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期《葛粉大谎言》里,我们了解到:市面上售卖的野生柴葛粉,绝大部分都是靠不住的,除非生产流程你能够全程参与。
在第二期《葛粉大谎言》里,我们了解到:葛粉的品质好坏,并不是因为它是野生的或者种植的,而是取决于它生长周期是否足够长。
本期将为大家讲述市场上关于葛粉识别的一些常见谎言。
1、 颜色发黄的为野生葛粉,颜色发白的为种植葛粉
错误!不管是野生的还是种植的,做出来的葛粉只要干净,都是白色的。颜色发黄的,基本都是有杂质的。
2、 泡熟后颜色深的是柴葛粉,颜色浅的是粉葛粉。
错误!不管是野生的还是种植的,不管是柴葛粉还是粉葛粉,只要制作时反复过滤干净,最后冲泡出来的颜色都是几乎无色。
(这里要为我们的农民朋友说句话,乡下手工制作,因为工艺条件不够,大部分手工做出的葛粉,都是略微带一些淡黄色,不能说因为这个颜色的问题,就说农民做的不正宗。只是说凭颜色,是无法分辨出柴葛粉和粉葛粉的)
3、 柴葛粉冲泡后有淡淡的葛香味,粉葛粉没有。
错误!两者在加工的时候都是经过反复的过滤、沉淀,气味上几乎没有任何差别,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
换言之,柴葛粉和粉葛粉,在外形上根本无法分辨,普通消费者不要试图去尝试区分。
有的网友问,那是不是没有办法分辨了?
抱歉地告诉你,作为普通消费者,的确是这样,除非拿样品去找检测机构进行葛根素含量检测,没有别的办法,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办法,大概率是想让你买他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