发布不够规范。个别网站公开的乡村振兴局机构信息仍是原扶贫开发办公室机构设置信息。部分网站发布的政府信息不够规范,有的政府文件和政策解读发布栏目类别错误,有的政策文件有效期标注错误,有的政策解读类型标注错误。网站内容运维仍需加强,部分网站信息与栏目主旨关联度不高,一些网站链接维护不及时,提供的外链无法访问。

办事服务内容不够实用,有的网站办事服务事项分类不精准,有的归属类别错误,有的应归类未归类。部分办事指南要素不全面,如缺少设定依据、办理材料、办理流程等要素,未提供规范的申请表格及示例样表等。部分办事指南提到的政策文件未明确具体内容,不方便公众查阅,有的存在表述含糊不清的问题。

政务新媒体仍存在突出问题,少数发布类政务新媒体账号长期不更新,有的政务新媒体运营维护力度不够,如“铜陵市水警支队”新浪微博关注人数仅有14个。一些单位在同一第三方平台开设多个政务新媒体账号。有的政务新媒体关闭用户留言评论功能,互动交流渠道不畅通。部分政务新媒体信息内容建设质量不高,基本以转发为主。

整改要求:

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 政务新媒体账号或被关停

根据此次发现的问题,我省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信息内容审核把关,坚持权威渠道、先审后发,从源头上把控信息内容质量,确保不出现严重表述错误等底线问题。加强栏目建设和管理,分类明确规范,及时调整归并,确保不出现空白栏目或更新不及时问题。做到动态监测网站外链,确保准确合规可用。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提升政府网站办事指南准确性规范性,着力完善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在线办事体验,让公众更好通过互联网渠道办成事。

政府新媒体运营

进一步加大政务新媒体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整改,切实消除“僵尸”“空壳”“不务正业”“不互动无回应”等问题。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有效开展清理整合,及时关停并转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以及无力运维的账号,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进一步加快拟关停政务新媒体注销进度,加强与第三方平台沟通,及时跟进反馈,切实保障关停到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编辑 王翠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