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的案例分析(2019网络营销爆款案例分析,成功的营销都是这样做的)

时光飞逝。2019年是最后一个月,2020年即将到来。回顾2019年,互联网上出现了许多经典的网络营销案例。莫小米为你挑选了几个非凡的营销案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灵感。

案例1:可口可乐—中国福娃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市场营销还是节日营销,品牌自然希望赶上春节的列车。可口可乐(Coca-Cola)也在竭尽全力争夺“春节交通”这个大蛋糕。

很久以前,可口可乐就提出了将福娃的中国传统形象融入春节营销活动的想法,以争夺“春节交通”的大蛋糕。福娃在中国的出现代表着“喜庆”、“吉祥”和“节日”,并为整个家庭装饰了一种快乐和欢乐的气氛。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可口可乐已经知道中国人想看到什么。

一旦使用,它就被反复试用,福娃参与的春节营销反应良好。此后,福娃成为可口可乐的皇家发言人。

通过各种渠道,中国的福娃穿着不同的衣服,表情丰富。各种爱的手势将覆盖包装、电视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地铁广告、电梯广告、室内广告等渠道,通过中国福娃的故事传达新年的喜庆气氛,让人们感受到可口可乐中国春节心的真诚。

从技术上讲,可口可乐和中国的福娃之间的合作在质量上也有所改善阿里巴巴此次合作不仅将福娃的《阿娇》和《阿福》印在可口可乐瓶上,还以独特创新的方式添加了AR技术,打造了一场扫福娃惊喜的新年活动。“充满新年气息”的福娃不仅会向与会者致以新年问候,还会向他们发送新年爱心红包。互动体验进一步升级,体现了“人机互动”的人文关怀。


案例2:《啥是佩奇

2019年1月17日,一段长5分40秒的视频像“社交病毒”一样在短时间内占领了所有主要社交媒体,《啥是佩奇》它准确地获得了公众的“G点”,成为2019年初以来的第一个“热钱”,创造了2.3亿次广播和16亿次微博转发。

《啥是佩奇》本文分析了现代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冲突,通过父辈和孙辈之间的家庭爱情故事,表达了城市进步与落后农村之间的矛盾。事实上,老亲戚是这种矛盾和冲突的最大受害者。

住在山区的爷爷踮起脚尖期待儿子的家人回来过年,并想把他最喜欢的猪送给孙子佩奇,但多年来与大城市隔绝的爷爷不明白佩奇是什么,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揭开“佩奇”的神秘面纱。中间发生了一连串的笑声事件。最后,爷爷自己做了一个爷爷品牌的佩奇。

《啥是佩奇》它之所以能成为2019年的第一个营销案例,是因为它在时间上具有“机遇感”。我们经常说为什么一个营销案例会“爆炸”。时间节点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方案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出现,把握用户当时的心理,以免意外地“离开圈子”。

第二个是《啥是佩奇》它戳破了中国人“过年回家”的社会痛点,反映了中国人的社会焦虑,也反映了城乡差距感。它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实,引起了用户的高度共鸣,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占领“有利的时间、地点和人员”《啥是佩奇》这并不奇怪,它会导致屏幕在朋友圈中滑动。

案例3:《怕回家》

2019年的春节不仅仅是《啥是佩奇》,以及碧桂园和其他创意作品《怕回家》,“你有没有害怕回家?”

外部创造力《怕回家》荣获碧桂园和黄金投资“信得过金”百万创意大赛,春节期间感动无数返乡网友。这段垂直屏幕视频受到27万人的赞扬,21万人转发,3万人评论。

与许多注重庆祝和欢乐的春节广告相比,《怕回家》它特别重。这部广告短片真实地展现了春节期间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不管大家在外面经历了什么,家人都会接受我们的。

网友们评论说,这部电影太真实了,有一个关于你和家的真实故事。失败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成功。广告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触动人心。

当用户有同样的感受时《怕回家》在这个情节中,没有年终奖金,没有名望,没有良好的测试,没有生意,没有房子,没有公司,没有钱,没有好东西,没有合适的人,没有工作当你在外面受伤时,回家按门铃,门会为你打开。这就是家的意义。没关系。你有一个家。

案例4:星巴克猫爪杯

2019年2月26日,星巴克推出春季版“2019星巴克樱花杯”,点燃了“樱花杯”系列中的“猫爪杯”,以及百度指数和星巴克猫爪杯指数微信索引直截了当。整夜排队购买“猫爪杯”的奇迹让星巴克的“猫爪杯”更受欢迎。社交网络上的“猫爪杯”一度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

星巴克制造了猫爪杯火灾,因为它让人觉得猫爪杯乞求的不仅仅是忏悔。猫爪杯只接受预订,每天限1000至3000人。这个熟悉的操作把一个普通的玻璃杯从199元的原价炒到了600多元。

“你得不到的总是乱七八糟的”。你买不到的东西越多,你就越想把它们放在心里。“千金难买”的商品关注人们的人性弱点、消费者的求名心理、新奇感、好奇心和从众。

从众的心理在社交网络的“热手”下被无限放大,放大了她尚未被激发的购物欲望。我也想要别人拥有的,我也想要别人送的。从众的心理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

L营销案例启示

1.营销内容应与用户产生共鸣

网络营销案例评析

“热钱”营销案例往往反映了部分社交焦虑。无论是感动世界的“泰国”催泪瓦斯广告,还是印度的反暴力广告,它们都通过反映真实的社会现象来创造用户的“同理心”,并与用户产生共鸣。

引发“同理心”是“爆炸”营销内容的方式之一,它与用户的想法和观点一致,以达到“同理心”的目的。

找到一个能引起用户高度社会共鸣的点,可以决定营销计划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从情感出发,找到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价值观,准确获得公众的“G点”。

2.营销内容应满足用户的一些社会心理需求

营销人员应该学会洞察和捕捉细节,了解公众心理。营销人员应该有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来发现周围的人和事。

3.营销内容应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

在对回家的恐惧背后,是营销人员对这个社会的深刻洞察。2018年寒冬,整体经济环境恶劣,失业和裁员的消息屡见不鲜。许多人失去了工作,没有赚钱,没有年终奖金,公司在回家过年前就消失了

太真实了,这是很多人看完《回家的恐惧》后的第一感觉。人们自发地留下的眼泪是他们自己感觉的无助,这表达了许多人在回家过年的路上的声音,即害怕回家过年。

紧密结合社会热点的营销内容,更容易形成“好时机、好地点、好共鸣”的沟通。此外,这段视频是在春节假期发布的,很多人正在回家过年的路上,或者准备回家过年。在这样一个敏感的特殊时空下,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一点“软”东西触动,无论外表多么强烈,都无法抗拒内心的柔软。这是人性和无奈的大环境。

4.营销内容能否激发用户的自我沟通

星巴克猫爪杯之所以能成为全球连锁咖啡“巨头”的“热钱”,不仅是因为饥饿营销策略做得很好,还因为它洞察了猫主人的心理。

“养猫人”逐渐增多。星巴克的“猫爪杯”不仅仅利用了“宠物经济”。这是一次“有预谋”的猫食。爱猫的人“爱他们的房子和狗”。他们也会对看与猫有关的东西有强烈的兴趣。

•结论•

纵观2019年的营销案例,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魅力,但它们都离不开“社会痛苦+引起同理心+根植”这一点。无论是饥饿营销还是机会主义营销,任何环节都非常重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