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成新方可利用,五成新以下焚烧处理或者再生加工。
贵阳网讯 “每年都会整理衣柜,旧衣旧鞋都会投到爱心箱,既献爱心还不造成浪费。”3月3日上午,在乌当城市魔方,聂先生正将足足两大袋子废旧衣物投入小区入口摆放的爱心捐赠箱内。同时,聂先生也有些疑问,投到捐赠箱内的旧衣物流向了哪里?最终能否被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2000个爱心捐赠箱遍布贵阳市区
记者联系到贵阳慈善“织爱贵州”公益项目执行单位贵州省水滴公益之家,据项目负责人赵春雨介绍,2017年9月5日,由贵阳市慈善总会牵头在全市开展“织爱贵州——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及“一张纸献爱心——废旧纸张再利用”公益慈善项目,当时仅投放了200个爱心捐赠箱,现在的数量已达2000多个,覆盖贵阳市区。“旧衣回收的第一步就是捐赠箱的投放,范围涵盖居民小区、机关、学校、广场等公共场所,后续我们还安排专业车辆和人员负责回收并维护捐赠箱的整洁。”
3月3日中午,记者跟随回收师傅李孝士来到南明区凤凰小区,李孝士告诉记者,“我的工作就是将捐赠箱里的旧衣物运回分拣处理库房,以及维护捐赠箱的整洁,我们一共有4部车负责这项工作,每辆车配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回收全贵阳市五百个左右的箱子,一周循环收一次;今天早上7点多出发,到现在已经回收了40个箱子的旧衣物,车子已经装满大概有300公斤左右。”
记者走访发现,在中天花园、未来方舟、花溪大学城等地方,都摆放着这种爱心衣物捐赠箱,少则一两个,多则五六个。“这个箱子摆放在家门口很方便,一开始是扫描箱子上的二维码进入‘织爱贵州’的公众号,查看是正规回收衣服渠道后才敢放心投放,大部分旧衣物都是七八成新,丢了可惜,这下既能献爱心,衣物二次回收利用又能为保护环境做贡献。”家住中天花园的张女士说道。
筛选标准较高 八九成新方可利用
旧衣物回收后第二步就是旧衣物分类。据赵春雨介绍,旧衣物统一送到分拣处理库房,经过秤、分拣后进行分类处理,“可利用”的衣物经清洗、烘干、消毒、包装,捐赠给有需求的人群、公益慈善组织运送到急需衣物救助的地方。“不可利用”的废旧纺织品将进行循环再生产,获得的收益扣除项目运营成本后,将进入贵阳市慈善总会专项基金,专项用于救助贵州困境儿童和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
“‘可利用’衣物的筛选标准是比较高的,得八九成新,污损程度不能太严重;衣物五成新归于‘不可利用’,五成新以下则按垃圾焚烧环保处理、废旧布料垃圾再生加工。”赵春雨说道。“2020年全年旧衣物回收量总计736.96吨,2021年2月份的回收量为67吨。”
经层层筛选、处理,合格后的衣物将作为捐赠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中。赵春雨说,“如果市民对此有疑问,可以通过参加贵阳市慈善总会每季度举办的爱心公益参加活动,也邀请权威媒体全程见证,捐赠物品会统一打包、分发、送达。”“捐赠成功的爱心衣物、书本,也会在我们的公众号“织爱贵州”等网络平台公布,做到透明公开,市民可以知道自己爱心衣物的流向。”
同时,赵春雨提醒,市民在捐赠衣物前须认准箱子上的标识,认准有资质的慈善组织。比如,可通过“慈善中国网”查询募捐组织是否获得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等信息,也可致电民政部门咨询相关慈善组织募捐方案的备案情况等。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静)
编辑:田娟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