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朋友送了一本书《任正非传》,作者给出的副标题是名声显赫又沉默如谜。这是一本关于讲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创业史的书籍,任正非至于华为而言,是创始人、掌舵者,更是精神领袖。而对于外界来说,总是讳莫如深,神龙见首不见尾,神一般的存在。或许是因为这里面美国对华为公司的制裁,才使得他不得不出来面对公众,面对媒体而发声。华为公司,虽说是一个民营企业,但现在对于大众来说,都俨然成为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
本书就是讲述任正非从四十三岁开始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南征北战,纵横海外,把一个山寨公司打造成了震惊世界的科技帝国。他以“活下去”作为公司发展的最大动力,以“深圳速度”飞速发展,带领华为不断壮大,从中国走向世界,使华为从“土狼”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并改写了“全球电信业的生存规则”,成为全球电信设备巨头之一。
任正非
读书阅读,看名人传记,就是要从他们身上学习成功者的经验教训,并不断完善自己。看《任正非传》也不例外,虽说时代造就英雄,英雄都有落寞的时刻,但是为什么都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创办的企业,有多少在宦海沉浮中都销声匿迹,能存活下来的已是寥寥无几,像华为这样的公司,不但生存下来,而且发展不断壮大,甚至于都已经引领了时代潮流,这应该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的。
奋斗才能生存
任正非创办华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好了的,人都是如此,穷则思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生活极其艰苦,能活下来都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纵观任总创业历程,我发现奋斗贯穿于他们的始终,不论是刚刚起步阶段,还是后来有了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时候,他们实行的奋斗作为一种努力的目标。不论是他们的“床垫文化”,还是后期的“再创业运动”,都是以生存下来作为奋斗的唯一目标。
无论这个世界好与坏,我们都要为之奋斗,无论是公平还是不公平,无论是付诸行动,还是终有回报,无论是残酷现实还是温暖美好。因为我们的奋斗,不需要任何理由,更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奋斗可以使你走出迷茫,找到人生存在的真实意义和价值。
华为
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虽然以前也曾提到过公司的发展规划、愿景,但是或许是自己的格局不高,目光不够远大吧,总是把这些说完似乎就完了,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以前我们把愿景贬义化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愿景不就是给员工“画大饼”吗?能不能兑现是另一回事,今天看了任总的创业史,才真正意识到华为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们不但给员工画大饼,更在于他们可以把这个画的大饼给员工兑现,这才是最厉害的。
文中说到任总把自己三分天下的“梦”贩卖给自己的下属,你信,这个“梦”就是愿景,你不信,这个就是笑话。因为任总相信,只要通过卖愿景,能团结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建立一支团队,形成一种文化,企业离成功就不远了。他做到了,现在的华为在他的带领下,已然成为世界电信行业的翘楚,也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有时我也在想,一个人如果可以把企业做到这种地步,这一生也就无所求了。
客户是企业生存下来的唯一理由
其实,做企业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客户至上,客户就是上帝,客户就是衣食父母,但是大家都只是把这些停留在口头上,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并努力践行的人是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也很浅显。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如果一个企业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那么他还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客户经营回馈,做好售后服务;但是当他们的利益只能达到收支平衡,或者亏损状态,再让他们去做好售后,估计是有相当大的难度,除非企业领导人具有极大的魄力。
华为
在华为的创业过程中,任总心怀感恩,非常朴实地告诫员工:“天底下唯一给华为钱的,只有客户。我们不为客户服务,还能为谁服务?客户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是呀,每年踏上创业征途的人何止千百万,但是失败的理由总是千奇百怪,成功的道理却总是出奇的相似,你重视客户,你对客户用心,客户是可以感知到的,你投之以桃,客户则报之以李。在这种良性的发展环境之下,企业就成长了,必然会走向成功。
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提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在阅读的过程中,光读书不思考,结果就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就是得不到真的知识。读书与思考如同孪生姐妹,如影随形。善于将两者结合,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
正如英国作家波尔克说:“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不带思考的读书不叫读书,叫扫描。扫描可以印在纸上,读书不主动思考能留下的印记究竟有多少?所以,当我们阅读时,适当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去阅读,去思考,就可以收获不一样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