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丰县疫情最新消息(“七个一”、“135”……闽北各地摸索出不少有效的战“疫”方法)

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

闽北各县(市、区)

摸索了不少有效的工作方法

为全方位做好防疫工作争取了主动


建阳:推行“七个一”工作法阻击疫情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形势日益严峻,连日来,建阳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密切关注疫情变化,周密部署、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推行“七个一”工作法,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和武汉等地返乡人员摸底排查工作,建阳区卫生健康局组织医护团队采取“上门送上一封信,一套防护工具、一套消毒药品、做一次健康体检、赠送一支体温计、免费赠送一次血检、确定一名责任医护联络人”的“七个一”服务排查办法,做好防护工作,遏制疫情蔓延。同时,要求社区、基层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对所有从武汉等地返乡的人员全面摸排,在十四天观察期内每天对返乡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跟踪随访,并登记上报,实时监测。

“每天随访跟踪返乡人员的体温状况,如发现异常人员,我们医疗机构立刻派医务人员入户,进行现场监测,根据实际情况研判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建阳区卫健局党组成员陈文勇说。

浦城三省交界乡村实施联防联控

2月1日,闽浙赣三省交界的浦城县盘亭乡、官路乡和江西省广丰县铜钹山镇、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4个乡镇8个行政村开展联防联控行动,在国省道交汇处与通村路口安排人员轮班看守,倡导相邻村民“你不来我不往”,共克时艰。

盘亭乡深坑村与廿八都镇浮盖山村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两村之间除205国道互通外,仙霞古道也是村民来往的要道。不少村民和邻省邻村村民有姻亲关系,有些人想趁着天气好拜年走亲戚,就会走这条省际通村山路。

江西广丰县

“为防止疫情传播,我们把路封起来,劝告大家不要串门走动。”经过讨论后,两村决定一起堵上这条古道,分别在村里发布通告,并安排人员在出入口处轮流值守。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盘亭乡和官路乡率先与浙江、江西相邻的乡镇构建“部署互动、信息互通”的联防联控模式。毗邻各村还建起了防疫协作合作群,加强信息互通,强化区域联防。三省交界的4个乡镇党委书记、8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及相关镇村干部等共37个人都进了群,交流想法,交换意见,促进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落实。

“135工作法”,筑牢疫情防护墙

日前,邵武市通泰街道向南社区,街居干部、驻区党员、医护人员等,来到居住在辖区的湖北返乡人员胡女士家中,为其送上蔬菜、水果、面等生活用品,了解家庭最新情况、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同时,进行了体温检测和有关信息登记。

“有他们的关心和安抚,我们一家都很安心!”胡女士说。她们一家三口均为春节从湖北返回邵武的人员,目前家庭成员情绪稳定,都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居家隔离观察。

通泰街道辖区常住人口多,约占邵武市城区人口的一半,疫情防控压力极大。邵武市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组织党员先锋队入驻社区,补齐人员配备短板。他们与街居干部、医护人员等深入居民群众家中,开展地毯式排查,已累计摸排出湖北、武汉返乡人员106人。

与此同时,他们通过流动喇叭、防疫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做到网格作战、人人知晓、户户排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疫情防控网络。

为了稳控湖北返乡重点人群,在街道党工委强有力的领导下,他们与时间赛跑,迅速推行“135”工作法。

“一”:即对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实施“一人一档”,对其入闽时间、交通工具、每日体温、身体状况及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身体状况等进行实时追踪更新。

“三”:即对湖北(武汉)返乡人员采取街居干部、驻区党员干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等“三包一”,每日随访2次,对其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生活物品采购及其他需求提供帮助。

“五”:即对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入户随访时做到“五个一”,即送上一支体温计、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液、一份宣传册、一张健康登记表,并叮嘱居家隔离的相关注意事项。

除了入户走访,他们还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形式,随时了解湖北返乡人员的有关信息,实时掌握居家隔离情况。

通过“135”工作法, 联防联控,做足重点人员工作,赢得民心,稳住人心,筑牢了基层一线疫情防护墙。

来源:闽北日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