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新手小白而言,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准备创业之前,留多少钱合适?有人会说,大咖们都说创业是一场需要“all-in”的游戏,怎么还能留点钱下来呢?
告诉你,大部分的新手都会拿着对这个标准的片面理解,把全部的身价——甚至去借钱,然后押到创业中去,钱一投进去,就开始沾沾自喜,以老板自居了。创业的正经事没干几件,成功人士的臭毛病倒是学了一身,换车,泡吧,装修办公室,招女秘书等等。这么做的人大有人在,这其实把所谓的“all-in”理解反了。这个“全部押上”的意思,是要求创业者全身心,全资源,全天候的投入到业务中,恰恰不包括全部的钱。
为什么呢?因为创业是个高风险的活儿,失败的概率极其高,大部分人都活不过前两集的。能在街面儿上见到的各种什么什么总,大多数也只是外表光鲜而已。正因为大咖们深知其中的厉害,才说要全部押上,要求创业者心无旁骛,毫无保留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奉献一切。但这里,真的不包括钱。万一失败了呢?咋办?正像老话儿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在钱在,还可以东山再起,否则,一次失败的心理打击连带让人喘不过气的债务压力,估计很快就能把一个人折腾废了。
有人说了,没钱或者缺钱怎么创业?这个不在今天的讨论之列,咱们留在下回分解。来,点这里,关注一下。
今天要说一个公式,算一算创业前,留多少钱合适。我们先做几个假设:
假设一:的你项目两年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传统生意,两年不盈利还没倒闭,对于新手来说已经很好了。要知道,中国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才几年?
假设二:你单身,身体健康。
假设三:你父母有退休金,无需你在物质上的资助。
假设四:两年以内你没有主动规划大的人生变化:例如结婚买房之类要用大钱的地方。
假设五:两年后,创业失败,你能用半年的时间完成善后,并能找个地方正常上班。
好了,这个计算公式如下:
当地人均工资×(24+6)个月×1.5,比如你的城市的人均工资是5000,那么最终算下来你需要留225000,才比较安全。
解释一下,人均工资,也就是当地人的平均购买力、平均生活水平,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法从创业中获得收益,起码还不至于过分降低日常生活质量,不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样反人性的事,长久不了。24个月,是你公司维持的周期,6个月是你善后和重新找工作的时间,这期间,要确保自己无论如何自己也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样的准备金安排才能免去火烧眉毛的近日之忧。最后那个系数1.5,是用来应对生活中的计划外事件。比如吃高价饭,比如迎来送往,比如手机丢失等等。
另外,还有一个小技巧也一并奉上,你必须把这些钱放到一个你自己取不到的地方,比如让你的父母,以他们的名义存个两年定期什么的,并且要立下规矩,两年内,谁都不许动。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新手创业受挫的时候,往往容易沦为赌徒,不到山穷水尽绝不会收手。希望你不是这样的家伙,不过还是预防为先比较好,对吧。
这些工作都做好了,你还有充裕的资金?那就去乘风破浪,放飞自我吧。请带上你所有的激情和好运,开始你崭新的创业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