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论坛安置交流(转业“长跑”的领悟)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北京军转论坛」,搜索即可关注。

复盘这半年多的转业“长跑”,有很多感动也有很多感慨。走一路学一路,回首皆是领悟。

感动的是转业并非那么可怕,因为自己并不孤单。一路上有家人的默默支持,有红山学习小组、绿宝书团队和“2018剩者为王”众转友的鼓励陪伴,得到了许老师的悉心指导,也得到了刘彬、夏治寒、张磊、王剑、魏志雄、王思思、王圣立、冯孟明、芸姐...等诸多老转前辈的倾心帮助(篇幅所限,尽在心中,恕不一一列出)。

感慨的是转业也远非想象的美好,因为现实总是很残酷。虽说绝大多数转友最终都能成功签卡上岸,但其中的辛苦煎熬无可避免、酸甜苦辣各有浓淡,心仪的岗位抓住了就突然近在眼前,抓不住就又瞬间远在天边。这里面既要有统考成绩托底,还要有报岗、面试技巧和权衡取舍,再外加一些运气。

我是正团职转业,长期在机关从事人事、党务等工作,在经历了“长跑”之后最终签卡某央企,算是有个不错的归宿。实际上,我也一直爱好跑步,转业期间也一直在坚持,还参加了一些长跑活动。跑步游走城市,越野纵横山间。奔跑既是挑战自我的过程,也是放空思考的绝佳机会。每当极限来临的那一刻,告诉自己决不能轻言放弃,咬着牙忍着泪也要跑完。冲过终点,短暂欢喜休整后便又是新的起点。

军转论坛

言归正传,军转笔试准备因人而异,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下面我主要根据许老师和老转们的指点,结合亲身经历报告一些面试心得。

心得一:自我认知是基础

自我认知的目的,就是通过充分的自我表达,展示丰富而又鲜活的自己。千篇一律的回答绝不是考官希望听到的,好的答题就是要找到题目与个人的结合点。准备笔试的过程中,我对入伍20年的经历进行了详细分析,按照金字塔原理,首先拆分出“政治工作”“行政管理”等几个大方面,从每个方面又拆分出若干具体专业,每个专业下详细列出有分量的工作以及年份、角色、效果,由此形成层级支撑、取用自如的自我认知体系。根据答题实际需要,整合起来有数字、有冲击力,拆分之后有事例、有说服力,遇到纯自我认知题就统分结合,遇到热点辨析、组织协调、应急处置等其他非专业题目先正面回应、再绕回自我给出详细答案,这样既能跳出死板的模式化,也能让考官眼前一亮。

心得二:充分准备是关键

准备工作的目的,就是迅速补上知识短板,把各种未知尽可能变为已知。准备工作枯燥而辛苦,面试考场上可能毫无用处,也可能成为关键一招。对于每个面试目标单位,我一般提前收集整理并研读了四类资料:一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目标单位所在领域的重要论述,十九大之后的当然是重点;二是现行的关于该领域的主要政策法规;三是目标单位网站上一年以内的所有重要信息,特别是单位概况、领导讲话、年度总结和工作新闻;四是该领域当前的社会舆论热点。

我参加某单位的笔试面试时,所有题目都或多或少与相关专业领域有关,但都能在上述资料里找到答案,稍作回忆构思就能下笔或对答,有的还能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发挥,由此避免了临场慌张失语和“绕来绕去但就是说不到点子上”的问题。

心得三:高度自信是保证

保持自信就为了一股气。这股气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给军转干部和自己争口气。军转干部的地位不能仅靠政府机构改革来抬高,也不能仅靠流血牺牲来换取,唾沫星子更是喷不出来。既然走上军转之路,那么这口气就需要每个战友共同去争取。大家都经过了院校培养、部队历练,总有所能所长,只要有合适的平台就一定能发出新的光和热。

体现到面试上,就是一腔爱党爱国爱军的真挚情怀,一种到地方再立新功的坚定信念,一份对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担当,对这种满满的正能量,考官一定能感知到。二是保持一个良好的精气神。高度自信会带来好的形象气质、谈吐和气场,即便是晚上连续熬夜备战、白天挤公交钻地铁四处奔波,一旦踏入单位大门就很快平复心神,一旦走进面试考场就立刻抖擞精神,一旦开口答题就积极展示自我,舍我其谁地当好面试的主角。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写道“经历重大改革、步入伟大新时代,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对国家前途更加自信;走进绿宝书大家庭,我们是幸运的一群人,对踏上彼岸更加自信”。以上体会很多都是许老师和老转经验的重复,核心的是努力做到极致、让自己无所遗憾惋惜,但愿对后来者有所帮助借鉴。

由于自己刷朋友圈比较少,错过了很多精彩讨论,也错过了对很多已上岸转友的美好祝福。在此祝愿论坛越办越好,祝福所有老转新转们工作顺心如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