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敏
10月21日,“焕新·WE来了”平安银行2021,公众和风险开放日在深圳举行,超过150名投资者、分析师、媒体和雪球V来到了活动现场。平安集团平安银行总经理兼联合首席执行官、董事长谢永林带着平安银行的管理层参加,与您沟通,解释平安银行企业业务从防御到攻击,从卓越到强大的理念和方法。
《投资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五年的转型,平安银行走上了一条不同的企业业务增长道路,并继续加快企业业务模式向生态模式的升级改造数字经济建立公共用户价值评估和分级管理体系,加强科技创新贸易银行建设和利用复杂的投融资,成为AUM和lum的主要客户,深化“风控脑”对投资组合风险的前瞻性预测和动态控制。平安银行正在为公众打造新的动力,并开启新的增长曲线。
谢永林表示,随着银行零售战略转型进入第二阶段,企业业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首先,本行继续在企业债务业务和流动性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二,公司可以在资产方面发挥识别能力、风险能力和定价能力,更好地发现资产和创造零售产品,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规模。现在这套公私联动机制已经非常成熟。公众和零售业将通过更有效的协调,促进零售业转型第二阶段的顺利实施。平安银行要利用全行稳定发展的时间窗口,利用企业重启的势头,合理配置资源,努力加强和拓展企业业务。
胡跃飞总经理:公司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势头强劲,空间广阔
开业当天,平安银行行长兼副行长胡跃飞郭世邦、董事会秘书周强和总行企业业务总监、交易银行部总裁李跃分别分享了新运营模式、风险管理、复杂投融资业务和交易银行业务的企业业务成果。
胡跃飞指出,从业绩来看,经过三年的转型,平安银行企业业务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业务增长能力显著提升。从一月至2021年9月,平安银行的企业业务收入为331亿9300万元,同比增长9.7%,其中营业银行营业收入增长28.5%。公司客户的数量继续增长。2021年9月底,企业客户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70300,同比增长2.19倍;新客户存款余额2550亿元,占公司存款余额的12.48%,客户质量明显提高;在减少近1000亿高成本活跃负债的前提下,企业存款日均余额同比增长8.8%;公司负债结构和成本继续优化,公司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同比增长23.0%,占比34.1%;全行企业团队年平均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12.3%。
依托平安集团强大的综合金融优势,作为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的“1+n”引擎,平安银行借助综合金融机制的转型升级,实现了投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此外,平安银行还全力打造“数字银行、生态平台”三张名片。平安银行以星云物联网、开放银行和数字口袋为重点,不断增强产业链的大规模整合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极大提升平台赋能和数字化运营服务能力,“科技型企业银行”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胡跃飞表示,从归属角度来看,平安银行重启企业业务得益于正确的战略导向、稳定的资产质量、零售转型的成功、集团投融资业务以及一支成功的企业团队。转型以来,平安银行继续践行对公业务“3+2+1”经营战略,构建了“AUM+lum+平台”业务模式和对公业务“业务+技术+风险”一体化管理机制,并深度利用了人工智能(AI)、区块链、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推动业务创新,加快数字化运营。
展望未来,胡跃飞认为,环境在变化,客户的选择也在变化,平安银行的企业经营模式也在随之变化。在影响公司业务的诸多变量中,最强大的两个变量来自工业数字化和社会融资的结构变化。工业数字化将重建企业银行的所有业务要素,改变“账户”、“交易”和“客户”的固有概念和范式。客户的业务逻辑正在快速迭代,从线下到线上,从单一客户到生态客户群,从封闭服务到开放服务;交易银行依托平台、数据、互联网,在交易场景、交易对象、交易需求服务等方面拓展业务广度和深度;社会融资结构的调整也在重塑企业经营的传统资产负债表,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巨大发展将为公司的业务创造更多新的轨道。工业化、投资银行和专业化的投融资生态将演绎更多新的发展故事。
平安银行将通过“星云平台、开放银行、数字口袋”等新渠道全面提升多元化、大众化客户接入能力,实现服务平台企业向服务平台用户的转型,开辟用户向客户的转型路径,为公司业务的发展建立强大的客户基础。同时,以数字为起点,围绕交易银行的账户、交易和风险控制逻辑,实现产业链的四流互通,依托数字账户与消费端、产业端、政府端的平台生态建立联系,构建企业数字分销及配套权益体系,打造服务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整个市场债券发行规模超过50万亿,A股股权融资规模近2万亿,并购业务规模超过1.2万亿。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复杂的投融资需求,为平安银行探索优质资产和服务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此外,面对新形势,平安银行将通过智能风险控制为公司业务周期的顺利进行提供关键支持。
胡跃飞表示,展望未来,作为集团企业业务的引擎,平安银行业务将以强大的“综合金融和科技能力”强化四大新动力,辐射平安生态“百万客户、千万用户”的广阔潜力,打造最具特色的“科技交易银行和复杂投融资生态”,开启新的增长曲线!
周强:“不同投融资生态银行”的五个不同标签和三种生态玩法
开幕当天,周强表示,平安的业务体系以“光”为核心,复合投融资是双光的积极实践者,有“多少”、“快”、“好”、“深”、“宽”五个标签。他用《五个好青年的成长》来比较平安银行创建的“不同投融资生态银行”。
“多元化”意味着平安银行拥有4000多人的企业客户经理团队和完整的账户系统。是平安集团金融业务的“引擎”和“主战场”。也是平安集团投融资资源的牵头执行人。它有许多可用的双光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双光效果。
“快”是指平安银行利用平安集团的资源来支持平安银行资金所面临的客户痛点平安集团在汽车、基础设施、房地产、医疗卫生、科技等领域的产业布局,也有助于平安银行更好地开展复杂的投融资业务。
“好”是指平安银行双光模式带动的投融资规模大、增长快,这是由于建立了集团金点与背后区域相结合的资源协调利用机制,使集团资源真正为银行所用。通过2.0版集团财务合作的升级和团队思维的转变,实现了集团黄金项目团队。
“深度”是指平安银行以“房地产投行、房地产银行研究、房地产甲方”为重点,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构建汽车生态、房地产生态、房地产生态等投融资生态系统,基础设施生态和资本市场通过以兴业银行为载体和牵头方的“四位一体”协调机制、投行管理、交易线和集团金融,形成综合性的复杂投融资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拓展客户的AUM和lum,实现客户深度运营。
平安银行的差异化模式也将被更广泛地复制和批量使用,“从点到面”,即“宽”。周强还介绍了平安银行“18类复杂投融资”系列2020,“36类复杂投融资”系列在2021进一步升级。对于客户而言,平安具有更强、更快、更便宜、更全面的特点,可以为客户解决难题。
对于平安银行深度关注产业生态的打法,周强分别从汽车生态、房地产生态、基础设施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例如,在汽车生态方面,他举了一个例子。平安银行与一辆汽车合作。b端不仅可以通过行业+投资行为为主要融资、债券承销和债券投资提供“商业银行+投行+投资”服务,还可以通过行业+交易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订单融资服务,为下游经销商提供库存融资和消费性购车融资服务,帮助整个链条的生产和销售。在C端,平安银行的汽车金融中心支持汽车终端消费者的购车融资。周强表示,平安银行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成为汽车生态领域领先的投融资银行。
周强提出,平安银行作为具有这五大特色标签的“五好青年”,将乘势而上,顶住潮流,努力成为“荆棘兄弟”,为全行企业业务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李跃:“我在平安银行的开放日看到了一头真牛”
2020年12月22日,平安银行及其合作伙伴联合发射了“平安一号”卫星(即启示录08星),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射物联网卫星的金融机构、第一家建设新型物联网的商业银行、第一家开发新型卫星终端的贸易银行。马华腾表示,作为行业供应链金融的先驱,平安银行已经构建了一个开放的银行数字服务生态系统,包括卫星、物联网、数字口袋和数字资产。目前,本行已接入数千万地面物联网设备,为数千万互联网b端用户提供服务。业务+技术+运营+风险紧密合作,打造平台金融、供应链金融票据业务、业内最强的贸易银行阵营,具备跨境离岸和资金管理业务能力。
李跃介绍,在平安银行“科技领先、零售突破、企业卓越”的政策指引下,在企业经营“点-线-面”的新发展趋势下,交易银行应从账户、数据、交易三个方面入手,成为不同的交易银行。
一是创新账号理念,打造互联网概念的数字账号,通过统一账号ID等三大核心账号产品,覆盖1000多个b端、C端、g端平台,客户获取能力是传统玩法的30倍,带来660万用户。此外,平安银行通过升级后的开放式银行将账户与生态相连,并与其合作伙伴一起运营和发展。目前,平安银行的此类服务已覆盖全球100强互联网平台的60%。
二是嵌入企业交易,从金融服务到场景服务,通过数字口袋和数字金融资源两个平台实现企业运营的全过程,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达到活跃交易的目的。平安银行数字Pocketapp作为本行统一的企业业务平台,持续进行体验、功能和运营升级,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和非金融数字服务,成为企业主的便携式数字商务管家。目前,digitalpocket的月直播用户已超过50万,比去年年底增长132.5%。数字资产采用灵活可扩展的微服务架构,支持公有云、私有云等部署方式,成为大中型企业的隐形CFO,将服务整合到企业交易流中。
最后,为了发现数据的价值,平安银行独立搭建了“星云物联网平台”。通过每天数千万台物联网设备和1亿级数据,平安银行有效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创新了供应链融资模式,显著提高了金融可用性。截至2021年9月,平安银行的“星云物联网平台”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超过1300亿元的融资。凭借数据能力和强大的中间办公室能力的结合,平安银行继续降低每一项成本比特数据运营成本,提升每个比特数据资产的价值,进而提升每个客户和每个客户经理的人均数据服务量,用数据覆盖迭代网络和人力覆盖,更广泛地接触客户,更多地释放银行家的能力,让客户少跑腿,多跑数据。
在演讲中,李跃还展示了平安银行如何通过在牧场上为奶牛安装可穿戴设备,并在智能农业现场结合人工智能摄像头,实时监控其生理特征、身体状态和活动轨迹。因此,星云物联网掌握了这些农业实体的实际生产能力,并通过养殖贷款等创新产品为农业实体提供高达8500万的融资。
马华腾表示,在数字化浪潮下,在交易银行账户、交易、科技数据等新玩法的背后,平安银行对用户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基于此,平安银行发布《平安银行企业用户数字化价值体系白皮书》,构建评分模型,探索新的用户价值体系,通过数据资产(来源)、行为、运营资质、收入贡献和生态溢价五个维度来衡量综合财务收入、综合生态价值和全生命周期价值。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打造一个“双赢银行”的电子银行和一个真正开放、高效的银行交易平台。
郭世邦:资产质量经历了从“-”到“+”,从拖累到核心竞争力的磨砺
在“企业卓越”战略的指导下,郭世邦管理的企业风险管理团队完成了企业和零售规模及结构的调整。目前,企业客户数量已更新一半以上,优质新客户已成为资产质量稳定的坚实基础。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平安银行的不良率和逾期60+率大幅下降,准备金覆盖率不断完善。目前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同时,经过逐年持续优化,“二期+三期”贷款比例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在谈到企业业务风险管理的转型过程时,郭世邦表示: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到“+”,从拖累到核心竞争力。
郭世邦指出,这些成就背后是“体制+机制+团队+平台”的有机结合风险管理系统。以制度和机制建设平安风险文化,以专业团队的强大执行力打造平安银行风险管理战的活力;通过智能技术平台实现风险控制、管理和开发。
平安银行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模式,实现科技风险管理两大核心成果。一个是智能风险控制平台,它是一个人机一体化的数字“风险控制大脑”,另一个是智能专项管理平台,它是一个生态双赢解决和处置的“云平台”。
智能风控平台将贷前、贷中、贷后、预警等信贷业务全过程集成到在线和数字化管理中,集成8个不断迭代的智能场景应用,实现风险控制、管理和开发。郭世邦举例介绍,智能风控平台的智能尽职调查系统可以将客户经理的工作量减少80%,解放和授权客户经理,实现财务报表图像的自动OCR识别和智能主题匹配,平均准确率92%。汽车经销商单笔融资业务审批时间由传统模式的7-10天缩短为15分钟。平安银行创建的“领先”贷后管理方案,通过系统挖掘加强管理、减少人工工作量的节点,实现贷后“机为主辅”,最大限度地提高贷后管理工作效率。
据悉,智能专项管理平台实现了专项资产收缴、处置全过程100%在线运行,将专项资产收缴、处置流程梳理为120+标准收缴动作,实现了闭环,从案件划分、尽职调查、一户一策、方案实施到账户收款全过程的节点和任务。即使在2020年疫情期间,特别管理经理也没有离开家,收集工作照常进行,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同时,智能化专项管理平台实现了案件移交、尽职调查、方案制定三大结算环节的自动化。撰写尽职调查报告的平均时间已从过去的11小时减少到0.4小时,单一税务验证的时间已从6小时减少到1小时。例如郭世邦表示,智能专项管理平台与法院系统的在线连接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诉讼模式的备案难、诉讼慢、归档难、成本高的问题。诉讼周期最快从180天缩短到25天,实现重大资产的快速一步处置。
郭世邦说,现在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平安银行从不忘记初衷,坚持风险底线。始终以创新思维、果断行动,不断争先,支持业务蓬勃发展,使风险管理继续成为平安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谢永林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未来,通过深化科技赋权、综合金融和公私联动,平安银行的企业业务不仅将走出独特的二次增长曲线,还将在零售转型战略中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